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文藝學
研究文藝的基本特征、發展規律及一般原理的科學。文藝學具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文藝學指文藝理論;廣義的文藝學還包括文藝史和文藝批評。所以,就廣義而言,文藝理論、文藝批評和文藝史三方面構成文藝學的主要內容。
文藝學是在長期的文藝創造和文藝欣賞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從發生學的角度講,文藝是一個生成的過程,而文藝學則是它的產物。在人類社會初期,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直觀到現實對自身的肯定,體驗到萌芽狀態的審美愉快。當人們一經認識到這愉快,便形成一種社會的需要,要求創造特殊的對象以滿足這種需要。于是產生了適應這種需要的詩、樂、舞相統一的原始文藝。人們對文藝不僅進行觀賞,還要進行評論。但這評論僅可看作文藝學的雛形,而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文藝學。只有對文藝問題進行理論的探討,才能作為文藝學的真正起點。從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西方古希臘時期開始,文藝學才得以形成。隨著文藝的長期發展,文藝學的研究也不斷深入,逐漸形成了今天的結構形態。其中,文藝理論是文藝學的主要內容。文藝理論以古今中外的文藝現象為研究對象,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抽象邏輯的方法,概括文藝的基本原理,揭示文藝的內部特點及外涉關系,達到對文藝的科學認識。文藝理論的形成,要通過文藝批評這一中介,才能不斷地達到條理化、系統化,所以文藝理論是在具體的文藝批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反之,文藝批評若無文藝理論的指導,是不能設想的,文藝批評本身就是對一定的文藝理論的運用。所以,文藝批評在文藝學中具有最現實、最有力的自律性功能。文藝理論、文藝批評都不能離開一定時代的文藝歷史的制約。作為文藝學部門之一的文藝史主要研究文藝自身的歷史發展過程及一般的發展規律,以豐富文藝理論的內容和為文藝批評提供歷史的依據。對文藝史的研究一般分為總體研究、分類別研究、斷代研究、國別研究和比較研究。文藝學與美學有密切的關系,文藝理論和美學理論之間經常存在著交叉,但不能在兩者之間劃上等
號。首先,作為獨立形態的文藝學的建立早于美學。我國的《樂記》,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都是較早研究文藝理論的專著,盡管其中有一些重要的美學思想,但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美學著作。其次,兩者研究對象和范圍也是不同的。文藝學主要以文藝的現象為研究對象,而美學不僅要研究藝術,還要研究現實中的美以及人們對美的心理感受。所以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文藝學也不等同于文藝美學。雖然文藝學和文藝美學都以文藝活動為研究對象,但首先它們研究的范圍不同。文藝美學是文藝學的一個特殊門類。其次它們研究的角度不同。文藝學可以進行社會研究,也可以進行心理的研究,形成文藝社會學和文藝心理學等。而文藝美學主要是從審美的角度研究文藝問題,主要在于揭示文藝的審美特性。
文藝學、文藝美學和美學三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和區別,既不能等同起來,又不能割裂開來,只有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文藝學的本質規定。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文藝作品的階級性的復雜性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文藝實踐的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