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作《陽春白雪》
師曠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樂師。他出生的時候沒有眼睛,因此自稱“盲臣”“瞑臣”。師曠博學(xué)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于世。他藝術(shù)造詣極高,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奏樂的神異故事。
初春時節(jié),天氣逐漸轉(zhuǎn)暖。蔚藍的天空中,一朵朵潔白無瑕的云朵悠然飄過,襯托著明亮的陽光。一陣晨風(fēng)吹過,隱隱帶來迎春花的香味。荒野一改枯黃的面貌,露出了點點新綠。
人們走出家門,伸展著身體,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院落中有晚開的梅花,頂著一點殘雪,在風(fēng)中微微顫抖,徐徐地綻放著最后一點清香。纏綿的柳絲溫柔地垂下,有黃鸝在樹枝上鳴叫,聲音婉轉(zhuǎn)悅耳。
大地復(fù)蘇、萬物復(fù)生、欣欣向榮。除了早早露出頭的野花,荷塘中的魚也不安分了起來。有調(diào)皮的孩童拿著竹竿大叫大笑著跑來跑去,老人們從屋中慢慢踱出門,心滿意足地曬著太陽。
師曠從房中走出,被書童攙扶著走到院子里的一張?zhí)僖蚊媲埃p輕坐下。他閉著眼,感受著春風(fēng)的吹拂,心里分外愜意。
院子外傳來孩童們玩耍嬉戲的笑鬧聲,師曠仍舊閉著眼睛,向站立在身邊的書童揮了揮手。書童心領(lǐng)神會,立即回房去端了一盞熱氣騰騰的茶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師曠的手中。
師曠啜了一口香茶,滿足地微微嘆了一口氣。也許不會有人喜歡失明帶來的黑暗和沉寂,但他師曠不一樣。他明顯能感覺到身邊的每個音符都被放大了,這對身為樂師的他而言,無疑是一種享受。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師曠卻分明能看到院中的花草被微風(fēng)吹拂,輕柔擺動的樣子,也分明能看到頑童拿著竹子做竹馬玩耍、彼此戲弄的笑顏。側(cè)耳細聽,他還能聽見自家仆人在準備午膳時從廚房弄出的碗筷叮當作響的聲音。
在聆聽的過程中,師曠回憶起了前日衛(wèi)國的樂師師涓為晉平公和衛(wèi)靈公表演獻藝的情景。雖然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了,但一想起來,他還是氣不打一處來。
那一天,晉平公新建的王宮落成了,要舉行慶祝典禮。衛(wèi)靈公為了修好兩國關(guān)系,就率樂工前去祝賀。衛(wèi)靈公一行來到晉國邊城,晉平公在新建的王宮里擺上了豐盛的筵席,熱情地招待貴賓。
宴會上,衛(wèi)靈公在觀賞晉國的歌舞后,便命師涓演奏曲子助興。師涓為了答謝晉國的盛情款待,便遵命理弦調(diào)琴,使出渾身解數(shù)彈奏起來。隨著他的手指起落,琴聲像綿綿不斷的細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訴。
當時,坐在陪席上的晉國掌樂太師師曠面帶微笑,用心傾聽著。不一會兒,只見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神色越來越嚴肅。
師涓將曲子彈到一半時,師曠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來,按住師涓的手,斷然喝道:“快停住!這是亡國之音啊!千萬彈不得!”
衛(wèi)靈公原本是來給晉平公祝賀的,聽師曠掌樂太師這么一說,吃驚地愣住了。師涓更是嚇得不知所措,十分尷尬地望著衛(wèi)靈公。
晉平公見喜慶之時,本國掌樂太師突然插一杠子,弄得衛(wèi)國國君一行人下不了臺,忙責(zé)問師曠道:“這曲子好聽得很,你怎么說它是亡國之音呢?”
師曠振振有詞地道:“這是商代末年樂師師延為暴君商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后來商紂王無道,被周武王討滅了,師延自知助紂為虐害怕處罰,就在走投無路時,抱著琴跳進濮河自盡了,他這是自我報應(yīng)啊!”
所以,這音樂一定是在濮河邊聽來的。這音樂很不吉利,誰要是沉醉于它,誰的國家就一定會衰落。所以,不能讓師涓奏完這支曲子。”
晉平公很不以為然地說:“早已改朝換代了,我們現(xiàn)在演奏,又有什么妨礙呢?你還是讓貴國樂師彈下去吧!”
師曠搖搖頭,執(zhí)拗道:“佳音美曲可以使我們身心振奮,亡國之音會使人墮落。主公是一國之君,應(yīng)該聽佳音美曲,為什么要聽亡國之音呢?”
晉平公見衛(wèi)靈公一行人面有難色,便命令師曠道:“你快松手,讓樂師彈下去!別掃大家的興!今日是大喜之日,怠慢了貴賓,拿你是問!”
師曠執(zhí)拗不過,只能松手,師涓終于彈完了那支樂曲。但師曠始終面帶慍色,久久難以忘懷這件事。
師曠一向認為,音樂可以來傳播德行。具有遠見卓識和博大的胸懷的他,也一向喜歡用音樂來傳播值得贊頌的美德。
如果讓靡靡之音盛行于世間的話,這世道會亂成什么樣呢?為什么人們就要沉醉于那種消極的音律之中,而不能學(xué)會靜心欣賞自己身邊的美好呢?
思緒到此,師曠猛然醒悟,自己此時此刻所處的景色之中,不就是值得贊頌的嗎?這種安然美好的情懷,不就是值得被眾人所記掛的美德嗎?想到這,師曠立即招呼書童拿出自己心愛的古琴,創(chuàng)作出了《陽春白雪》。
上一篇:嵇康惜英雄而演奏名曲
下一篇:師涓超高琴技引來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