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鐘(zhōng)
149 鐘(zhōng)
【尋根溯源】
鐘姓源自子姓。春秋時期宋桓公之子公子敖在晉任職,敖之孫伯宗因得罪執政的卻氏而被害,伯宗之子州犁奔楚任太宰,并以鐘離為封邑,其后人稱鐘氏或鐘離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江淮與江漢之間活動。南北朝時期,以潁川郡(今河南許昌)為郡望,唐代時期,已經分布到山西、安徽、四川、廣東等地。宋朝時期,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湖北、江蘇等地分布。明代時期,鐘氏密集區在江西、廣東、浙江。當今以江西、廣東、四川最為密集。
【名人薈萃】
鐘子期:春秋時期彈琴高手。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精音律。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樵夫,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后,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鐘繇:三國時期曹魏大臣,著名書法家。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官至太傅,魏文帝時與當時的名士華歆、王朗并為三公。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據傳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與書法家王羲之并稱為“鐘王”。
鐘嶸:南朝文學批評家。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后,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
鐘紹京:唐代宰相、書法家、藏書家。唐代興國清德鄉(今江西省興國縣)人。三國魏國太傅、著名書法家鐘繇的第17代世孫,又是江南第一個宰相。歷史上把鐘姓這兩個著名書法家,鐘繇稱“大鐘”,鐘紹京稱“小鐘”。
上一篇:百家姓《刁(diāo)》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徐(xú)》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