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怎樣一本書
《大學》是儒家經典著作。這里的“大學”指的并不是高等院校,而是相對于古代的“小學”而言。古代小學“詳訓詁,明句讀”,教習人們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而“大學”講的則是治國安邦之道,是大人之學。古人十五歲入學,學習倫理、政治和哲學等“窮理正心,修禮治人”的學問,也就是學習如何參與國家政治。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不分章節,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后重新編排章節。如今我們所見的《大學》分為經、傳兩個部分。“經”是核心部分,“傳”則是“經”的注釋,經共205個字總為一章;傳共1546字分為十章。《大學》雖然字數不多,但內容豐富,包含著深刻的道理,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身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在和外物的接觸下獲得知識,從而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
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上一篇:《大學》到底是誰寫的
下一篇:《大學》有什么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