有了承擔的能力,人生使命就出現了
我去陶行知實驗學校當校長,真的不是能力多強。那是我的母校創辦的,當時只有五六個老師,20多個學生,缺個校長。母校的校長打聽了好多人找到我,問我愿不愿意去當這個校長。其實那時候我的生意剛有起色,正在勢頭上,后來一想,掙多少錢對母校都沒有意義,可能今生母校就需要我做這一件事情,于是就答應了。
剛當校長的時候愁死我了,就去請教一個前輩。她說薛冰,你得這么想,你要在這兒做得順風順水了,以后人生能難倒你的事不多了。你就把這兒當作磨煉自己的平臺,當作學習的平臺,你看你們學校有多少人物呀,這都是你的老師,他們個個都是高手。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錯了就改正,勇于認錯,勇于承擔,把所有人裝到你心里,你就成了。”果然如她所言,兩年后我離開陶行知實驗學校再回去賣書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原來去學校推銷書進不了校長的門,你談不了幾分鐘,就發現校長不想談了。當了兩年校長,再到哪個學校,校長都愿意跟我談了。有什么不同?自己不同了,你的氣場已經不一樣了。
三年前遇到個事,要找替老師整理書稿的人,一開始我找了五個人推薦給出版機構了,結果人家說,你們老師好像是叫你改稿啊。我說怎么可能,我從小不愛寫作文,是物理專業畢業的,老師的課程我也不熟悉。事后我又去問老師,老師反問我,什么叫承擔?我說承擔就是做唄。老師說,承擔就是這件事情缺誰你就是誰。缺改稿的你是改稿的,缺賣書的你就是賣書的,缺印刷的你就是印刷的,缺往庫房扛書的你就是搬運工,這才叫承擔。只做會做的,不叫承擔。于是我關了手機,把自己關在家里整整兩個月,每天跟書稿生活在一起,不是聽講座,就是改稿。雖然過程很艱難,剛開始度日如年,連半個小時都坐不住,但這些艱難都沒有白費。我以后可以做傳統文化老師,還可以當作家,這兩項能力可以滋養我的后半生,不怕沒有事情做,不怕不能給社會繼續做貢獻。
每擔當一次,你的能力就會上一個臺階。工作中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精彩。人生的精彩就在于不斷超越自我。
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找任何借口,盡力完成自己的事,終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你的人生使命在等你,等你的能力成長起來陪伴你一起飛翔。很多人感嘆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其實,那是你還沒有足夠的承擔自己人生使命的能力。當你有了承擔的能力,就會發現使命就在前面等著自己,仿佛它已經等了很久了。
上一篇:最高的養生法
下一篇:有能力分享自己的有余,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