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的火車》,一個詩樣的片名,一部近于完美的經(jīng)典。影片講的是一個詩人的故事,一個叫陳青的詩人生活在一個寫詩的年代:“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回答》,北島)。藝術是人性復蘇的先知,而詩是最大眾化的藝術——因為真心就是詩。即便自己不寫詩,我們也讀詩、傳詩、信詩。但寫詩的年代是個漸去漸遠的年代,那是一個記憶逐漸封存的年代。
《周漁的火車》電影海報
真是難為梁家輝了,一個香港演員,要他演一位大陸20世紀80年代的青年,而且是一個大齡青年,一個文學青年。但梁家輝把握得很好,用他的香港普通話,居然把詩朗誦得很感人。電影結束后觀眾還不忍離去,還要再望一眼詩人的心湖。
《周漁的火車》很經(jīng)典,至少是一部利用火車講故事的經(jīng)典影片?;疖囀窃撈畲蟮牡谰撸疖囬_來開去,開得時光倒流,開得人間四月——總之,開得很過癮。讓我們從不同角度看不同姿態(tài)的火車,還可以從車里看風景,“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滬杭車中》,徐志摩)。
火車也是“拉長的身影,連接著每個路口,連接著每個夢”(《雨夜》,北島)?!吨軡O的火車》一半以上的故事發(fā)生在火車上。窗外火車貼墻隆隆馳過,車身映在窗上忽明忽暗,屋里是男歡女愛,翻江倒海,驚世駭俗,天上人間。
書是《周漁的火車》的第二道具,男女主人公做愛的床邊就是一排排的書架。書讓受過“文革”洗禮的幾代人倍感親切。對失學的青年來說,讀書不是件苦事,而是一種奢侈,在人欲橫流、黃河斷流的今天,我們也喜歡書,用書來裝飾、打扮自己。
詩人是脆弱的,脆弱得連愛情也難以承受。詩人要的是細雨濕衣,閑花落地,要的是“清歌一曲月如霜”。而這對愛情是不夠的,麗人可以含辛茹苦,可以無私奉獻,但她需要夫君歌舞人前,名滿天下,讓她“驕傲地捧出輝煌”。
但詩人也是勇敢的,不能勉強自己,也決不勉強他人。詩人奪路而逃,一直逃到了天路盡頭,死活也不肯回來。為什么呢?《紅帆船》(北島)里說:“我不想安慰你,在顫抖的楓葉上,寫滿關于春天的謊言?!钡娙诵睦镞€是認定周漁,認定一個方向,認定她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夜夜的月圓”。
其實,即便不為愛情,詩人也會遠走高飛。流浪也是一種自由,精神上的流浪就是自由。
三角戀愛有兩種經(jīng)典版本:以男子為主的故事是男主角在妻子與情人之間周旋;以女性為主的故事是面對兩個雞肋似的追求者,待嫁麗人慎之又慎,若即若離,或擒或縱?!吨軡O的火車》是后一個故事。詩人陳青的情敵是位走村串鄉(xiāng)的江湖郎中,一位劁豬的獸醫(yī),一個實際得不能再實際的人,但也抵擋不住麗人的誘惑,一步一步地落入情網(wǎng)而不能自拔。獸醫(yī)明知周漁另有所愛,但仍然死纏爛打,因為他看見有機可乘,就像詩里說的那樣“你說,不??跉馊绱藞詻Q,可微笑卻泄露了內(nèi)心的秘密”。
鞏俐運氣好,在她到了表現(xiàn)演技實力的年齡,就有這樣一個絕好的劇本,一位絕好的導演,還有兩位絕好的男演員配戲。鞏俐扮演一個很有俠氣的麗人,把兩個很優(yōu)秀的男人弄得神魂顛倒。最后,首選的詩人落荒而逃,候補的獸醫(yī)被高高掛起,而麗人還在癡迷于水中那輪月亮。“男人以為愛而愛開始,但以愛上一個女人結束。女人以愛上一個男人開始,但以為愛而愛結束。”
詩人陳青對周漁早已產(chǎn)生懷疑,問:“你是愛我的詩呢,還是愛我的人呢?”答:“我愛詩人?!本实膶Π祝实呐_詞。在電影來說,臺詞是第二位的,如同流行歌曲并不以歌詞為重。歌曲借重聽覺,靠旋律取勝;電影借重畫面,靠視覺取勝。但如果沒有好的臺詞,演員如何去尋找靈感呢?在一個沒有詩人的時代,流行歌曲的歌詞便是詩,電影臺詞便是詩。
上一篇:“南枝留得夕陽明”——讀《六事集》
下一篇:“煙月不知人事改”——評《兩個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