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瑞明
《觀堂集林》二十四卷,是王國維學(xué)術(shù)論文匯編。王國維(公元1877-1927年),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早年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后轉(zhuǎn)而治史,他治史的道路與方法,據(jù)羅振玉在序言里指出:“蓋君之學(xué),實由文字聲韻以考古代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在廣博的基礎(chǔ)上進行專門研究,對古器物、古文字學(xué)、音韻學(xué)的研究成績卓著,特別在金文、甲骨文、漢晉簡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觀堂集林》卷一至卷八為《藝林》,具體篇章有《生霸死霸考》、《明堂廟寢通考》、《漢魏博士考》及《五聲說》等,都是有關(guān)《書經(jīng)》、《詩經(jīng)》、禮樂以及文字、音韻、訓(xùn)詁的專題研究。卷九至卷二十二,為《史林》,具體篇章有《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對夋、相土、季、王亥、王恒等進行了考證,取地下出土實物與文獻史料互相釋證,他認為夔(kuí,葵)必為殷先祖之最顯赫者,以聲類求之,蓋即帝嚳(kù酷),嚳與夔字聲相近,其或作“夋”者,則夔字之訛也。在《殷周制度考》中,他認為: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二曰廟數(shù)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另外有《太史公行年考》、《秦郡考》、《漢郡考》及《鬼方昆夷狁(xiǎn yǔn顯允)考》等,都是有關(guān)殷周史地、西北邊疆考古之作。其《西胡考》、《韃靼考》、《金界壕考》等皆有一定質(zhì)量。最后兩卷即卷二十三與卷二十四為《綴林》,收入雜文、詩、詞、賦。另有《觀堂別集》四卷。
王國維的著作大部分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共有四十三種,一百零四卷。《觀堂集林》編在最前,為治古代史者所必讀之書,尤其對治先秦史及考古專業(yè)人員顯得很重要。王國維在疑古創(chuàng)新方面對后人是有啟發(fā)的,他疑古,不僅指出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一定找出錯在何處,錯從何來;他創(chuàng)新,不僅羅列充分的證據(jù),而且一定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為后人提供依據(jù)。
上一篇:張翼之《西漢會要》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王瑞明《語石》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