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翼之
《會典》是官修的典章制度史,其體例雖然可以導源于《唐六典》,但卻是宋、元以來的《會要》發展而來的。
《明會典》是公元1497年(明孝宗弘治十年)儒臣們奉詔命開始編撰的。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12月修成,共一百八十卷,刊行于公元1509年(武宗正德四年),是為初修本。其后,世宗又于公元1529年(嘉靖八年)命閣臣續修進呈,但來刊行。重修本始于公元1576年(神宗萬歷四年),至公元1587年(萬歷十五年)2月成書,共為二百二十八卷。舊題申時行等撰。所以,《明會典》有簡繁不同的兩種版本,一般人稱引的《明會典》,多是就萬歷本而言。
《明會典》以六部為綱,分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其中,文職衙門二百二十六卷,除首列宗人府外,依照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與各寺、府、監、司等為序;武職衙門就少多了,僅兩卷,敘列五軍都督府及各衛等。各官職之下,多列有詳細的統計數字。如田土、戶口、駐軍和糧餉等。雖然同實際情況未必完全相符合,卻大致不失為可供參考的重要依據。冠服儀禮等還附有插圖。總之,《明會典》一書,內容很豐富,比《明史》的各《志》更詳細,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資料。
《明會典》通行的版本,是《萬有文庫》第二集所收的萬歷重修本。
上一篇:崔曙庭《舊唐書》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張翼之《明會要》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