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邊國恩劉銀花
【作家簡介】武輝心(1926— )是越南現代小說家,1926年出生于鴻廣煤礦錦普礦區的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父親早喪,武輝心由于家庭貧困未能入學學習,如他所述:“我長大后也當了工人。我曾經許多次被鬼子和工頭毆打過,罰過款。我曾經在鴻基、北江兩地先后參加過16次大大小小的罷工斗爭。”
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后,武輝心積極參加了錦普礦區的工會工作,成了一名“工人運動的干部”,在越共領導下從事地下活動。他在做工之余,憑著自己的勤奮學習,學會了閱讀和書寫。他說:“我雖然在幼年的時候沒有上過學,但也自己學會了閱讀和書寫。我喜歡讀《圣經》、《佛經》和《石生》、《金云翹傳》、《宋珍》、《三國演義》等小說。”
從1950年起,武輝心以其礦工的豐富實踐,摹仿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形式,起筆創作長篇小說《礦區》,該書于1951年1月30日竣稿,爾后出版發行。
《礦區》是武輝心的處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說真實而生動地描寫了礦工們在法國殖民主義者的壓迫下所遭受的痛苦和奴役,同時熱情地表現了他們在越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逐漸從自發到自覺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作者以生動逼真的人物刻畫、樸素無華的語言,成為1945年“八月革命”后越南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較為全面和深刻地描寫在敵占區產業工人的生活和斗爭的小說,同時又是越南在抗戰時期最長的一部小說。該作品對以后的越南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此,獲越南文藝協會1951—1952年度創作一等獎。
武輝心不但寫書,而且還“講”書。他因革命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愛好,經常把一些作品中的故事編成歌謠、快板和通俗小故事講給工友們聽,深受工人兄弟的愛戴。工人們也把武輝心的創作配上古代越南的傳統曲調進行傳唱。
武輝心除寫有《礦區》外,還撰寫了《礦工們》、《礦村》、《軋錘機》等反映礦工生活、斗爭和情感的小說。他的作品是屬于現實主義的,其特點主要是:題材集中、單一,語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是工人讀者們自越南“八月革命”后最熱愛的作家之一。
《礦區》,黃敏中譯,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
【內容提要】越南抗戰時期,在敵后的一個煤礦上,越南總工會的地下組織正領導著礦工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對敵斗爭。
老俊是一名越共地下黨員。他勇敢頑強,足智多謀,積極地領導著該礦區的工人們的罷工斗爭。他的“血流得太多了,不知要養多久才能養好呢?躺倒了又使老婆孩兒活受罪啦,他的身體準要愈來愈壞的”。幾句話,使礦工們義憤填膺,喊出了“我們停工到辦公室去”!“反對毆打工人”!的口號,拉開了罷工斗爭的序幕。
工人們紛紛要求增加工資,還用破壞機器的手段來對付敵人,致使罷工斗爭不斷取得勝利。“總經理在倉庫工人和記錄員面前把威利阿罵了一頓,說以后有轉匠機就運煤,沒有就算了,絕對不準再打人”。另外,礦上每位工人還多發了3斤大米。
老俊看到工人們的斗爭情緒越來越高漲,心情十分興奮,決定按照上級組織的意圖把斗爭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地開展下去,把罷工斗爭推向一個新高潮。他派妻子棉姑去發動礦區的姐妹,派老波、老鐵去做早班、午班、晚班工人兄弟們的工作,提出要求增加工資,否則就要全線罷工。
罷工斗爭雖然勝利了,但老俊卻被敵人逮捕了。
在監獄里,“法國鬼子迦恩一手把老俊拖出來,接著是一陣棒、踢、打耳光,然后過電,等老俊昏迷過去了,他們就把他摔在水門汀地上,醒來后再打”。敵人的嚴刑拷打并沒有使老俊屈服,他回答敵人的始終就是一句話:“不知道。”
出獄后,老俊繼續領導著礦區工人們進行新的斗爭。他關心礦工弟兄的疾苦,經常把自己的錢和口糧拿出來接濟那些比他還困難的弟兄。棉姑想:“俊哥可真厲害,什么時候都在考慮工作,連玩的時候也在想。”
后來,老俊的革命戰友老史也被捕了。“鬼子們拷打了他三次,但是他一句話也沒有招供。后來,鬼子們就把他關起來,索性不再審問了”。敵人硬的不行來軟的,又利用越奸施使美人計誘惑老史開口講話。但“老史像演戲似的和她敷衍”,敵人的這套陰謀詭計又落了空。
斗爭一浪高一浪,游行示威隊伍的口號聲震天響:“胡主席萬歲!”“越南總工會萬歲!”“破壞敵人經濟!”“準備總反攻!”
老俊、老鐵、老波等,“通過老海跟各方面保持聯系,籌備成立工會執行委員會”,然后迫使米倉的主人放米給工人。斗爭異常艱苦,而且時時處于危險之中。
他們帶領著工人弟兄向第十交通站進發,看到“剛從資本主義枷鎖下掙脫出來的弟兄禁不住放開喉嚨大唱了”。
老俊等人不時受到鼓舞。長征同志的事跡也激勵了大家。雖然他們還不知道那時長征是什么職務,有多重要,但他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大家。人們常說:“在我們縣里就有一個人,本領大得很。在法國統治的時候,他不給法國鬼子做事,常常被關進監牢。聽說,他現在做秘密工作,職位很高……常常和胡主席在一起。”
有一天,老俊突然看見一個小孩子在讀墻上軍方的布告。布告命令:一、嚴禁無牌照者出售大米。二、家存大米五石以上者,必須向駐軍登記。
老俊心想:“你要破壞罷工運動嗎?我們已經有辦法對付了。”
幾天以后,罷工仍然進行著,而且人越來越多,聲勢越來越大,思想越來越堅定。但是,有斗爭就會有犧牲,“直接領導的同志被暗殺了”,阿保死了,罷工工人“被悲痛的氣氛籠罩著”。就在罷工處于困難之時,老俊等人仍然用革命精神鼓勵大家:“如果能再拖上半個上午,我們就一定勝利。”
罷工工人們頂住了礦區總經理的“解雇”威脅。
大家異常興奮,把恕大爺用“喃”字寫成的停工快板給大家看。進大爺忙說:“你把那些快板夾在‘圣經’里遞給我,我來讀給你們聽。”
【作品鑒賞】武輝心身為礦工出身的一名作家,熟悉礦工生活,熱愛礦工弟兄,寫他們,唱他們,成了他終生創作恪守的信條。《礦區》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塑造了在艱苦環境中逐漸成熟干練起來的典型形象——老俊。這一形象既鮮明生動,又親切感人。
老俊,作為越共地下共產黨員的形象,他具有開闊的胸襟,不計私利的助他精神和竭盡全力團結廣大礦工反對法國殖民主義者的英勇頑強的斗爭意志。在他身上,體現了黨性原則和革命的遠大目標,以及為實現這個目標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殊死斗爭。為了這一崇高的目的,他從不考慮個人安危,也不計較個人得失,經常把自己的錢和糧拿出來接濟那些比他還困難的弟兄。他的妻子說:“俊哥可真厲害,什么時候都在考慮工作,連玩的時候也在想。”可見他是一個完全把自己獻給越南民族解放事業的優秀黨員。
在敵人的監獄里,他忍受著痛苦的折磨,但都動搖不了他那共產黨員的堅定的革命意志。當敵人嚴刑拷打他時,他回答敵人的卻是冷冰冰的三個字:“不知道”。
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既不讓人物說出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也不過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而是把人物置于矛盾斗爭的漩渦,使其與周圍人物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如為了塑造主人公老俊,則把老俊與棉姑、老史、老盛、老波、解大娘、老鐵、莉姐、阿保等發生關系,從而塑造人物。作者并沒有過多地敘述老俊如何如何,而是透過老俊的所做、所為、所感、所想,以及他周圍的人物對他的感受和評價使人物站立起來,很少有作者的空泛議論。
小說文筆流暢,語言通俗易懂。武輝心曾在《我怎樣寫〈礦區〉的》一文中說:“作為一個工人運動的干部,……他的話必須是十分巧妙、精煉有力和通俗易懂的。《礦區》主要是寫給工人讀者看的,就必須使作品成為他們所喜聞樂見的東西。”因此,小說無一詞不懂,無一句不明,體現了作者的語言明快、通俗易懂的風格。譬如,當小說寫到恕大爺的詼諧時,從他嘴里蹦出這樣的一句話來:“大家安靜一點吧。我們都是正直的人,就是死了也有很多人來上墳的。”一句話揭示出一個樂觀、風趣人的爽朗性格的語言特征。再如,當工友們謊傳老俊被害的消息時,大家都信以為真,非常難過。老典的老伴說出了一句樸實無華的實在話:“俊伯伯實在太好了!不知什么時候他才能回來,不知道他的老家究竟在什么地方?”小說中類似如此樸實無華的對話、敘述俯首皆是。
作品中不但人物的語言、敘述語言通俗易懂,流暢明快,就是簡單的景物描寫也無不具有這一特點。譬如——
“一輛電車正在山腳下金黃色的稻田的邊緣的沙灘上,彎彎曲曲地行駛著,把煤炭、礦工、工人和小販們送到礦場去”。
“風在嗚嗚地呼嘯,老史覺得風聲像在催促著他報仇,催促著……去為勞動人民報仇”。
“黃昏,黃澄澄的陽光照在地面上。礦場里,工人都已回去了,爆炸泥土和巖石的聲音一聲接著一聲,轟隆隆轟隆隆地響個不停”。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小說的景物描寫不僅簡單,而且與人物的動作、心里活動融為一體,從中可以看出寫景的目的是為寫人,為突出人物的思想境界,揭示人物的情感世界。一言一蔽之,最終目的乃是為主題服務。
上一篇:元文琪《瞎貓頭鷹》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下一篇:王思敏《破戒》東方文學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