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孩子發瘋地拿起菜刀
這一天剛到上班時間,一位母親帶著男孩就急匆匆來到心理健康中心。
母親急不可耐地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突然拿刀動斧,尋死覓活,哎呀,可嚇死人了!是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去年開始養雞。從此,我們感覺孩子就有點不正常了。他的喜怒哀樂,他的整個身心,都寄托在這些雞上了。雞有病了,他吃不下,睡不著,更無心學習,親手給雞喂藥。最近,孩子養雞的那處房子要翻蓋,怪我們沒人管他的雞了。昨天晚上孩子又哭又鬧,發瘋地拿起菜刀,發瘋地追向雞群,喊著要把雞都砍死。他瘋跑了一陣,突然扔掉菜刀,撲在地上嚎啕痛哭,說自己活不下去了,又拿起菜刀,說要自殺。我們趕緊把菜刀搶過來。一會兒,他又坐在地上,摟住小狗,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流淚!可把我們全家都嚇壞了!”
“上次就這樣發作一次了。那次是鬧雞瘟,他養的雞一下子死了十來只。孩子放學回來,一看雞死掉的樣子,當時就憋了一口氣,哇地吐了滿地,然后就暈過去了。醒過來之后,就砸東西,把身邊的幾個紙箱子都砸爛了。然后把自己關在屋里,瘋了一樣一個勁兒地用腦袋撞墻!”
“孩子雖然為別的事情也生過氣,但是,從來沒有這樣鬧過。所以,我們才覺得孩子養雞的心態不正常了。您說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理把脈:善良心地的真情流露
這樣驚心動魄的養雞風波背后,到底隱含了這個家庭的什么問題?
也許男孩非常需要有人傾聽,沒用多少引導,就對我打開了心靈的閘門:“我就是心煩。在學校里挺好的,回到家里就煩。我們的家是一個上下兩層樓,爸爸媽媽經商,樓下就是一個大商店。我住在樓上,就我一個人孤零零,沒勁!煩!”
“總這樣沒勁兒也不行啊,就在我們的另一處院子里開始養雞。這讓我的心找到了寄托。那些雞,都是我用自己的零花錢從市場買來的。市場上那些雞都是淘汰下來的,就要被宰殺了!您說大人怎么這樣?什么都要宰殺?我就想把它們都救了,可是自己又沒有這么些錢!沒辦法,只能救幾只雞了。”
“看著那些雞,我心里總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小雞,在我眼里就是小孩,是那么可愛;老雞,在我眼里就是老人,是那么慈祥。在我眼里,它們都懂我的心思,都是我的朋友,真的!我感覺他們比大人還懂我的心思。您說,我能不惦記他們嗎?”
“那次,一個雞鬧病了,眼看越來越重,我不知道怎么辦好,最后,我找來藥,掰開雞的嘴,一點一點地把藥喂下去。就這樣硬是讓我給救過來了!但是,也有沒救過來的,就死了。看著自己親手養的雞死在自己手上,我心里特不好受!可是,在大人眼里,卻一點也不在乎雞的死活。爸爸有時候說我,幾個小雞子,值得你整天這樣牽腸掛肚的?”
“他們一點也不懂得我的感情,也不懂得雞的感情。真的,雞也是有感情的,也知道心里不好受。那次,兩只新公雞掐一只老公雞,老公雞自然被掐敗了。我看老公雞的樣子,十分可憐,就把兩只新公雞分開了。這樣,老公雞總算得救了。真是奇跡,沒幾天老公雞身上的羽毛就好看多了,也有了精神。我對雞的感情太深了。有一只雞,我整整養了8年,后來實在太老了,才讓大姨給姥姥熬雞湯了。還有那次,在市場上看到一只雞,就要被人買走宰了,說是因為它不下蛋了。可是,我買回來后精心喂養,沒過幾天就下蛋了。您說雞是不是有感情?”
“那兩次為了雞我鬧起來的事,也是因為心里太在乎這些雞了。上次是鬧雞瘟,我的雞一下子死了9只。那可是整整9條生命啊!坑得我心疼,兩手發抖,就憋了一口氣,差點昏過去。后來就發泄,就瘋狂地踹身邊的紙箱子,砸壞別的東西損失太大了。昨天晚上,就是因為家里翻蓋房子,那些雞沒人管了,心里一下子就亂了。這些雞如果晚上被什么東西吃了,被人捉住宰了,怎么辦?大人怎么這樣?雞也是生命啊!怎么就可以不管呢?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先把這些雞宰了,省得它們受罪。就是這樣的想法,我就拿起菜刀追雞。后來大人搶過了菜刀,我就摟住狗哭了,一句話也沒有。我說什么?我能說什么?說什么大人也不懂啊!這么多年,您是第一個聽我訴說心里話的大人……”
男孩仿佛第一次遇到了知音,動情地傾訴著自己心中的故事,時而痛苦,時而興奮,時而憂傷,時而快慰。因為他感到了第一次有一個成人懂他,理解他。是的,我時時被男孩的故事所打動。每一位能夠悉心傾聽的人,都不難看出,男孩哪里有一丁點的異常與病態?養雞風波讓我們看到的,是男孩心地的善良以及情感的寄托。
心理處方:讀懂孩子的心靈
也許,不,應該是肯定,由于我傾聽了男孩的心聲,走進了男孩的心靈,才有了后面并不困難的心靈疏導。我表達了對男孩故事的看法,充分肯定了男孩那份美好的心靈。然后,我們就激情調控進行了討論。男孩也意識到發脾氣的壞處,和我一起找到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調控方法。
同時,男孩還意識到,心里總是這樣惦記雞的事情,有時候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了學習。為了幫助男孩進行適當調整,把主要精力引到學業上來,我抓住了男孩反復說的一個“救”字,通過深入交流,男孩知道了,現在首先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先擔負自己的責任,將來才能夠更好地去救助別人,救助值得珍稀的每一個生命。用男孩自己的話說:“對,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怎么救別人?”
隨后,我們就怎樣妥善安排學習和養雞兩件事,商量了一些很實際的辦法。男孩表示一定分清輕重緩急,先抓好自己學習,遇到事情不再沖動。
跟男孩的母親溝通了上面的情況,聽說孩子一切正常,她兩眼一紅,熱淚盈眶了。我知道這位母親的眼淚中有慶幸,有欣喜,也有追悔。是的,心理咨詢實踐一再表明,許多孩子身上的心理問題,根源大都在父母身上。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心靈世界缺乏理解和關懷,應該說是養雞風波的根源所在。我表達了這樣的意思,男孩的母親一個勁兒地點頭,表示一定好好配合,好好理解孩子,幫助孩子照顧好現在的雞,好好支持孩子的自我調整。
一周后,反饋信息傳來:男孩果然一切正常,能夠專心學習了,家庭恢復了以往的平靜,而且多了一份和諧與溫馨。
驚心動魄的養雞風波過去了,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其中,有一點是非常深刻的: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聲,讀懂孩子的心靈,家庭教育就會多一分順利,親子關系就會多一份和諧,孩子的心靈成長就會多一份坦途。
【馬老師微語錄】許多孩子身上的心理問題,根源大都在父母身上。
上一篇:孩子總是故意犯錯怎么辦
下一篇:陪讀是否會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