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車培晶·裝在橡皮箱里的鎮子》鑒賞
車培晶
故事之一:再補一百張票
橡皮鎮遠近聞名,這沒錯。但別人卻很難找到它。為什么?
因為老鎮長,就是那個叫老橡皮的人總喜歡把鎮子藏起來。藏在哪兒?
藏在一只大橡皮箱里。
又有人慕名而來。是個修鞋匠,也背著一只箱子,但他的箱子遠不及老橡皮的大。
“啊,老橡皮,不,老鎮長,總算找到你了,謝天謝地,可真不容易啊!”
老橡皮想躲開,來不及了——修鞋匠已經站在了他面前。“我非常忙,特別忙。”他說。
“你是特別忙,可我為了能到橡皮鎮上逛一逛,已經馬不停蹄地找了你三十年了。”修鞋匠打開他的小木箱,里面裝著好多破鞋,“你瞧,這些鞋都是我因為找你的橡皮鎮穿破的,至少有一百雙。”
“好吧,就讓你到鎮里逛逛吧,”老橡皮被感動了,“不過,你得閉上眼睛。”
修鞋匠閉上眼睛。老橡皮打開了他的橡皮箱,把修鞋匠抱了進去。
橡皮箱里裝的就是遠近聞名的橡皮鎮,啊哈,那真是個不同尋常的鎮子!修鞋匠閉著眼睛東摸摸西捏捏,他的手一下捏到一條大狗的鼻頭上,“嗚汪!”大狗咬了他一口。大狗正在打瞌睡呢。這是中午,天熱得很,橡皮鎮的居民都在睡午覺,睡得昏天黑地,狗也犯困,狗睡覺時最討厭有人打攪了。
“啊哈,這狗的鼻子是橡皮做的,這么有彈性,它的身子也是用橡皮做的嗎?”修鞋匠繼續摸著,摸到了房子,門,窗,房子里面的桌、床,還有電視、冰箱。最后他摸到了睡覺的人。“人也是橡皮做的嗎?”他問。
“是啊。你輕一點兒,別摸醒了他們。女人就不要摸了。”老橡皮說。
“好,不摸了。現在我總算知道橡皮鎮的人為什么個個都像芭蕾舞蹈演員,原來都是用橡皮做的呀,真是百聞不如一摸,我還知道你們橡皮鎮是個名副其實的橡皮鎮。”
修鞋匠逛累了,一屁股坐到小木箱上。“我就留在這兒吧,替你們修鞋,我還會修腳上的雞眼和臉上的牛皮癬呢。”他說。
“這恐怕不行。”老橡皮為難了。
橡皮鎮早已人滿為患,想在這里落戶口的人多得很,有不少雕塑家、工程師想在鎮上落腳,老橡皮都沒有批準。
砰砰砰!修鞋匠用釘子把自己的雙腳釘在了鎮街上,說:“我的主意已定,答不答應我都不走了。”
老橡皮不高興了,找來一把羊角錘拔修鞋匠腳上的釘子,沒有拔動。修鞋匠釘釘子的時候涂了萬能膠,那可是不好拔。
罷了罷了,既然人家如此誠心誠意,還認真什么呢?老橡皮在心里說。
老橡皮有個習慣,習慣在人們午睡時,扛著橡皮箱散步。這時的橡皮箱就像一只大搖籃,人們睡得更是香甜,而且絕大部分的人都做著與哺乳時期有關系的夢。據說經常做這類夢對人的健康有益處,所以老橡皮散步時總是將肩上的橡皮箱搖動得很有節奏,舒緩而浪漫,使人們的夢境更富于志趣。
現在,老橡皮是在火車站上散步。
“請上車。”列車長熱情地說,“我來幫你扛箱子。”
“不,我在散步。”老橡皮說。
列車長吹響發車的哨子,但是火車的鐵輪子好像粘到了鋼軌上,紋絲不動。
“火車讓你的橡皮箱迷住了。”列車長說,“你還是上車吧,坐火車散步也很有意思。”
老橡皮不想難為列車長便扛著橡皮箱上車了。火車這才轟然啟動,鐵輪子在鋼軌上興高采烈地滾動著。
“你得買兩張票,橡皮箱這么重也得打票。”列車長說。
“好吧。”老橡皮從裝在橡皮箱里的銀柜里取出錢,買了票。
橡皮箱里忽然有人喊叫起來:“別拿我的錢。”原來,老橡皮錯將別人的銀柜當成自己的了。
“噢?”橡皮箱里的喊聲驚動了列車長,他掀開橡皮箱的蓋,發現里面裝著一座鎮子。1、2、3、4、5、6、7、8、9……列車長開始點鎮子里的人數,一共點了九十九個。“你需要補九十九張票。”他說。
“伙計們,”老橡皮對箱子里的居民說,“拿出自己的錢補票吧。”
居民們不高興了,說:“我們是在自己的家里睡午覺,買什么火車票啊?真是豈有此理!”
這么說,九十九張票應該由老橡皮掏錢買,因為是他扛著橡皮箱出來散步的。可是,老橡皮的銀柜里根本沒那么多的錢。這真讓老橡皮難堪。
修鞋匠有個主意:“讓我來為旅客修鞋,賺來錢買車票。”
“幫幫忙,先生們,女士們。”老橡皮像化緣的和尚給旅客作揖鞠躬。
好心的旅客們把鞋子都脫下,扔到橡皮箱里。修鞋匠忙得不亦樂乎,丁丁當當,他很快就把旅客們的破鞋修好了。有幾個旅客還把腳丫子伸到橡皮箱里,讓修鞋匠為他們治腳上的雞眼。這幾個旅客都是臭腳,橡皮箱里的鎮子臭氣熏天。居民們被熏得紛紛從鎮子里爬出來,車廂里頓時變得擁擠不堪。
“我真不明白,這么個箱子怎么可以裝得下這么多的人?”橡皮鎮里的居民并不比正常人小,有十幾個漢子比籃球隊員還高,所以列車長吃驚不小,滿腹狐疑。后來他才明白,因為他摸到一個居民的肩骨,骨頭是橡皮做的,很軟,且可伸縮自如。
“你們鎮遠不止九十九人,讓我再清點一次。”列車長警覺地瞪大眼睛。他又點了一遍,一共是一百九十九個人。“請再補一百張車票吧。”他說。
“這……”老橡皮愁壞了,修鞋匠把賺得的錢都添上也不夠,老橡皮從來沒這么尷尬過。
也許是車廂里被橡皮鎮的居民鬧騰得太厲害了吧,火車的鐵輪子哐當哐當都掉了。
“誰會修車輪子?”列車長著急地問旅客。
“我會。”修鞋匠說。
“別開玩笑,修鞋匠怎么會修車輪子?”列車長不相信。
“別小瞧人。”修鞋匠說,“鐵輪子就是火車的腳火車的鞋,有什么難修的?”
“好吧,真的修好了火車,橡皮鎮的人全部免票。”列車長說。
可是,修鞋匠的雙腳被釘在橡皮箱里的鎮街上,他出不來啊。
“有辦法。”老橡皮把橡皮箱扛下車,三下五除二,把火車裝到了橡皮箱里。
修鞋匠開始修火車輪子,丁丁當當,當當丁丁。修鞋匠的小錘太輕,根本對付不了火車輪子。
“唉,手藝好不如家什妙。”修鞋匠無能為力了,他窘得臉通紅,通紅的臉把橡皮箱里映得紅彤彤,旅客們還以為是著火了呢,嚇得嗷嗷大叫。
老橡皮忍耐不住了,他鼓了鼓勁,一咬牙,扛起裝著橡皮鎮和火車的橡皮箱子,大步走去。
“請你沿著鐵路走,到了前面的小站停一下,有旅客下車。”列車長提醒他說。
走著走著,老橡皮就有點體力不支了,扛一座鎮和扛一座鎮加一列火車,那重量絕對不一樣。有辦法了,老橡皮放下橡皮箱,從箱里拿出四個火車輪子,安到橡皮箱上。
橡皮箱變成一節車廂,老橡皮推著它,沿著筆直的鐵軌跑去。
老橡皮對列車長說:“請你買票,還有你的火車,它這么重,少說應該打一百張車票。”
列車長笑了笑:“可是輪子和鐵軌都是我們鐵路局的。”
故事之二:小偷鎮長
去過橡皮鎮的人都很羨慕這座非凡的小鎮,羨慕小鎮實際上是羨慕這里有一位受人尊重的好鎮長——老橡皮。
有兩個小偷也想當老橡皮這樣的鎮長。這是兩個比較有遠大抱負的小偷,一個名字叫大偷,另一個是真正的小偷,所以才叫小偷。小偷的年齡比大偷小,而且總喜歡偷一些小東西,一塊橡皮頭兒,一根假眼毛,一片貼在香精瓶兒上的商標,等等吧。當然,有時也偷點貴重的小東西,如戒指、耳墜兒。大偷偷的東西可就大了,火車、飛機、輪船小菜一碟,他還偷過屠宰場,有一回還把一座跑馬場盜走了,等等吧。反正小偷專門偷小東西,大偷則一門心思地偷大件東西。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嘛。
大偷和小偷從未當過官,所以他們決定先當當老橡皮這種小官,看看樂趣到底有多大。
現在他們盯住了橡皮鎮。
小偷說:“我看好了老橡皮挖耳朵用的耳挖勺兒。”
大偷說:“沒有出息的人才偷耳挖勺呢。我要偷整個橡皮鎮。”
小偷不高興了,他早就對大偷有成見了,大偷從他們結伴而行的那一天起,從未瞧得起他,所以,他這回下了狠心,說:“我要偷老橡皮,把老橡皮偷到手我就是鎮長了!”
大偷一聽心里不好過了,說:“你有偷老橡皮的本事嗎?偷一只耳挖勺兒就夠你心驚膽戰了。”
“那就試試吧,你偷你的橡皮鎮,我偷我的老橡皮,咱們井水不犯河水。”小偷十分自信地說。
小偷找到了老橡皮,他假裝同老橡皮聊天兒,說:“哈哈哈哈,夏天的太陽就是比冬天的烤人。”
老橡皮說:“廢話。”
“是廢話。”小偷說,這時他已經把老橡皮的耳挖勺兒偷到了手。
但老橡皮發現了,“你偷了我的東西。”
小偷撒腿便跑。老橡皮跟在后面追。
這當兒,大偷那邊就把橡皮箱偷走了。
老橡皮回來時才知道自己中了人家的聲東擊西之計。橡皮箱和裝在箱里的橡皮鎮沒了,老橡皮挺難過,但不一會兒他又高興了。高興什么呢?往下讀就知道了。
小偷找到了大偷,大偷已經進了橡皮鎮。小偷一個箭步也跳進橡皮箱里。
“我是新到任的鎮長。”大偷對居民們宣布。
“我是真正的新鎮長!”小偷宣布。
居民們問:“到底誰是鎮長?”
“我是。”大偷說,“橡皮鎮是我偷到手的。”
“我是!”小偷說,“老橡皮是被我偷走的,偷走了鎮長的不當鎮長,讓誰當?大伙兒評評理吧。”
居民們想了想,說:“有道理,偷老鎮長的人就應該當鎮長。”
大偷失去了民心,開始他不服氣,仔細想了想,覺得也是這么個理,現在老橡皮不在了,那是因為小偷把他誘走了,誘走了就等于偷走了。“好吧,你先當鎮長,當三天后我再當,怎么樣?”
“不行,我當一輩子鎮長,直到老死那一天。”小偷說。
小偷比大偷小三十歲,等他老死那一天,大偷恐怕早已變成泥土了。大偷覺得自己這次吃虧太大了。
小偷很想當一個好鎮長,所以他千方百計討居民們的好。該到吃飯的時候了,居民們拿著大碗跑來找小偷。
“餓啦餓啦。”大家吵道。
“去找廚師。”小偷鎮長說。
廚師在打麻將。
小偷鎮長踹了他一腳,“燒飯!”
廚師說:“沒米沒菜。”
小偷鎮長就從橡皮箱里爬出去,一會兒便偷來了豬肉和牛肉。
居民們問:“吃什么飯?”
小偷說:“豬肉燉牛肉。”
“還有什么?”
“牛肉炒豬肉。”
廚師說:“你做吧,嘗嘗你的手藝。”
小偷在吃飯問題上一向是手到擒來,專門偷吃別人做好了的飯。現在不行了,他想當一個好鎮長,就必須做飯。
十大鍋豬肉燉牛肉和十大鍋牛肉炒豬肉做好了,居民們狼吞虎咽,一掃而光。
“味道美極了!”大家都夸獎小偷鎮長。
小偷鎮長很高興又很難過,他竟沒有吃到一塊肉。
第二天,小偷鎮長又準備出去偷東西,剛要往橡皮箱外面爬時,發現了一個警察。
“橡皮鎮需不需用一個警察搞治安?”警察問。
小偷鎮長嚇了一跳,說:“謝謝,好像不需要。”
“那么,可以去橡皮鎮里做客嗎?”
沒等小偷鎮長回答,警察就跳進了橡皮箱里。
小偷鎮長心想,壞了,不能再去偷豬肉牛肉了。
小偷鎮長愁眉不展,沒有飯吃,居民們還會擁護他當鎮長嗎?當然不會。小偷鎮長忽然想到他的秘密寶庫。那里埋著他花了二十年時間偷的一些貴重的小東西,有金戒指、珍珠和翡翠。本來他打算等到年老體弱時,再取出這些寶貝過活,現在他不得不提前取出它們了。
他來到野外,找到藏珠寶的荒山坡,用䦆頭刨起來。
警察問:“你在開荒種糧食嗎?”
“好像是吧。”小偷鎮長說,“我是個勤快的人。”
警察說:“但愿如此。”
小偷鎮長詭秘地說:“但愿我在墾荒之余能有一點額外的收獲。”
“我想那一定會的。”
小偷鎮長從地里挖出三枚閃光的金戒指,又挖出三粒閃光的珍珠,最后挖出三顆閃光的翡翠。“哈哈哈哈,真走運。”他說。
“繼續挖下去,說不定還會有三根金條。”警察說。
“絕對不會再有的,這我比你清楚。”小偷說。
小偷鎮長用這些珠寶換回好多豬肉和牛肉,他累得精疲力竭。“誰來幫我做飯?”他問居民。
沒有人來。
小偷鎮長在心里罵:“懶蛋懶蛋,都是大懶蛋!”
豬肉和牛肉很快就吃光了。
小偷鎮長犯愁了,因為警察像影子一樣時時刻刻盯著他,使他連偷東西的念頭都不敢在腦海里閃現。可是,要當鎮長就必須為大伙兒弄飯吃,有句話不是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嗎?
小偷鎮長對大偷說:“老兄,把你二十年前偷的那個屠宰場借給我用用,也許那里面的豬肉牛肉還沒臭。”
大偷不干,大偷才不愿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讓大伙兒吃呢。
沒辦法,小偷只好藏起來,藏到一個狗窩里。
“汪汪汪!”狗不高興小偷進來。
“別吱聲。”小偷鎮長說。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狗叫得更兇。
小偷鎮長從胸側掰下一根肋骨,放到狗嘴里。狗不叫了,啃起骨頭。
“鎮長——我們要餓死啦!”居民們到處找小偷鎮長。
小偷鎮長在狗窩里喊:“鎮長外出開會了。”
“開幾天?”
“說不準,也許是三年,也許是三百年。”
居民們聽后“哇哇”大哭。
小偷鎮長感動得偷偷落淚,心里卻說,哭吧,愿怎么哭就怎么哭,反正我不想當什么鎮長了。
“汪汪汪!”狗又沖小偷鎮長叫起來。
“別吱聲。”小偷鎮長又從胸前掰下一根肋骨,放到狗嘴里。狗不叫了。
警察說:“你別這么折磨自己了。”
小偷鎮長說:“我寧愿把身上的骨頭都送給狗吃,也不當鎮長了。”
警察說:“那你們為什么偷橡皮鎮?”
“那是大偷干的,應該讓他當鎮長。”小偷委屈地說。
大偷說:“我堅決不當鎮長,多麻煩。老橡皮是你偷的,你當鎮長理所應當。”
小偷鎮長不吭氣了。
警察說:“我要逮捕你們這兩個賊。”
“饒了我們吧。”大偷小偷連連告饒,“我們保證今后堂堂正正做人。”
大偷把偷走的火車、飛機、輪船、屠宰場,還有跑馬場都交了出來。小偷呢,他把在小飯館里喝醉了酒的老橡皮偷回到了橡皮鎮。
如果要探究一下童話的魅力,有趣、生動、故事性強、有意義……似乎只有這些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鑄造出引人入勝的童話精品來。但是,“有趣”,無論如何,應該是構成童話魅力的首要因素,是小讀者愿意進入作品的關鍵性因素。車培晶的《裝在橡皮箱里的鎮子》就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
這個作品由兩段故事構成。兩個故事都與一個可以藏在大橡皮箱里的鎮子及一個善良盡職的老橡皮鎮長聯系在一起,前一個故事還有一個主角是好奇而執拗的鞋匠,后一個故事中出現了兩個神通廣大的偷兒:大偷和小偷。這樣的地點與人物設計,很容易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橡皮鎮為什么能夠藏在橡皮箱里?那些有趣的人物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通過鞋匠的帶領,我們終于知道,正因為橡皮鎮是橡皮做的,所以富有彈性,能夠收攏在一個箱子里。在這里,對事物的科學認知與奇妙的想象力匯聚在了一起。但這僅僅是開始,通過情節的發展,作者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橡皮的神奇特性所產生的種種趣聞軼事。老橡皮為了讓小鎮的居民睡好午覺,扛著皮箱散步,后來被邀請到火車上散步。這個很孩子氣的想象,的確是符合兒童頑皮多動性格的一個好細節設計。沿著這樣的軌跡向前,好戲一幕幕接踵而至:老橡皮的箱子里忽然蹦出了九十九個人,一會兒又變成了一百九十九個,如同變魔術一般。我們可以想見是橡皮獨有的伸縮自如的屬性造成了這一切,對于孩子們來講,可能并不關心其間的因果邏輯關系,但顯然,由此產生的奇異多變的結果卻能牢牢地吸引住他們的視線。這么多的人擁擠在火車上,居然使得火車的輪子也掉下來了。這是一個有點惡作劇的變故設計,以夸張手法達到了喜劇性效果。老橡皮和鞋匠被迫去拯救火車,最終老橡皮的方案奏效了,就是將橡皮鎮與火車一起裝到他的箱子里,扛著走,后來又將箱子裝上輪子改造成了火車。橡皮的特性又一次得到了強有力的強調,火車在這里與其說是一個驗證橡皮鎮虛妄的證據,還不如說它是一個極好的道具,進一步渲染了橡皮鎮那種無法窮盡的空間的巨大。
如果說在第一個故事里,我們更多是對橡皮鎮的好玩、老橡皮的機敏留下深刻印象的話,那么第二個故事則轉換了角度,讓我們看到了老橡皮及橡皮鎮居民隨遇而安中的善良以及懶散中隱藏著的智慧。大偷和小偷為了一比高下,打起了老橡皮及橡皮鎮的主意,結果,橡皮鎮落到了他們手中,小偷當上了新鎮長。但他很快為一系列的現實問題所困擾:不僅要自己做飯給小鎮的居民吃,而且還要想辦法去弄牛肉豬肉這樣的食物原料,要命的是,偏偏又來了個警察在旁邊虎視眈眈。小偷只能靠自己真本事而不是靠偷來為大家服務,這使他不堪重負。小偷終于無法忍受,哪怕是將自己的骨頭掰給狗吃也不愿再做這個勞碌命的鎮長,而且保證今后不再偷,要“堂堂正正做人”。這一結果顯然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橡皮鎮的居民以自己的善良與豁達成功地“請君入甕”,促使大偷和小偷反省,從而將他們改造成了向善的人。應該說,這樣的主題并不太新鮮,但達到這一主題的路徑無疑是全新的,他避開了單一的教訓,避開了平鋪直敘的情節,以戲謔的甚至是調侃的筆調推陳出新,讓孩子們在奇異巧妙的故事發展中,在會心的微笑中,領略到人生的一些真諦。
(董麗敏)
上一篇:中國童話《秦文君·大狗喀啦克拉的公寓(節選)》鑒賞
下一篇:中國童話《戴 臻·偵探小說家和小偷》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