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徐(xú)
150 徐(xú)
【尋根溯源】
徐姓來源較為單一,源自嬴姓,始祖是伯益的兒子若木。顓頊后裔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為嬴姓,夏禹時,其少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徐州一帶),建立了徐國。春秋時,被吳國所滅,其子孫便以國為姓,稱徐姓。
【變遷分布】
早期主要在蘇魯豫皖交界的江淮地區活動。唐代以前,已經擴展到四川、廣西、浙江、湖北以及陜西、甘肅、山西、河北等地區,并在東海郡(今山東郯城)、高平郡(今山東巨野)、東莞郡(今山東沂水)、瑯琊郡(今山東膠縣)、濮陽郡(今屬河南)等形成郡內望族。宋代時期,密集區在今江西、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明代時期,則以浙江、江蘇、江西最為密集。當今以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的徐氏數量最多。
【名人薈萃】
徐伯:西漢水利專家。齊郡(今山東臨淄)人。漢武帝元光年間主持漕渠開鑿工程,修成全長300余里的水渠,使關東至長安的漕運時間省去一半,沿渠萬余頃農田得到灌溉。徐伯的主要功績在于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詩歌奇恣,文亦縱橫,自稱書法第一,而長于行草,有《徐文長全集》遺世。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內容主要是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后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崇禎時,他歷時55天,游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岳、衡陽、衡南、常寧、祁東、耒陽各縣(市)區,三進衡州府,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衡游日記。著有《徐霞客游記》。
上一篇:百家姓《鐘(zhōng)》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邱(qiū)》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