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論
[意大利]達·芬奇/著 呂同六/譯
作者簡介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雕塑家、科學家,同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三杰”,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油畫(如《蒙娜麗莎》《巖間圣母》等)、壁畫(如《最后的晚餐》等)至今依然是藝術的巔峰之作,無人能出其右。除了藝術成就,達·芬奇在天文方面反對“地球中心說”,后來被哥白尼驗證;物理方面研究液體壓力,成為牛頓等人的研究先師;醫學方面他研究過心臟,發現心臟有四個腔,并畫出了心臟瓣膜……達·芬奇生前留下大量手稿,這些手稿非常雜亂,《繪畫論》則是1817年由他的弟子弗朗西斯科·梅爾茲整理的。
繪畫是自然的一切肉眼可見的創造物的唯一摹仿者,如果你蔑視繪畫,那么,你必然將蔑視微妙的虛構,這種虛構借助哲理的、敏銳的思辨來探討各種形態的特征:大海、陸地、樹林、動物、草木、花卉以及被光和影環繞的一切。事實上,繪畫就是自然的科學,是自然的合法女兒,因為繪畫是由自然所誕生。但是,為了把意思表達得更精確一些,我們說,繪畫是自然的孫女,因為一切肉眼可見的事物都是由自然所誕生,而繪畫則是由這些事物所誕生。因此,我們可以公正地把繪畫稱作自然的孫女和上帝的親屬。
想象和現實之間的關系,好比影子和投下這陰影的物體之間的關系。同樣的關系存在于詩歌與繪畫之間。要知道,詩歌借助讀者的想象來表現自己的對象,而繪畫則把物體這樣真實地展示在眼前,使眼睛所看到的這些物體的形象,仿佛就是真正的物體。詩歌反映各種事物的時候就缺少這樣逼真的形象,它不能像繪畫那樣借助視力把物體攝入印象。
繪畫以更真實、更可靠的方式,把自然的創造物展示給人的感官,語言或文字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但是文字能夠更真實地表達語言,而這是繪畫無能為力的。不過,我們可以說,繪畫作為描繪自然的創造物的藝術,詩歌作為表現人的創造物即語言的藝術,還有其他借助人的語言的藝術,比較起來,前者是更為奇妙的藝術。
……
如果你,詩人,描敘一場血肉橫飛的戰斗:戰場上天色昏暗,渾濁的飛塵籠罩大地,令人恐怖的戰車在燃燒,可憐的人們在死亡的威脅下驚恐地四處逃竄;那么,畫家在這方面將超過你,因為當你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敘述出畫家以他的藝術描敘出來的全部圖景的時候,你的筆墨已經消耗殆盡,在你用語言描繪出畫家頃刻之間表現出的題材以前,你已經疲勞不堪,口干舌燥,饑腸轆轆。……繪畫異常概括、真實地描繪出戰士的各種動作、身體各部分的姿勢和他們的服飾,而對于詩歌來說,要再現這一切,那將是一件多么緩慢而討厭的事情啊。誠然,繪畫表達不出戰車的轟鳴,驕橫的勝利者的歡呼,戰敗者的哀叫和哭泣,但這些也同樣是詩人無法提供給讀者的聽覺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詩歌是為盲人創作的藝術,繪畫則是為聾子創作的藝術。但繪畫仍然是更高貴的藝術,因為它是為高貴的感官服務的。
……
繪畫是不說話的詩歌,詩歌是看不見的繪畫。繪畫與詩歌都力求竭盡自己的可能來摹仿自然,無論是前者,或是后者,都能夠提供許多富于教益的東西,例如阿珀勒斯的《誣告》。
繪畫既然服務于最高貴的感官——眼睛,因而能夠產生勻稱的和諧感,就像許多不同的聲部在同一時間里交融為一體,組成一種協調、和諧的音樂,使聽覺欣悅,聽眾為之傾倒。少女的天使般美麗、勻稱的臉容,一旦在畫家筆下描繪出來,就能夠產生極為強烈的效果,導致一種和諧的意境,在映入眼簾的時候,就像音樂作用于聽覺一樣。如果把這種和諧的美展示給少女的戀人,他毫無疑問地會驚奇、贊嘆,體驗到一種任何情感無法比擬的欣喜。
至于說詩歌,它總是力求通過表現各個局部來反映完善的美。這些局部在繪畫中能夠構成上述的和諧,而在詩歌中產生的美,僅僅像音樂中許多不同的聲部在不同的時間里各自獨立發出的聲音,不能導致任何和諧的意境,就仿佛我們展示一個人的臉孔的時候,并不一下子展示它的全貌,而只是分別地顯露它的各個局部,這種印象的不連貫性阻礙了任何和諧的美的形成,因為眼睛無法同時攝取這些局部。詩人在描述某個事物的美的時候,也正是這種情形,他只能在不同的時間里分別地描述各個局部,記憶力阻礙了和諧的美的形成。
讓勞作超越自己的思考,這是微不足道的畫家;讓思考超越自己的勞作,是走向藝術完美境地的畫家。
……
不用說,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應該拒絕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即使一個不會作畫的人,他對別人的形狀也還是曉得的,他能夠很好地判斷,那個人是否駝背,或者是否一個肩膀偏高或偏低,他的嘴巴或者鼻子是否偏大,或者是否還有別的缺陷。人既然能夠正確地判斷自然的創造物,那么我們就更應該承認,他們能夠判斷我們的錯誤;要知道,人在創作時往往會犯錯誤,如果你不能在自己身上發現這些缺點,那就注意別人,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益處。因此,你要耐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很好地研究,很好地考慮,非難者對你的指摘是否有道理,如果你認為他是正確的,那就接受,修改自己的作品;如果你認為他是錯誤的,那就裝出沒有聽懂他的話的樣子,或者,如果你尊重這個人,那就舉出恰當的理由,證明他是錯誤的。
……
我告訴畫家們,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應該摹仿別人的風格,因為,如果那樣,他在藝術上將只配稱作自然的孫子,而不是自然的兒子。須知,自然界的事物是那么豐富多姿,所以最好還是訴諸自然,而不是求助于那些拜自然為師的畫家。我這番話,不是講給那些把藝術當作獵取財富的手段的人聽的,而是對希求借助藝術獲得榮譽和尊敬的人的忠告。
……
優秀的畫家應該描寫兩件主要的東西:人和他的心靈。描寫人,是容易的;描寫人的心靈,則是艱難的,因為心靈應該通過人的肢體的姿態和動作去表現。在這方面需要向啞人學習,因為他們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上一篇:[西班牙]馬·巴爾加斯·略薩/著 朱景冬/譯《移民》全文賞析
下一篇:朱自清《給亡婦》全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