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較真,給自己和別人都留點余地
《圣經(jīng)》里有這樣一句話:是你自己眼睛里先有了梁木,你卻對別人說:讓我拔掉你眼中的那根刺吧!要想拔掉別人身上的刺,必須先拔掉自己眼中的刺。生活中有些女人,之所以生活得那么辛苦,就是因為凡事太過于較真了,對待事情有一種病態(tài)的敏感和苛刻,而這些敏感和苛刻讓她們的心情永遠無法安寧下來,而同時也給你身邊的人帶來了傷害和尷尬。
事實上,所謂真聰明,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聰明,明察秋毫卻含而不露,遇事當糊涂時糊涂,當明白時要明白。如果你要做個真聰明的女人,千萬別較真,千萬別在意太多的事情,也別什么都得一清二白,把不該摸清的也摸清了,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在這人際關(guān)系日益頻繁而紛雜的時代,無論你是一個卓越的人,還是一個平凡的人。在處理各種事物中,都應該給自己留些余地。“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的確,人活在世上,不管是上司與下屬之間,同事之間,或是師長與學生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甚至在夫妻之間,千萬要記住,善留余地,并且要做到尺度適宜,留多了,是一種浪費,留少了,可能回旋不開。更不應該有“氣盛”,“挑戰(zhàn)”,“蔑視”之類的行為。
林肯年輕時不僅喜歡評論是非,而且還常寫詩諷刺別人。林肯在伊利諾伊州回春田鎮(zhèn)當見習律師后,仍然喜歡在報上抨擊反對者。1842年秋,他又寫文章諷刺一位自視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爾斯。他在《春田日報》上寫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爾斯,全鎮(zhèn)哄然,引為笑料。自負而敏感的席爾斯當然憤怒不已。最后終于查出了寫信的人,他躍馬追蹤林肯,下戰(zhàn)書要求決斗。而林肯能寫詩作文,卻不善打斗,但迫于情勢和為了維護尊嚴,不得不接受挑戰(zhàn)。到了約定日期,林肯和席爾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準備一決生死,幸好有人挺身而出,阻止了他們的決斗。從這件事中,他汲取了教訓。此后,他行事就小心穩(wěn)重多了。也可以說為他后來成為美國歷史上偉大的總統(tǒng)奠定了基礎(chǔ)。
俗話說:“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林肯經(jīng)歷的事情使他終身受益。由此可見,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你多么強大,對手多么的不屑,無論你地位多高,權(quán)多重,錢多多,都不應該太較真,要記著給自己和別人留些余地。否則,即使你當時得到了些什么,但是,你必須為你得到的付出。不失不得,這是天理。
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凡事多包容,不啻為一條立身處世之道。
佳禾總抱怨她們家附近小店賣醬油的售貨員態(tài)度不好,像誰欠了她巨款似的。后來佳禾打聽到了女售貨員的身世,她丈夫有外遇,和她離了婚,老母癱瘓在床,上小學的女兒患哮喘病,每月只能開四五百元工資,一家人住在一間15平方米的平房里。難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佳禾從此再不計較她的態(tài)度了,甚至還建議大家都幫她一把,為她做些她力所不及的事。
在公共場所遇到不順心的事,實在不值得過度較真生氣。有時素不相識的人冒犯你,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煩心事使他此時情緒惡劣,行為失控,正巧讓你趕上了,只要不是惡語傷人、侮辱人格,我們就應寬大為懷,以柔克剛,曉之以理,沒有必要太較真。
假如較起真來,大動肝火,槍對槍、刀對刀地干起來,再釀出個什么嚴重后果來,那就太劃不來了。與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較真,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假如對方?jīng)]有變化,與其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對方的水平,很沒面子。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方的觸犯是發(fā)泄和轉(zhuǎn)嫁他心中的痛苦。
做事太較真了,就顯得固執(zhí),死板,不靈活;處事太較真兒了,就會錙銖必較,爭個你上我下;對朋友太較真兒了,就有了被知心朋友背叛后的憤怒和悔不當初;對工作太較真兒了,就有了分配不公和晉級不平時的抱怨。
俗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斷盡別人的路徑,自己路徑亦危;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飯碗也脆。不讓別人為難,不與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松,讓自己活得愜意,這就是不較真,留余地的妙處,是處世交往的良方。
上一篇:不要輕易指出別人的謊言或缺點
下一篇:與其相持不下,不如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