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0】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講演
(〔英〕史蒂芬?霍金著,吳忠超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3萬字,2017年11月第1版,39元)
△一、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講演:①黑洞沒有毛嗎?②黑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黑;③黑洞上的軟毛。二、附錄:①黑洞極簡史(吳忠超);②閱讀史蒂芬?霍金。
○英國廣播公司一年一度的里斯講演設立于1948年。初衷是為了紀念該公司第一任總裁約翰?里斯。當年的主講是著名的哲學家羅素。從那以后,人類文明不同領域的領軍人物紛紛出現在里斯講演的講堂,就文化、科學、宗教、政治等話題發表看法,并邀請聽眾共同討論。2016年初霍金應邀兩次去演講,每次15分鐘。
○霍金被尊崇為愛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發展黑洞理論的主將,其黑洞視界面積不減定理和黑洞輻射理論的發現,以及對信息丟失問題的貢獻,體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理性的偉大。
○智慧是隨機應變的能力。
○某物越是混亂無序,它的熵越高,就需要越多的信息去描述它。正如物理學家兼廣播員吉姆?阿爾-卡里里說的那樣,一副徹底洗過的紙牌比沒洗過的擁有更高的熵,因此要描述它就需要更多得多的解釋,或者信息。
○霍金帶領人們進行了一次科學旅行:從愛因斯坦的恒星不能坍縮的斷言,到人們接受黑洞的確存在的這個事實,直至關于黑洞的這些怪異特征如何存在和作用的各種理論之間的沖撞。
○只有當一個理論經受了時間的檢驗,即實際上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正確性后,諾貝爾物理學獎才會頒發給它的發現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掉進一個黑洞里,永遠不要放棄,總有辦法能逃出來。
○科學界認為黑洞輻射是霍金最偉大的貢獻,但他最自豪的卻是量子宇宙學的無邊界設想。如果將他的成就凝縮成兩句話,那應該是:黑洞輻射貫通引力量子信息,無邊界律呈現宇宙無中生有。
上一篇:風中的蘆葦:人的思維異化與革命隨筆錄
下一篇:5G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