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列·托爾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也是很有影響文藝美學理論家。早期作品有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青年》、《琉森》、《哥薩克》等,標志著他創作轉折點的是《戰爭與和平》,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終結。
托爾斯泰生活的時代,是俄國社會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代,也是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由前兆到高漲的時代。一方面是封建農奴制的日趨崩潰,另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急劇發展。托爾斯泰一方面看出了封建農奴制的俄國社會黑暗的現實,另一方面對即將到來的資本主義也表現出惶恐不安。由于世界觀的局限,他在探索出路的時候,并沒有向前邁出一步,而是又重新回到宗法制農民的小木屋。他譴責地主資產階級的暴力,由此,也否定了革命的暴力, “勿以暴抗惡”,就是他這種宗教意識的體現。托爾斯泰世界觀的矛盾,正體現著當時俄國社會孕育著的種種矛盾。正是從這意義上,列寧說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托爾斯泰的文藝思想、美學思想方面的矛盾,正是托爾斯泰世界觀方面矛盾的體現。托爾斯泰的文藝觀是非常復雜的,瑕瑜互見,玉石俱陳。
從樸素的民主主義思想出發,托爾斯泰極力倡導藝術的人民性,提倡藝術應該是屬于勞動人民的。他認為有兩種藝術:平民的藝術和貴族的藝術。他說: “藝術,就自己性質來說,必須跟人民接近”,“藝術家的一切努力理當集中到一點:讓一切人都了解。” “那些熟知人民并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的作家對于人民是最有出息的。”這是因為藝術生產是和群眾的艱苦勞動分不開的,藝術和人民就象“鎖與鑰匙一樣相依為命。”他認為俄國當時的藝術,存在著“虛偽的傾向”,“給予人民的,除了害處,再無別的。”這是因為貴族資產階級的欣賞趣味與人民是格格不入的,人民不但無法享受,而且對他們還有腐蝕作用。
由此,進一步引發出他對封建貴族、資產階級藝術,對頹廢主義藝術的批判。他說: “在他們的藝術里只剩下一個東西——形式,技術上完美到如此程度,以致形式本身便可給讀者產生印象,迫使讀者忘記本該還有個內容。”他尖銳地指出: “目前的藝術只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盡可能使淫風廣為流布。”他認為:偽造的藝術產生的原因是利欲,正象賣淫一樣。他對八面玲瓏、腦滿腸肥、自鳴得意的藝術家十分鄙視。他在倡導藝術與勞動人民接近,否定脫離人民的貴族資產階級藝術的同時,也出現了偏執,甚至把貝多芬、莎士比亞也給否定了。這不僅僅是因為他認為這些人的藝術修養“不充分之故”,而是因為這些人的作品含有“貴族氣”。
托爾斯泰認為, “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表現之一種。” “是人與人之間交際工具之一種,” “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感情。”藝術起因于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抱著想把自己感情傳達給別人的目的。他認為, “藝術作品中主要東西是作者的靈魂”, “只要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那就是藝術。”而真假藝術的判斷標準,就是是不是具有感染力,藝術家的“我”跟感受者的“我”融合為一體。 “沒有這種和作者融合以及和欣賞同一作品的人們的融合”,沒有這種感染,就沒有藝術。藝術感染的程度,取決于感情的獨特程度,清晰程度和真誠程度。托爾斯泰這里所說的感情,當然也包括他所說的全民的宗教感情,希圖在共同的感情中人與人聯系起來,這正體現著他世界觀上的局限。
托爾斯泰斷然地否定了藝術與美的聯系,藝術的概念不應以美的概念為基礎,藝術享受是藝術中的自私自利的享樂與不道德行為進行辯解的狡猾手段。只有當人們不再認為藝術活動的目的是美時,才會理解藝術的意義。把美當作藝術的目的,不但不能幫助人們判定藝術是什么,反而把問題引到不同領域,諸如生理學、心理學、歷史學領域。
那么美是什么呢?在托爾斯泰看來,美是享受,是物欲私念,是從藝術中得到的某種快感,是我們喜愛的東西。美學,是倫理學的表現,美學和倫理學,這是一根杠桿的兩端。一個人如果喪失道德的感情,那他就對美特別富有官能的敏感。這里仍然表現了托爾斯泰從宗教意識出發的對美的某種偏見。
正因為如此,他認為真善美三者,不可能是三位一體的。他說:“把這三個完全不同的、就意義來說甚至是不能比較的字和概念結合為一,純粹是一種幻想。”美的概念不但和善不相符合,而且和善相反,如上所說,美是一種享受,是一切熱情的基礎;而善“往往是和熱情的克制相符合的”。善是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的。我們的生活總是竭力向往善的——換言之,總是竭力向往上帝。生活中的善與惡是由宗教決定的。 “沒有宗教,人是既不能善,亦不能幸福。”因此, “我們越是醉心于美,我們就和‘善’離得越遠。”他認為所謂精神美、道德美實際就是指善,與我們平常意義上所說的美不相符。而真,是指事物的表達和事物的定義與它的實質相符。美和善與真的概念,不能構成一個實體。真,大都揭穿詐偽,這樣,真就破壞了美的主要條件——幻想。托爾斯泰對于真、善、美的見解,也同樣滲透著濃厚的宗教意識。
托爾斯泰的文藝思想、美學思想,都散見在他的各種文體的著述中,比較集中的有醞釀了十五年之久的專著《藝術論》。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六觀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