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下第七
太甲下第七
【原文】
伊尹申誥于王曰[174]:“嗚呼!惟天無親[175],克敬惟親;民罔常懷[176],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177],享于克誠。天位艱哉[178]!“德惟治,否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179],惟明明后[180]。“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181],尚監茲哉。
【注釋】
[174]申誥:申,反復。誥,告誡。
[175]無親:謂無常親。
[176]懷:歸。
[177]享:食,指享受祭祀。
[178]天位:大位,指天子之位。
[179]與:指同事,共事的人。
[180]明明:大明英明。
[181]令緒:令,善。緒,業。
【譯文】
伊尹向王反復告誡說:“呀!上天沒有恒定不變的親人,能敬天的,天就親近;人民沒有經常歸附的君主,他們只歸附仁愛的君主;鬼神沒有經常的享食,享食于能誠信的人。處在天子的位置很不容易呀!“用有德的人就能大治,不用有德的人則會大亂。與治者辦法相同,沒有不興盛的;與亂者辦法相同,沒有不滅亡的。終和始都慎擇自己的同事,就是英明的君主。“先王因此勉力敬修自己的德行,所以能夠匹配上帝。現在我王繼續享有好的基業,希望看到這一點呀!
【原文】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182],必自邇。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183];有言遜于汝志[184],必求諸非道。“嗚呼!弗慮胡獲[185]?弗為胡成?一人元良[186],萬邦以貞[187]。君罔以辯言亂舊政[188],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189]。”
【注釋】
[182]陟遐:陟,行。遐,遠。
[183]諸:之于。
[184]遜:順。
[185]胡:何,怎么。
[186]一人元良:一人,指天子。元,大。良,善好。
[187]貞:正,純正。
[188]辯言:巧辯之言。
[189]孚:保。古文以孚為保。
【譯文】
“如果升高,一定要從下面開始;如果行遠,一定要從近處開始。不要輕視人民的事務,要想到它的難處;不要茍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險。慎終要從開頭做起啊!“有些話不順你的心意,一定要從道義來考求;有些話順從你的心意,一定要從不道義來考求。“啊呀!不思考,怎么收獲?不做事,怎么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而得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辯擾亂舊政,臣下不要憑仗嬌寵和利祿而安居成功。這樣,國家將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
【解析】
本節是伊尹對太甲的教導,有五個重點,一是要好好看守祖宗的基業;二是從小事做起,伊尹打了個比方,如果登高,必然是從下面開始;如果行遠,必然是從近處開始;三是不要輕視人民群眾的事情;四是不要安于現狀,要有危機感,凡事都要有緊急應對預案;五是聽取意見時要審慎地加以考察。符合自己心意的,要辨析這些話是不是正確,有沒有違背正確的道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也要尋求其中正確的道理,決不能一概否決。從該篇的語氣和內容來看,應當是太甲重新親政后伊尹準備退休的暗示,有諄諄教誨,有期望,也有擔憂。
上一篇:尚書《太甲上第五》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尚書《太甲中第六》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