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誠和善良編織美好生活
賀曉燕:家,是心中最溫暖的港灣。
賀曉燕,永寧縣寧和家園住戶。她家上有年過古稀的老人,中有兄弟姐妹,下有乖巧懂事的孩子。逢年過節,一大家子全聚齊了,那份溫馨熱鬧無法形容……
世界上總有一個地方,在暑日炎炎時,為你遮擋驕陽的灼熱;在狂風驟雨中,為你抵擋風雨的拍打;在漫長旅途里,為你點燃愛的燈光;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總需要這樣一個溫暖的港灣,這就是我們的家。賀曉燕的家,便是她心中最溫暖的港灣。
賀曉燕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她和丈夫相識于學生時代,共同成長在工作崗位,相愛于細水流年,緣分讓他們走在了一起,并組成了一個三口之家。公公退休前是一位人民教師,謙和的性格和淵博的知識不僅讓他備受同事的尊敬,而且頗得學生的喜愛;婆婆雖自小讀書不多,卻是個大氣的女人,果敢堅毅、勤勞能干、直爽的性格和樂于助人的品德,讓每一個與她相處過的人都豎指稱贊。每到周末和假期,賀曉燕一家都會去公公婆婆家里,丈夫和女兒陪老人散步聊天,她則變換著花樣給老人做菜。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坐吃飯,共享天倫的溫暖,讓簡單的飯菜都變得無比美味。每到逢年過節,他們都會給兩位老人里里外外換個新,不在花錢多少,不在禮物貴賤,重在作為兒女的一番孝心。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賀曉燕體會到的,是發自心底的滿足與開心。
可是,人生總是不盡如人意。2009年,丈夫被查出患有高血壓4級、慢性腎衰竭,并且三分之一腎萎縮,醫生通知盡快住院治療,否則就會惡化成尿毒癥。一時間,賀曉燕覺得天似乎都塌了,但為了愛人為了孩子為了家,賀曉燕告訴自己必須堅強。為了給丈夫治病,他們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大筆外債。2012年9月,丈夫感覺身體越來越不舒服,又查出患尿毒癥5期,醫生說必須住院透析。無奈之下,丈夫只得住院,可是一次血液透析六百元,一周要三次,加上吃藥,每個月需六千多元的醫藥費。生病后的丈夫不能上班,女兒還在上大學,整個家庭只有賀曉燕一個月約一千二百元的收入。女兒心疼媽媽,四處帶家教來補貼家用;丈夫不忍見她如此辛苦,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后,在家隔出了一間簡易透析房,為了省錢改做腹膜透析。透析液太冰,每次透析前都需要將液體加熱,可一個恒溫箱要上千元,無力購買的他們只好買個便宜的電帽子代替。就這樣,早上五點,賀曉燕準時起來插電熱藥,六點多叫醒丈夫開始給透析房進行紫外線消毒,一次透析持續四十多分鐘,這樣的程序正常情況下每天重復四次。
生活的不易,讓賀曉燕堅強支撐家庭的同時,也更能理解他人的難處。周邊人有困難,只要能幫上忙,她都盡自己最大能力相助。賀曉燕在生活的困頓中這樣告訴自己:“我并不是最優秀的,但孝敬老人,愛護親人,這是我為人媳為人妻的責任。而作為一名社保工作者,敬業奉獻是我的本職,讓群眾滿意是我的宗旨。大家對我這么好,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我想對幫助過我的人真誠地說聲謝謝。大家的援助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同時,賀曉燕經常鼓勵丈夫,心態要好,社會這么好,只要有愛,只要有她在,這個家就不會倒!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父母品行的影子。因為老人的疼愛,親人的關心,家庭長久愛的教育,賀曉燕的女兒在愛的氛圍中快樂長大,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而且待人處事也很讓父母放心,更重要的是她和母親一樣也有顆感恩的心。
賀曉燕用愛編織了人生最美麗的彩虹,奏響了人生最動聽的樂章,譜寫了一家人的幸福故事。他們的幸福小船也會向更美好的明天繼續前行。
上一篇:《清廉為公,愛心持家》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相依相伴行》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