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清慎堂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清如之何?清匪為人①。以潔吾心,以持吾身。慎如之何?慎匪為彼。以審于幾②,以飭于己③。心或不潔,私欲紛拏④。正理日淪,惟利之趨。幾或不審,終戾于善⑤。火始一燼,燎原斯見。惟利是趨,憸人之歸⑥。善茍利焉,害必隨之。曰清曰慎,勿肆以污。日篤不忘,綽有余裕。矧茲服政⑦,以蒞厥官⑧。事上馭下,云為百端⑨。清則無擾,慎則無過。匪清匪慎,云何其可⑩。清或不慎,亦曰徒清。既清且慎,式安其榮(11)。從事于斯,終必如始。益之以勤,斯為善矣。終食或間(12),棄于前功。一念以爽,斯玷厥躬(13)。譬行百里,九十方半。惟能勉旃(14),金石斯貫。
【注釋】
①匪:通“非”。
②幾(ji):事物出現前或變化前的細微跡象。《易·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王弼注:“吉兇之彰,始于微兆。”
③飭(chi):飭身,修身。
④紛挐(na):混亂貌。
⑤戾(li):違反。
⑥憸(xian)人:小人,奸佞的人。
⑦矧(shen):況且。服政:作官。
⑧蒞(li):到,臨。蒞官:到官,到職。厥:其。
⑨云為:言行
⑩云何:為何,如何。
(11)式:用。
(12)間(jian):間斷。
(13)斯:則。玷:玷污。厥躬:其身。
(14)旃(zhan):“之焉”的合聲。
(15)貫:穿通。
【譯文】
清怎么樣?清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用來使我的心清潔,用來立身。慎怎么樣?慎不是為了給他人看。用來明了事物出現前或變化前的細微跡象,用來修養自己。心如果不清潔,私欲紛亂。正理一天天淪喪,只為了財物奔走。對事物出現前或變化前的細微跡象如果不明悉,最終要違反善。開始只是一個火星,最后就會見到燎原之勢。只為了財物奔走,就會和小人走上一條路。為善的目的如果只是為利,那么,害處就要跟隨而來。要清要慎,不要放肆地去干污濁的事。每天牢記不忘,就會態度從容,不慌不忙。況且這從政,擔任那個官。事奉上面,駕馭下面,說話辦事多得很。清就沒有干擾,謹慎就沒有過錯。不清不慎,怎么可以。只清不慎,也是白清。既清又慎,用來安處光榮。這樣做,最終必須同開始一樣。再加上勤,就是最好了。吃完一頓飯的功夫間斷了,就前功盡棄。一個念頭差了,就會玷污自己的身體。比如走一百里地,走九十里才是一半。只要能夠勉勵自己,就是金石也能穿通。
上一篇:《林弼·深齋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田錫·用材箴》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