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時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古語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任何人都渴望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淪落到了沒有朋友的地步,誰都不會開心,他的生存環境也就會變得艱難。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雙明察秋毫的慧眼,然而明察秋毫未必是聰明的處事態度。再某些問題上,人要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糊涂一些反而更好,因為有時雪亮的眼睛非但對生活、事業無益,還會招致諸多不必要的煩惱。
哈佛大學的魯賓森教授說:“由于自尊心的原因,人們總是愛使用‘我的’這個詞,譬如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房子、我的上帝等等。可是人們卻不喜歡說我的房子太小、我的孩子不聰明、我的能力太低等反面描述自己的話語,不愿意旁人糾正從我們口中說出的一些常識性錯誤。人們總是樂意相信以往慣于相信的事,倘若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被懷疑,人們就會本能地找盡借口來做辯護。”
魯賓森還說:“人們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固有的想法,但是如果別人說他錯了,他就會很反感,會愈加固執己見。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意見,不但反對毫無用處,反倒會使他更加固執地去維護它。其實,那個想法本身倒未必有多好,往往是因為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勵志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講過這樣一段經歷:
一次,一位室內設計師為卡耐基的新房安置了一套家具,之后把賬單交給他。卡耐基看后大吃一驚,那個費用遠遠超出了他的預算。
過了兩天,有位朋友來他家做客,問了家具的價格,也吃驚地叫道:“什么?這實在太高了!戴爾,你被人騙了!”
他說得對不對呢?卡耐基被騙了嗎?是的,他的確吃了些虧。可是聽到別人說自己判斷力有問題,卡耐基立即本能地辯護道:“什么價位就有什么樣的質量,你看看,這木料可是最高檔的!”
幾天后,又有一個朋友來看卡耐基,見了那些家具,他大加稱贊,還說如果自己能負擔得起,也樂意在家里放上這樣的家具。這次,卡耐基的反應就不同了,他說:“說實話,價錢太高我也負擔不起,我現在有些后悔了。”雖然他嘴上這樣說,但是當時他心里還是蠻自豪的,為了那些昂貴的家具以及自己的坦率。
成功學大師為了他人的幾句評語也會或惱或喜,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遇到此類事情或許反應會更激烈。這足以看出人性共同的弱點。其實,如果你面臨類似情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可以說不懂行,或只看好的方面,甚至假裝沒看到,這樣也就能避免相應的麻煩。
對于身在職場的人來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時是一種必要的明哲保身之法。假如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特別是對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揪著不放、吹毛求疵,最后往往是自受其累。
一家知名咨詢服務公司準備開發一套更全面的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培訓教材。為了能做更好地完成項目,主管高薪挖來了業內高手王菲,讓她擔任負責人,全權來做。
可是王菲的表現卻很令人失望。王菲是個理想主義者,凡事追求完美,有時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比如需要一個數據,本來打個電話或在網上查詢一下就可以,但她卻一定要派人去實地調查。而且這個王菲還缺乏合作精神,心胸也不寬闊,新招的兩個策劃編輯都被她氣跑了,幾個老員工也和她處不到一起,工作過程充滿火藥味。
眼看著項目沒有進展,主管心里很著急,私下找她談過好幾次,勸她著眼整體,培訓材料嘛,又不是詞典,不必要求過高,還讓她發揚風格,多與下屬協商,做好溝通工作。王菲滿口答應,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把總經理的話拋到腦后,還是照舊行事。主管無奈之下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分析形勢,委婉地提出要王菲提高效率,搞好合作。王菲則感覺自己那么辛苦卻沒得到肯定,很委屈,自尊心受到傷害,當即就起來反駁,言辭激烈,話里話外把公司說成一個粗制濫造沒有責任感的企業……
這次沖突讓主管很沒面子,但考慮到王菲確實是業內少有的人才,主管最終還是決定,先讓她暫時停職反省,過幾天后再將她請回來,為此主管還專門找了一位很有口才的助理專門和她談話,但她仍表示受不了如此的“屈辱”,第二天便自動辭職了。
生活中,像王菲這樣眼里揉不得沙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并不少。她們或許是真的很有才干,某些方面也真的令人敬佩。然而在紛繁現實的世事中,真的有必要每件事都要保持絕對的清醒嗎?真的有必要每件事都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嗎?我們還會看到,有時某些人在某些事情上的失敗,不過僅僅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事,說了不該說的一句話……和王菲相比,他們豈不是更冤枉呢?也許我們真的應該用一種復雜的眼光重新審視眼前現實的生活。
上一篇: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蹺蹺板原則
下一篇:成為思維的主宰者和駕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