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繼屈原之后中國古代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被后人分別譽為“詩仙”“詩圣”,并稱為“李杜”。歷史記載他的出生地是唐劍南道綿州昌明青蓮鄉;祖籍是甘肅天水。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其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精美,立意新奇,藝術成就極高。有《李太白集》傳世。
題解 《峨眉山月歌》是青年李白初出四川時創作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大約作于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簡析 此詩先寫詩人乘船離開故鄉時沿途所見。在船上看到懸掛峨眉山頂的半輪秋月,山形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中,隨江流搖曳晃動。船轉入岷江以后,高山遮住了月亮。此時感覺已經離開故鄉和故友,離愁別緒油然而生。全詩構思精巧,語言淺近,流暢如歌;意境空靈、靜謐、優美,情感抒發自然而恬靜。
上一篇:李瑞《送友人游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百藥《渡漢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