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憤爭損身,憤亦損財
六十六 憤爭損身,憤亦損財
應令君曰:“人心有所憤者,必有所爭;有所爭者,必有所損。憤而爭斗損其身,憤而爭訟損其財。此君子所以鑒《易》之《損》以懲憤也。”
【譯文】
應令君說:“人的內心存在憤怒的情緒,就肯定會同別人爭斗;同別人有所爭斗,就肯定會有所損失。由于憤怒就同別人爭斗,這樣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由于憤怒就同別人打官司,這樣會使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所以,君子就應當以《易經》中的《損卦》來警戒自己,不要輕易憤怒。”
【評析】
輕易憤怒,既傷身又損財,聰明的人是不會那么沖動,隨便發泄自己憤怒的情緒的。因為一些小事而跟人爭斗甚至打官司,對于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對待別人的小過失,我們不能斤斤計較,而應該采取忍耐、寬容的態度。唐太宗只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而斬殺了張蘊古和盧祖尚,事后才覺后悔,給自己造成一定的損失。
一個人,如果身為領導而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的話,那么就會危害到他手下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職員而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的話,那么就會沖撞到他的上司。一個家庭,如果成員之間不能互敬互愛、相互理解,那么就會導致家庭的混亂甚至破裂。大到國家之間,如果不能互相諒解和寬容,那么就會引發戰爭,使老百姓蒙受災難,生靈涂炭。輕易發怒有百害而無一利。
典例闡幽 楚莊王能屈能伸終成大業
春秋時期,楚國的儲君,也就是楚莊王在登基后,為了觀察朝野的動態,也為了讓別國對他放松警惕,當政三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朝廷百官都為楚國的前途擔憂。
楚莊王不理政務,每天不是出宮打獵游玩,就是在后宮里和妃子們喝酒取樂,并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于勸諫的人,就處以死罪!”
楚國主管軍政的官職是右司馬。當時,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看到天下大國爭霸的形勢對楚國很不利,他就想勸諫楚莊王放棄荒誕的生活,勵精圖治,使楚國成為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后的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觸犯楚莊王的禁令,去直接勸諫。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使楚莊王清醒過來的辦法。
有一天,他看見楚莊王和妃子們做猜謎游戲,楚莊王玩得十分高興。他靈機一動,決定用猜謎語的辦法,在游戲歡樂中暗示楚莊王。
第二天上朝,楚莊王還是一言不發,這位右司馬陪侍在旁。就在莊王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臣在南方時,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崗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字呢?”
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只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莊王覺得大臣們要求富國強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頓朝綱,重振君威的時機已經到來。半個月以后,楚莊王上朝,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于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于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
國內政局好轉,于是便發兵討伐齊國,在徐州戰敗了齊國。又出兵討伐晉國,在河雍地區,同晉軍交戰,楚軍取得勝利。
最后,在宋國召集諸侯國開會,于是楚國便代替了齊、晉兩國,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上一篇:忍學《六十八 無疾言劇色》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六十四 兄弟訟田,至于失敗》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