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要我們盡職盡責
我們明白,人的生命是非常寶貴的,只有一次。那么,做什么事情是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生命來完成的呢?我們需要深思。
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曾說:“工作是需要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對于工作,我們又怎能去懈怠它、輕視它、踐踏它呢?我們需要盡職盡責地去把它做好。”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并勇敢地承擔責任,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社會都是應該的,這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不管從事什么工作,我們都需要盡職盡責。
有一個替人割草賺錢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要割草嗎?”
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了割草工人。”
男孩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
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人已經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伙伴問他:“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嗎?為什么還要打這個電話?”
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問問自己“我做得好不好”,這就是盡職盡責。
我們只有在工作中做到盡職盡責,才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自己在工作和生命中的價值。
在大連,有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公交司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鐘,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第二,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第三,將發(fā)動機熄火,確保了車、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在做完了這三件事后,便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因為他在工作中的盡職盡責,他的事跡家喻戶曉。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工作需要我們去盡職盡責地完成!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工作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放棄了自身的價值。”
無論你所做的是什么樣的工作,只要你能夠盡職盡責地去把它做好,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充滿意義的,你就會獲得尊重和敬意。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充滿著責任感,盡職盡責地去對待工作,那么就會設法去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就能夠排除萬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是,一個人一旦失去責任感,不能夠盡職盡責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那么即使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會做得一塌糊涂。
貝基做了一輩子的木匠工作,因對待工作盡職盡責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時,貝基對老板說,自己想退休回家與妻子兒女共享天倫之樂。
老板十分舍不得貝基,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決,不為所動。老板只好答應貝基的請辭,但提出希望他能再幫助自己蓋一座房子,貝基自然無法推辭。
然而,貝基歸心似箭,心思已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如以前那么嚴格,做出的活也全無往日的水準。等到房子蓋好后,貝基急匆匆地向老板請辭。這時,老板做出了一個讓貝基意想不到的舉動——將鑰匙交給了貝基。
“這是你的房子,”老板說,“我送給你的禮物。”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蓋了那么多豪華的住宅,最后卻為自己建了這樣一座粗制濫造的房子。
同樣一個人,可以蓋出豪華的住宅,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濫造的房子,不是因為技藝減退,而是因為沒有盡職盡責地去對待工作。
責任就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責任就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責任就是忘我的堅守,責任就是人性的升華。一個人如果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現(xiàn),就必須在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在工作中做到盡職盡責,讓責任鞭策、激勵、監(jiān)督自己,讓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出來。
上一篇:向狼群學習團隊精神
下一篇:布置不等于完成,簡單不等于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