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完一個,再想另一個
紐約曼哈頓中央火車站的問詢處每天都擠著無數的游客。那里每一天都會人潮涌動,匆忙的游客都爭著詢問自己的問題,希望馬上得到答案。對于問詢處的服務人員來說,工作的緊張與壓力可想而知,疲于應對可能是他們經常的感受。
可是在問詢處,一個胸前掛著組長標志的年輕人,面對著游客的提問卻總是應付自如。他是怎樣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呢?
在他面前的旅客,是一個肥胖的婦女,臉上汗水不由自主地往下流著,顯然,她十分焦慮與不安。問詢處的年輕人傾斜著上半身,以便能更好地傾聽她的聲音:“您好,您想詢問什么?”他把頭抬高,集中精神看著這位婦人,接著說道:“您要到哪里去?”
此時,有一位手提著皮箱、頭上戴著禮帽的男子試圖插入這個對話之中,但是這位服務人員視若無睹,繼續和這位婦人說話:“您要去春田嗎?”他根本無需看行車時刻表,就說:“那班車將在15分鐘之內到達第二站臺。您不用跑,時間還多得很。”
女人轉身迅速地離開,這位服務人員立刻將注意力移到那位戴帽子的男士身上。但是,沒過多久,剛才那位胖太太又汗流浹背地回來問這位服務員:“你剛才是說第二站臺嗎?”這次,這名服務人員卻把精神都集中到那位戴禮帽的男士身上,待回答完那位男士的提問后,才又把注意力轉移到胖太太的身上。
……
有人問那位服務人員:“面對這樣多的提問和急躁的旅客,你是怎樣保持冷靜呢?”胸前掛著組長標志的服務人員這樣回答:“我并沒有和所有游客打交道,我只是單純地處理一位旅客。忙完一位,才換下一位。一次只服務于一位旅客,卻一定要讓這位旅客滿意。”
也許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會碰到這個困擾:“我很想專心地工作,可是要迅速集中精神并不太容易。”許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們沒有掌握這個簡單的工作方法——一次只解決一件事,像故事中的那位服務人員說的:“一次只服務于一位旅客,卻一定要讓這位旅客滿意。”許多人總是同時想著幾件事,試圖讓自己具有高效率,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我們要學習那位服務員的工作方式,一次只著眼于一件事情,并且集中精力,致力于出色地完成這一件事情。把其他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順次安排下來,上一件解決之后,再著手解決其他事情。這樣才不會因為事務繁雜,理不出頭緒而顧此失彼,導致效率低下的局面。
一次只解決一件事情,并不是忽略其他事情,而是循序漸進完成你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處理好你身邊的每一件事情。
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面對問題時也能冷靜思考,將自己的實力充分發揮出來。要提高專注力,在職場上有更好的表現,可參考以下五個方法。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認真思考“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如何才能讓自己表現更好”等問題,并且找出明確的方向。這些目標將會根植在潛意識中,成為維持專注力的基礎。
◆用閱讀提高專注力。在一定時間內讀完一定數量的書籍,可以迅速提升專注力。閱讀也可以激發想象力,并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創造新的思考方式。
◆制訂、演練計劃。如果能夠明顯看出工作進度,便能提高工作專注力。因此,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先規劃隔天的工作事項,并且依照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排出優先級;第二天起床后,便按照清單逐步完成工作。這樣,便能實際感受工作正在推進,因而產生自信和干勁,進一步提升專注力。
◆鍛煉自己“沒來由的自信”。人們很容易會對自己某些失敗經驗賦予負面評價;而這些不愉快的想法,又常會在進行新工作時浮現腦海,干擾思緒。但是,事情的好壞利弊并沒有一定的評判標準,要看自己決定用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或是如何改善這樣的處境。所以,為過往的挫敗體驗輸入正面的想法,鍛煉自己“沒來由的自信”,就能在展開新工作時,擺脫不良經驗的牽絆,全心投入。
◆經常自我暗示。文字或語言,都可以控制自我意識。所以,讓自己身邊圍繞著正向積極的語言,不受外界或情緒的影響,便會慢慢改善專注力。例如,“不論在工作或生活,我的專注力都越來越好”或“每一天我都變得更好”。
過來人的點撥
當事情很多時,要想高效,就要專注于手頭的事情,做完一個,再想下一個。
上一篇:做企業里“不會松動的螺絲釘”
下一篇:充分準備,就不會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