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積極的自我暗示
小時候學騎自行車時,我們常會害怕自己控制不住車子,而撞到什么。騎著騎著,怕什么偏偏來什么,停不下來不說,還真的會撞到各種東西上。后來長大了,又開始學習開汽車,還記得第一次開汽車時候的緊張嗎?因為過度緊張,我們的腦海中甚至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腳底下踩著的是剎車還是油門。實際上,這樣的緊張和無助,都是消極的心理暗示導致的。假如我們能夠更加相信自己,篤定地做好該做的事情,那么就不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
在心理學上,墨菲定律提出,如果一個人特別擔心會發生糟糕的事情,那么往往是怕什么來什么,糟糕的事情一定會發生。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消極的自我暗示在搗鬼。因為過度擔心,我們總是暗示自己不要怎么樣,殊不知,大腦在緊張狀態下容易忘記不要的否定詞,而總是記住否定詞之后的話,為此就會導致怕什么來什么。實際上,這樣的情況還會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出現。兩三歲的孩子往往聽不懂父母叮囑的“不要把飯打翻”,而只會聽到“把飯打翻”四個字。結果,他們就會真的把飯打翻。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心態和心理特點,為此常常會抱怨和指責孩子,結果導致孩子更加緊張。
要想避免因為心理暗示而受到消極負面的影響,我們就要主動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而且要以肯定的句式說出來。例如,我們可以說“我一定要成功”,而不要說“我不能失敗”。前者會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后者則往往會讓我們在無意識之中只記得失敗二字。
很多人都知道居里夫人,也知道居里夫人在一生之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早在小時候,居里夫人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就曾經被一個吉普賽女巫斷言將來一定會在世界上出名。結果,居里夫人真的舉世聞名,這與她小時候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不無關系。在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是在世界政壇上,撒切爾夫人也被譽為“鐵娘子”。實際上,撒切爾夫人小時候就被父親要求“永遠坐前排”。父親對于她的要求很嚴格,而且要求她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爭取坐在前排,哪怕是坐公交車。在堅持達到父親要求的成長過程中,撒切爾夫人漸漸形成了做前排、爭先的意識,為此在人生中的很多時候都會努力坐在前排。正是這樣的精神,使她在政壇上始終都很強硬,絕不輕易屈服。這就是心理暗示對人的神奇作用和強大影響力。
在現實生活,我們也要堅持積極的心理暗示,在很多情況下都鼓勵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奮勇向上,而不要因為小小的坎坷和挫折就輕易放棄。對于每個人來說,只要認定自己能行,就一定能行。若認定自己不行,那么就肯定不行。我們尤其需要充滿自信,這樣才能每時每刻都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才能真正地主宰命運,才能滿懷信心地面對人生中各種艱難坎坷的境遇。
上一篇:相信辦法總比麻煩多
下一篇: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來忍受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