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季先生語錄:
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沒有哪一個正人君子,給自己的小人敵人臉上抹黑,造作流言飛語,把他們“搞臭”,以取得自己的勝利。這些卑鄙的勾當是小人的專利,是小人的特長,小人如此為之,此正人君子之所以不為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對此,季先生的看法與孔子的看法如出一轍。季先生不僅痛斥小人“成人之惡以得利”的行為,而且倡導人們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成人之美的好人。
生活中,我們都應當如季先生一樣做一個為人著想的人,做一個成人之美的人。比如,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這就是為別人著想的一種體現,也是成人之美的一種表現。再如,同事想早點完成任務,經常加班加點,見其辛苦,適時地幫助一下,也是成人之美的表現。
人生中,我們也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與挑戰。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一個能真心實意成人之美的人,在這樣的時刻就不怕孤單,不會無助。因為那些你曾幫助過的人,便可能主動向你伸出援助之手。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一個能“成人之美”的人,才能讓自己的內在修養不斷地提升,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試想,若是看到別人處于困境中,就落井下石,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自以為“大快人心”,實則卑鄙,這實在是沒有修養的表現;看到別人獲得某種榮譽,就心生嫉恨,儼然一副“我得不到,你也休想快活”的心態,處處與人為敵,這也是缺乏修養的表現。真正有修養的人,能真誠地為別人取得的成功而喝彩,為別人一時的失敗而惋惜;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伸出溫暖的雙手;在別人跌倒的時候,能鼓勵別人勇敢地站起來。
季先生就是一個成人之美的人。曾在北大學習的段寶林能取得一番成就離不開季先生的支持。季先生認為段寶林編制的教材《中國民間文學概要》是一本好書。在季先生的鼓勵與支持下,這本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段寶林說,要是沒有季先生的支持與鼓勵,就沒有他的今天。
人生中,我們講修身之道,要成人之美,但是,不能因此而泛濫,導致成人之惡的后果。要知道,這個世上不僅有君子,也有小人。成人之美,要成君子之美。切莫以為,為小人著想,也是成人之美。事實上,成小人之美,實則為成人之惡。為人處世中,我們難免會碰到自私自利、貪得無厭、居心叵測的小人,這時候,我們應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成小人之美。一般來說,不能因此而得罪小人。俗話說,得罪君子是小事,得罪小人則是大事。當然,這并不表明,不成小人之美(即不成人之惡)就無法實現了。
例如,生活中,若是有好吃懶做,靠小偷小摸過日子的朋友,當他請你幫忙去盜竊的時候,這樣的忙是堅決不幫的,幫了就等于是害他,相反,應當站在正義的立場勸服他改邪歸正。這樣的朋友應當“敬而遠之”,如此一來,得罪這樣的人的機會也會少一些,而自己也不會因此而“成人之惡”。
季先生是一個堅決不成人之惡的人。“文革”中,季先生對北大那位沒有真才實學,行事瘋癲、不知輕重的“老佛爺”的做法持以反對的態度,不成人之惡,但也因此得罪了小人,被抄家,被關進牛棚,被扣上各種莫須有的帽子,被打罵……盡管被加以各種慘無人道的迫害,但是季先生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講實話,不成人之惡。
由季先生的切身經歷來看,人生在世,要成人之美,不能成人之惡。這不僅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更是一種修養。如此才能做一個問心無愧、坦蕩蕩的人。我們要以季先生為榜樣,我們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但也盡量不要因為“不成人之惡”,而讓自己受傷害。當然,有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寧肯自己吃虧,也要“明知其不可而為之”,比如在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榮譽方面。
上一篇:慈善,修身的開端
下一篇:把握恐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