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讒之忍第六十九
聽讒之忍第六十九
自古害人莫甚于讒,謂伯夷溷,謂盜跖廉。賈誼吊湘,哀彼屈原,《離騷》、《九歌》,千古悲酸。
亦有周《雅·十月之交》:“無罪無辜,讒口囂囂。”
大夫傷于讒而賦《巧言》,寺人傷于讒而歌《巷伯》。父聽之則孝子為逆,君聽之則忠臣為賊,兄弟聽之則墻鬩,夫妻聽之則反目,主人聽之則平原之門無留客。噫,可不忍歟!
【譯文】
自古以來,若要害人,沒有比小人顛倒是非、無中生有的讒言更厲害的了。讒言把清廉高潔的伯夷說成是惡心的壞蛋,而把楚國大盜賊盜跖說成是清正廉潔的人。西漢賈誼受小人讒言陷害而被迫出京任官,經過湘水,悼念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并以屈原自喻。當年屈原就是遭小人讒言陷害而被逐出宮,憂心煩亂之際,屈原寫下了《離騷》、《九歌》等作品,千百年來,人們讀到這些作品就會感到悲苦辛酸。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這樣寫道:“無罪無辜,讒口囂囂。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說的是本來沒有罪過卻遭受讒言誹謗,這都是小人造成的罪孽,而不是上天的意志。這是周朝大夫寫來諷刺周幽王的詩,此后歷代君王均以此詩自醒。
周大夫為讒言所傷害,寫了《巧言》來譏諷周幽王不辨是非、輕信讒言;寺人同樣為讒言所傷害,寫了《巷伯》來諷刺周幽王的昏庸。如果做父親的人聽信讒言,孝子就會被認為是逆子;如果君主聽信讒言,忠臣就會被認為是奸臣;如果兄弟聽信讒言,就會發生內訌;如果夫妻聽信讒言,就會反目成仇、怒目以對;如果主人聽信讒言,那么平原君的門客都會離他而去。啊!讒言處處都有,關鍵在于聽讒言的人是明察秋毫,還是偏聽偏信。讒言害人,我們怎能不忍住輕信之心呢?
【評析】
私進讒言以排除異己實在是一種不入流的手段。他們沒有能力、沒有膽量、沒有資格和他們要陷害的對手做公開較量,便躲在暗處,偷聽只言片語,當成寶貝拿到君主面前邀功領賞,希望以此獲得恩寵。不要輕看這種小角色,他比當面鑼、對面鼓的公開對手更難對付。你在明處,他在暗處,有時他甚至以好朋友的面目出現在你身邊,使你防不勝防。
典例闡幽 私進讒言,排除異己
仁宗嘉慶皇帝的師傅朱硅是一位學識淵博、正直能干的大臣。嘉慶當時還是一位很不起眼的皇子,他對他的老師極為敬重,師生二人時常往來和詩,感情頗為融洽。有一次,嘉慶給朱硅寫了一首祝詩,詩中稱頌了老師的人品才學,表達了對老師的尊重之情。和珅一向嫉妒朱硅,對朱硅的一舉一動都比較留心,存心找他的毛病,以便有機會進行陷害。
后來,朱硅離開京城,出任兩廣總督。他到任后,執政清廉,卓有成效,贏得了較好的聲譽。乾隆皇帝考察了朱硅的政績,打算把他召回京中,授予他大學士之職。和珅聽說乾隆皇帝的這個意思后,心里又氣又妒,他早已覬覦大學士的職位,豈能甘心這個大權落在別人手中。和珅表面上不動聲色,暗中卻變著法兒說朱硅的壞話,他把當年嘉慶給朱硅寫賀詩的舊事又翻了出來,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說朱硅和皇子的關系不正常,教唆皇子寫詩恭維他。
他這一席誣告的謊話使乾隆皇帝對朱硅心生厭惡,乾隆皇帝最憎恨懷有野心的人,他當即就要下旨逮捕朱硅,嚴加治罪。幸虧有大臣董浩從中勸諫,澄清當時寫賀詩的事實真相,朱硅才免于下獄受刑,但從此朱硅的政治生涯也就被斷送了。不久以后,朱硅被降調為安徽巡撫,并命其以后不得內召,永為外任。
上一篇:忍學《同寅之忍第八十六》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喜之忍第二十五》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