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辭和氣平
三十六 辭和氣平
凡人語及其所不平,則氣必動,色必變,辭必厲。唯韓魏公不然,更說到小人忘恩背義欲傾己處,辭和氣平,如道尋常事。
【譯文】
一般人談到自己所感到不公平的事情時,肯定會動火氣,變臉色,以至言辭也變得激烈。唯獨韓琦不是這樣,每當說到有小人忘恩負義,準備陷害自己的時候,他總是平心靜氣的,就像在講非常平常的事情。
【評析】
遇到忘恩負義的小人,或是惡人故意陷害自己之類的事情時,我們常常忍不住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氣,為此而悶悶不樂,嚴重影響到我們自己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是,韓琦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卻能做到平心靜氣地對待,仿佛遭遇這些事情的是別人而不是他自己一樣。
當物體處在不平的狀態時就會發出聲音,這是物體的一般特性。因此,一般人在遇到不平之事時,也會動怒,言辭激烈。但是,通達之人往往目光遠大,與世無爭,他們就能做到處之泰然。
人人生來都是平等的。父母給了我們健全的身體以及能夠自由思考的大腦,讓我們得以開創自己美好幸福的人生。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人會經受諸如家庭變故、疾病折磨等不公的考驗。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學會忍受不平,勇敢面對現實,并且奮起拼搏,是我們經歷風雨見彩虹的明智選擇,而不要怨天尤人,自尋煩惱。
典例闡幽 忍受不平,坦然處之
呂蒙正,字圣功,是河南洛陽人。他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擔任宰相,其人襟懷寬廣、度量如海。
一天,呂蒙正聽到幾個兒子在家中私語,就問:“我在朝中做宰相,外邊是不是有什么議論?”
兒子答道:“你的口碑很好,只是有人說你無所作為,職權多被同僚分擔。我們心中有些為你不平。父親,你是當朝宰相,皇上把你提升到這個位置上,看中你的就是才能,為什么你總是讓人三分呢?”
呂蒙正笑著說:“我確實無能,哪有什么才能呀,皇上提拔我,只是因為我善于用人罷了,我做宰相,人若不盡其才,才是我真正的失職啊!”
呂蒙正做了宰相還沒多久,有人揭發蔡州知州張紳貪贓枉法,呂蒙正就把他免了職。朝中有人對太宗說,張紳家里富足,不會把錢看在眼里,這是呂蒙正公報私仇。因為呂蒙正貧寒時,曾向張紳要錢,張紳沒給他。太宗于是恢復了張紳的官職。這樣的事怎能辨清,呂蒙正對此事什么也沒說。后來其他官員在審案時又得到張紳受賄的證據,張紳又被免了職,太宗這才知道冤枉了呂蒙正,就對他說:“張紳果然是貪污受賄?!?/p>
呂蒙正只說:“知道了?!?/p>
呂蒙正的同窗好友溫仲舒,兩人同年中舉,在任上溫仲舒因犯案被貶多年,呂蒙正當宰相后,憐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舉薦了他。后來溫仲舒為了顯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貶低呂蒙正,甚至在呂蒙正觸逆了“龍鱗”之時,他還落井下石,當時人們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呂蒙正在夸贊溫仲舒的才能時,太宗說:“你總是夸獎他,可他卻常常把你說得一錢不值??!”
呂蒙正笑了笑說:“陛下把我安置在這個職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樣欣賞別人的才能,并能讓他才當其任。至于別人怎么說我,這哪里是我職權之內所管的事呢?”
太宗聽后大笑不止,從此更加敬重他的為人。
上一篇:忍學《三十八 詆短遜謝》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三十四 未嘗峻折》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