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放下自以為是的態度
有只驢子讀過一些書,認識不少字,很多動物稱贊它有學問,它就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學問的。它經常自以為是,對動物們指指點點,以炫耀自己的才學。
這一天,驢子遇到了一只夜鶯,這只夜鶯是森林里著名的歌手,她聲音甜美,唱起歌來令聽眾陶醉不已。夜鶯有禮貌地跟驢子打了招呼,驢子說:“夜鶯啊,我早就想和你說說話,你是這森林里最有名的歌手,但在我看來,你唱歌也不是十全十美。”
夜鶯歡快地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歌手,我也很想知道自己的缺點,如果你愿意就給我提提意見吧!”驢子一本正經地說:“我認為你唱歌的確不錯,可是,你的聲音沒有公雞洪亮,你聽過公雞打鳴的聲音嗎?如果用那種聲音來唱歌,那多么震撼人心!我覺得你應該考慮拜公雞為師,學習一下打鳴的技巧。”
驢子的這番話說完,夜鶯很客氣地道謝,其他的動物都哈哈大笑。沒多久,整個森林都知道了驢子的這番高論。但驢子仍然以萬事通自居,走到哪里都要指指點點。
自以為是的人常常讓人哭笑不得,他們總以為自己是萬事通,凡事看到了就要摻和進去,發表自己的一番“高見”。不過,這種人就像故事中的那只驢子,對根本不了解的事說三道四,讓人笑話。實際上,當他們侃侃而談,說得頭頭是道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他們在不懂裝懂。他們說的話,只會被當作胡言亂語,誰也不會重視。
人的學識就像一個容器,最好的應是那種莊嚴的大鼎,不但有容量,而且有重量,看到的人既了解他們的分量,又不能輕易猜測出他們的底細。而那些喜歡夸夸其談的人,他們的學識就像玉杯,讓人一眼就看到了底。更糟糕的是,因為他們太愛張揚炫耀,這個玉杯連底兒都沒有,什么也托不住,只給人留下膚淺的印象。如果一個人不能妥善對待自己的才學,就會成為沒有底的玉杯,讓人遺憾。
自以為是的人在炫耀學識的時候,必然會被真正的有識之士發覺,出于尊重,他們也許不會當面指正,但在心理卻難免輕視這種淺薄之人。處處以自己的意見為重,難免和人發生沖突,以膚淺的學識去抗衡深厚的學識,自己還沒有自覺,這樣的人走到哪里都會被人笑話。
章華永遠記得年少時,班主任為學生上的一節特別的課。那一天班主任宣布課外活動,帶著學生們走到野外。那時正是秋天,稻子成熟,老師對學生們說:“這稻田一望無際,但稻子的質量卻不一樣,有些稻子割下來是實心的,有些里邊卻是空的,這種稻子就叫稗子,你們知道稻子和稗子有什么區別嗎?”
學生們紛紛搖頭,老師說:“你們仔細觀察,田里的稻子有何不同?”
“有的抬著頭,有的低著頭!”有學生說。
“沒錯,那些低著頭的稻子就是實心的,因為它們有內容,也有修養,它們知道自己的一切都來自于大地,所以將頭謙虛地朝向大地。而那些昂著頭的就是稗子,它們沒有內涵,卻驕傲自大,所以將頭朝向天空,唯恐別人看不到。你們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論有多大的本事,都要像稻子一樣謙虛,否則,就會成為沒有多大用處的稗子。”班主任說道。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想要得到真才實學,就要像稻子一樣的,這樣的人才厚重。那些對事情一知半解便開始揚揚得意的人,也許有人會被他們那故作高深的外表蒙蔽,但他們卻會在真正的行家面前露出馬腳。
對待知識我們需要一種謙虛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要虛心學習。不要以為別人不如自己,別人那里永遠有你不了解的知識,你需要做的是把它們收為己用。還有,自欺欺人最不可取,因為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傻瓜,更多的時候是別人不說,在心里拿你當傻瓜。
和人相處,我們更要有謙和的心態,術業有專攻,沒有人能樣樣全能,每個人都有特長,在自己不擅長的方面,切不可擺架子,要做到不懂就問,一知半解只會讓自己更加無知。懂得了什么也不要急于表現,要做一個有學識并且有道德的人。品德若是與學識相輔相成,就像陳年美酒,越是沉得住,越是香醇濃郁,讓人向往。
上一篇:放下架子,做個和善親切的人
下一篇:放下追求以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