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會承受本不該承受的痛苦
生命這一葉扁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如果不想生命之舟擱淺或沉沒,我們就要學會退一步,用高遠的眼光看清人與事。在印度熱帶叢林中,當地居民是這樣捕捉猴子的: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裝上了堅果,再把盒子打開一個小口,剛好夠猴子的前爪伸進去。猴子為了取得盒子里的食物,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用這樣的方式來捕捉猴子,幾乎每一次都能獲得成功,因為猴子有個習性,那就是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也許,看了這個故事,我們會嘲笑猴子的愚笨,但是事實上,生活中的我們有時候也跟猴子一樣,總是不肯退步、擔心失去,所以,最終承受了那些本不該承受的痛苦。
史學家范嘩說:“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不知與之為取。”得與失是互相轉化的結果,這句話似乎道出了所有的哲理。那些懂得其中玄機的人,善于掌握得失的主動權,用長遠的眼光看清自己的所得所失,所以,他們更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候,退一步并不是放棄,而是一種新的獲得。生命只有兩種狀態(tài),運動和停止,只會向前猛沖,而不懂得退步或減速的人,在人生的某個彎道處,一定會沖出跑道,一定會失去更多。
智者說:當我們無法前進的時候,退一步也是一種智慧。這與哈佛所崇尚的“人生不僅需要運動,還需要停止”是相通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若是不顧頭破血流地一意孤行,最后我們可能什么都不能得到;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或者退后一步,我們會看清前方的景色,這樣我們更容易獲得最后的成功。
退一步,并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智慧的策略。有時候,看似退了一步,實則前進了一步,這才是得與失最智慧的所在。當我們向后退了一步,也許會重新看清一些東西,或許,你會注意到,有的人因負荷太重而步履維艱,有的人因欲壑難填而疲于奔命,有的人因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如果我們想踏上輕松的人生之旅,請學會退一步,或者停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這樣我們才能更有力量走完后面的路程。
上一篇:志趣高遠,方能抵御誘惑
下一篇:想要有所收獲,付出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