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
言自強于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
——嚴復
簡介
嚴復(公元1854~1921年)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近代中國第一個系統介紹西學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
人物小記
嚴復,出生于名醫世家。1866年,考入了家鄉的馬尾船政學堂,主要學習駕駛專業,五年后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后在軍艦上工作。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后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產生濃厚的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并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嚴復于1905年任皖江中學堂(今蕪湖第一中學)的監督(即校長),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他的譯著既區別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賓塞的普遍進化觀。
主要思想
嚴復對中國近代哲學的最大貢獻,是通過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闡發了進化論思想。嚴復的進化論,已經超越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范疇,具有世界觀的意義。他有所取舍地介紹了達爾文、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進化學說,使之與中國固有的唯物主義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他的“天演哲學”。他認為進化是普遍的,宇宙間的天體是從星云逐漸演化出來的。地球上種類繁多的生物,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它們一開始同出于一源,后來愈演化愈不同。生物體這種由簡單到復雜的進化過程,遵循著物競天擇的規律。人類也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嚴復很重視認識論和邏輯方法。為了在學術上“黜偽而崇真”,他大力提倡邏輯歸納法與演繹法。他說:“格物窮理之用,其涂不過二端,一是內籀,一曰外籀。”他通過翻譯《穆勒名學》和《名學淺說》,把這種邏輯方法介紹到中國。其中,對培根的經驗歸納法尤為重視,稱之為“實測內籀之學”。
所謂“實測”,即從實際經驗出發,“驗之物物事事”。所謂“內籀”即歸納法,“觀化察變,見其會通,立為公例者也”。從實際經驗中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這是一種唯物主義思想。嚴復用這一思想尖銳地批判陸王學派主觀唯心主義的“心成之說”。他說:“不實驗于事物,而師心自用,抑篤信其古人之說者,可懼也夫!”然而,由于受密爾、赫胥黎等人的影響,嚴復過分強調感覺經驗,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超越感覺的范圍,只有感覺才是可靠的,說:“萬物本體,雖不可知,而可知者止于感覺”,“物的本性,必不可知,吾所知者不逾意識”,“惟意可知,故惟意非幻”,使他的經驗論中又含有不可知論的成分。
上一篇:駿馬奔騰復興富強
下一篇:仲長統的人物小記與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