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為何痛那么久?
戰勝命運最好的方法便是融入一切境界之中,
如明鏡似的不被境界、聲色、情境所轉化。
七月二十九日 崇讓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只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唐朝詩人李商隱半生飄零,與妻聚少離多。一日他因仕途不順返家,卻得知妻子已經病逝,一時間頓感天旋地轉,無法自處。雖然其人已逝,但音容宛在,他在妻子所住的屋宅里居住多時,寫下了這首令人為之落淚的情詩。
“大限來時,各自分飛”,這本來就是件無常而又無奈的事,就如同他自己所寫的“浮世本來多聚散”,生命的浮沉就如同海中的水漚一般,隨起隨滅、無可掌握。就連李商隱也不明白,他詩中所寫的紅色荷花,為什么也無法掌握自己,只得隨著水波的逐蕩而離葉、離枝呢?
人永遠沒有辦法和造物者爭,所以戰勝命運的最好方法便是融入一切境界之中,如明鏡似的永遠不會被境界、聲色、情境所轉化;而面對無常的最好方法則是加深對出離的體認。由此,你就可以自在從容、無所畏懼地去經營你的人生。
上一篇:有價值的處世觀
下一篇:正面能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