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壓力
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壓力呢?我認為,是的。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拼搏,沒有壓力,哪來的拼搏?佛家說,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壓力。過去的國王、皇帝,近代外國的獨裁者,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看上去似乎一點壓力都沒有,然而他們卻戰戰兢兢,時時如臨大敵,擔心邊患,擔心宮廷政變,擔心被毒害被刺殺。他們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壓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資本家錢太多了,擔心股市升降,房地產價格波動,等等。至于吾輩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這些都是壓力,誰能躲得開呢?
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認為是好事。
——季羨林
有一位李女士,她很少當眾演講,有一次,單位組織一次演講比賽,領導點名讓她參加,就這樣,她被趕鴨子上架,要對著一群學者、評論家進行演說。雖然心里有很大的壓力,但經過考慮后,她決定全力以赴,首先把人們對她的期望減小,也給自己減壓,但照常會努力準備,努力發揮。
演講時,她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高深的理論,也說不出精彩絕倫的話語,有些觀點也難免會有錯誤,因此懇請各位專家對我多擔待,不要笑話……”經她這么謙虛地一說,下面聽眾心中的“秤砣”變小了,許多開始對她懷疑的人,也在專心聽講了。
她的演講真誠樸素,事理結合,聲情并茂,尤其是一些簡單實用的事例,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人們對她報以熱烈的掌聲。事后,臺下的幾個學者、評論家們對她說:“你的演講很好,很感染人,很成功。”可以說,她之所以能很好地發揮演講才能,也是源于原有的心理壓力,正是這種壓力驅使她不斷地挑戰自我,最終戰勝自我,贏得了他人的支持和贊賞。
在季老看來,壓力就是好事,他曾這樣說道:“從大處來看,現在全世界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臭氧層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叢生等等,人們感覺到了,這當然就是壓力,然而壓出來卻是增強憂患意識,增強防范措施,這難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對一般人來說,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規章制度,都是壓力。然而這些壓力何等好啊!沒有它,社會將會陷入混亂,人類將無法生存。這個道理極其簡單明了,一說就懂。”人生需要壓力,因為壓力有時可以成為人們前進的動力;可以激勵人們進步。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當受了傷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面臨著沖擊金牌的最后一跳時,教練卻是這么鼓勵他的:“你媽媽在家等著你呢!跳完這輪,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媽媽做的小餡餅了!”
輕松得如同平常的聊天,讓馬上要參加決賽的運動員在緊張中平添幾分輕松快樂。結果,洛加尼斯在決賽中發揮得相當好,一舉奪得金牌。他用自己的實力、毅力和飽滿的精神風貌超越了自己,也征服了全世界。
人生需要壓力,如果沒有,就不會緊張興奮,就沒有前行的動力;每個人都希望用能力來證明自身的價值,但人又是容易安于現狀和偷懶的,所以,我們不能在安逸的環境中待得太久,忘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也會逐漸喪失斗志。因此,不僅要居安思危,還要不斷給自己加壓,讓自己保持在半興奮狀態。但壓力不能太大,即不能太緊張興奮,超過負荷,就因無法承受而適得其反。
為什么要讓自己保持在半興奮狀態呢?因為興奮緊張的狀態是人生前進的驅動器和動力源。沒有緊張和興奮狀態下的壓力,就沒有進步。但是,凡事都需有分寸,過猶不及,最好的狀態是半興奮狀態。沒有興奮,會百無聊賴;激情過熱,會把理智燒光。
有一次,拿破侖在打獵時看到了一個落水男孩:一邊拼命掙扎,一邊高呼救命。拿破侖本想救他,但仔細一看,這河面并不寬,河水也并不太深。于是,他就決定讓他自己脫險自救。拿破侖端起獵槍,對準落水兒童,大聲喊道:“你要不自己爬上來,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見求救無用,反而增添了一層危險,便拼命地往岸邊游,最終游上岸。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就看是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是否要你的潛能來自救。不讓自己成為一個溺水者,就要時刻保持一種半興奮狀態,就像在自己的心里藏著一把槍,逼自己的潛能不斷地迸發出來。這樣的你根本用不著別人拿著槍來激勵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羅布特通過研究指出:當一個人處于輕度興奮,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當一個人處于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完不成本該完成的工作;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了。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在壓力面前,有的人堅強以對,并竭盡所能將壓力變為努力的動力,進而最終取得佳績;但有的人卻自暴自棄,不斷地向壓力低頭,最終只能是一無所獲。其實,從這兩種不同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壓力未必是壞事,它有時也可以給人以信心,其主要在于用什么態度對待它。
越偉大的事業往往越有困難,順順利利的成功在這個世界上真是少之又少。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稱心如意,因此要在逆境中堅持忍耐而不忘目標與責任。真正的強者在遇到困難時,從不會臨時退縮,他們會始終憑著決心和毅力,在困難時忍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不畏艱難,直至有所成就。
季羨林醒世妙語
災難并不限于知識分子:“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季羨林
上一篇:人生重要的一課——做真實的自己
下一篇:人貴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