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生活的腳步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似乎越來越快,時間好像也越來越緊。有些人總是在趕時間,沒時間和家人、朋友交流,結果變得越來越孤獨;有些人總是忙忙碌碌,所以沒有時間反省自身,也沒有時間留意身邊的事物;還有些人甚至忙得連自己身體患病的早期征兆都察覺不出;當他們急著買一樣東西時,更沒有時間傾聽心底那個小小的聲音:“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
享受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必須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然后放慢自己的腳步。匆忙而凌亂的步伐總是容易讓人出錯,比如:你總是丟失東西,結果不得不花時間去尋找;比如:你超速行駛被交警攔住,本來是為了“趕時間”,反而浪費了更多的時間,這樣匆忙的結果使你常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
《菜根譚》中這樣總結生活的哲理:“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攘者自冗。”意思是說:自然界的歲月本來很長,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卻自己覺得時間很短促;自然界的天地本來寬廣遼闊,可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卻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風花雪月本來是供人欣賞、調劑身心的,可是那些奔波勞碌的人,卻認為它們是一種多余且無益的東西。這正是生活中有些人不能好好享受生活中的快樂的癥結所在。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一位偉大的埃及國王阿馬西斯每天天剛亮便開始辛苦地工作。然而一到中午,他就會停止所有正在進行的會議和審判,一下午都不再工作,而是和他的士兵一起講故事、說笑話、做游戲、痛飲大麥酒,他絲毫不顧忌禮儀舉止。
一天,阿馬西斯國王的謀士告訴他,有人對他的行為很不滿意,認為國王的行為舉止應當是高貴的,應該與王室的身份相符合。阿馬西斯耐心地聽完謀士的話,說:“弓箭手會在上戰場前將弦拉緊,戰爭結束后,又會把它放松。因為如果不放松,弓弦就會失去彈性,當弓箭手需要它時,它就毫無用處了。”
希羅多德雖然沒有過多地記述阿馬西斯國王的其他事件,但他說,阿馬西斯統治時期是埃及歷史上最繁盛的時期。這充分說明,阿馬西斯國王并未因自己每天下午的“放松”而致使國家走向衰亡,反而讓他有足夠的精力把國家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想到了“如果不放松,弓弦就會失去彈性”呢?人要充分享受人生,充分享受屬于自己的時間,就一定要學會放慢腳步。當人不再疲于奔命時,就會發現生命中未被發掘出來的美;而當人處于欲求無度的狀態時,則永遠都無法體會到悠然自得之趣。
一天,一位哲學家率領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個街市車水馬龍,叫賣聲不絕于耳,一派繁榮興隆的景象。
走了一段路程后,哲學家問弟子:“剛才所看到的商販中,哪個人面帶喜悅之色呢?”
一個弟子回答道:“我經過的那個魚鋪,買魚的人很多,賣主應接不暇,他臉上一直漾著笑容。”
那個弟子的話還沒說完,哲學家便搖了搖頭,說:“因為利欲而生的喜悅之心不能持久。”
哲學家率眾弟子繼續往前走,前面是一大片農舍,雞鳴桑樹,犬吠深巷,三三兩兩的農人穿梭忙碌著。哲學家打發眾弟子四散開去。過了一段時間后,弟子們紛紛回來。哲學家又問弟子:“你們剛才所見到的農人之中,哪一個人看起來更充實呢?”
一個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東頭有個黑臉的農民,家里養著雞鴨牛馬,坡上有幾十畝地,他忙完家里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閑著,汗流浹背,我覺得這個農民應該是充實的。”
哲學家略微沉吟了一會,說:“來源于瑣碎的充實,終歸要迷失在瑣碎之中,這并不是最充實的。”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前面是一個山坡,山坡上有一個羊群。在一塊巨石上,坐著一位面容枯槁的老者,他懷里抱著一根鞭子,正在向遠方眺望。哲學家隨即止住了眾弟子的腳步,說:“這位老者游目騁懷,他才是生活的主人。”
眾弟子面面相覷,心想:“一個放羊的老頭,可能孤獨無依、衣食無著,怎么會是生活的主人呢?”
哲學家看了看迷惑不解的弟子們,朗聲道:“難道你們看不到他的心靈在快樂地散步嗎?”
是啊,當人的心靈被欲望駕馭時,要讓自己的心靈保持“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信念;當人的心靈被疲憊圍困時,要讓疲憊的心靈感受“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芬芳,調整一下自己生活的節奏,讓浮躁的心閑適下來。
蘇軾在紛擾的官場中困苦不已,他把“浮名”換作“釣絲”,在心靈的“河流”中“垂釣”屬于自己的自由;他在山林中且歌且行,在巨浪滔天、洶涌澎湃之時吟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壯闊人生最強音。
渾濁的官場讓陶淵明疲憊不堪,但他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夕陽西下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當我們的心靈被現實的快節奏搓揉得疲憊不堪時,請幫自己的心靈找一方屬于自己的“桃花源”,放慢前進的腳步吧!
上一篇:放下名利,笑看人生
下一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