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藥
渡漢江
東流既彌彌,南紀信滔滔。
水激沉碑岸,波駭弄珠皋。
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檣烏轉輕翼,戲鳥落飛毛。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楊勇)舍人、東宮學士。煬帝銜之,奪爵還鄉里。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為人耿直,曾進諫唐太宗取消諸侯,被采納。受命修訂五禮、律令。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奉詔撰《齊書》。百藥藻思沉郁,尤長五言詩。雖樵童牧子,亦皆吟諷。存詩一卷。
簡析 全詩極具動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途徑襄陽正值拂曉,因此江水便有彌彌之感。“水激”“浪駭”,皆為聽覺。舟中夜行徹夜無眠,可見客心多緒。長歌一曲所驅散的不僅是旅途的疲勞,更多的則是心中的疲憊。可見“藻思沉郁”之評不虛。
上一篇: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覯《送僧游廬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