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尚書·秦誓(周書)》原文鑒賞
公曰:嗟!我士,聽無嘩。予誓告女群言之首②。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般。”,③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難哉④!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員來⑤。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⑥。雖則員然,尚繇詢茲黃發(fā),則罔所愆⑦。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⑧。仡仡勇夫,射馭弗違,我尚弗欲⑨。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⑩?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11)。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12)。人之有伎,若己有之(13);人之彥圣,其心好之,弗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14)。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15)!人之有伎,冒疾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侔弗達(16)。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日殆哉(17)!
邦之杌隉, 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18)。
【注釋】 ①秦誓:秦穆公誓眾之辭。誓:是一種有約束性和有決斷意義的語言。《尚書序》說:“秦穆公伐鄭,晉襄公率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這是戰(zhàn)后秦穆公總結(jié)失敗教訓(xùn)自悔自責之辭。 ②公:秦穆公。我士:指臣民。女:同汝。首:本。群言之首:許多話中最重要的方面。 ③訖:盡。若:善也。般:辟,邪僻。 ④俾:使。是:代詞,這。如流:象流水一樣。 ⑤憂:指謀慮國事。逾:過也。邁:往也。日月逾邁:即光陰過往。員:一作云,旋轉(zhuǎn)。 ⑥忌:志也。姑:且。古之謀人,故舊之謀臣。今之謀人,左右眾臣。 ⑦員(yin音允):語詞。繇(you音由):謀。黃發(fā):發(fā)白轉(zhuǎn)黃。指年壽很高之人。罔:無。愆(qian音千):過失。 ⑧番番(po音婆):當作皤皤,白頭的樣子。良士:賢臣。旅:借為呂,脊骨。愆:失。有:親。 ⑨仡仡(yi音義):壯勇,勇夫,此處指有勇無謀者。馭:駕車馭馬。射馭弗違:是說射和馭的技術(shù)都很純熟。我尚弗欲,我尚不愿意接近他。 ⑩截截:巧言善辯。諞(pian片上聲):巧言。辭:一作怠。皇:一作況:益。 (11)昧昧:即冥冥。暗:深。所慮深遠之意。介臣:大臣。斷斷:專誠。猗:語氣詞:同兮。(12)休休:美大寬容。 (13)技:能。 (14)彥圣:美才圣德。其:指一介臣。弗啻:不但。容之:容納眾善。 (15)保:安。職:一作尚,庶幾。 (16)冒:一作娼,妒。冒疾:即妒嫉。惡(wu音務(wù)):讒毀。違:阻撓。達,一作通。 (17)殆:危。 (18)邦:國。杌(wu音兀)隉(nie音臬):不安。一人:指大臣,也可指國君。榮:指國家強盛。懷:安。慶:善。
【今譯】 秦穆公說:唉!我的群臣們聽著!不要喧嘩。我有自責性的話告訴你們,我要說的是一些最重要的方面。
古人有過這樣的格言:假如有人認為自己所做都是對的,這種思想發(fā)展起來,將會做出很多邪僻之事。責怪別人容易,接受別人的責怪使之能象流水一樣順利,這是最難的啊!
我內(nèi)心憂慮國事,感到光陰過往甚快,好象不會旋轉(zhuǎn)回來。想到那故舊的謀臣(指蹇叔),就認為沒有成就我的心意;現(xiàn)在的謀臣(似指杞子促其伐鄭者),且把他們當作親近之人。雖然如此,關(guān)于國家大事,還是應(yīng)和那些老臣商量請教,就會沒有什么差錯了。
那頭發(fā)白了的賢臣,腰板的氣力失去,我還是要親近他們的。那勇猛健壯的勇夫,雖然射箭和駕馭車馬的技術(shù)很熟練,我還不愿意和他和他們親近。那種見識淺薄花言巧語之人,使君子輕易怠惰,我還能更加親近這種人嗎?
我默默深思我所思念的那個人:如果有一位能擔當重任的大臣,忠誠專一!沒有別的本領(lǐng),品德高尚,心地寬容,有很大的度量。別人有了本領(lǐng),就好象他自己有了本領(lǐng)一樣;別人有了美才圣德,他心里非常高興,不亞于象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話一樣信服。這種能容納眾善,寬洪大量的人,可以保住我的子孫,臣民百姓也能得到利益!人家有了本領(lǐng),嫉妒而又讒毀;人家有美才圣德,便故意壓制他,使彥圣者的意見行不通。這種心胸狹窄,沒有度量的人。他們是不能保住我的子孫,臣民百姓也是很危險的!
國家不安穩(wěn),往往因為一個人(君主或大臣)的關(guān)系;國家的繁榮安定,也還是由一個人的賢能而定。
【總案】 《秦誓》是《尚書》中的最后一篇,是春秋時代的作品。按照《書序》說法,此篇作于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被俘三帥歸秦之后。這是秦穆公悔過之辭。他因不聽老臣蹇叔之言,出兵侵略鄭國,結(jié)果為晉所敗,他向臣下表示追悔自責,表達了沉痛的思想感情。他愧悔之余,恍然于“番番良士、仡仡勇夫和截截善諞言”這三種人的區(qū)別和取舍,流露出真實的情感,頗為感人。
這篇文章虛字多能傳神,好象聽到他那種悲嘆之聲。通篇運用了對比手法,文辭簡明生動,語意懇切真摯,頗有自我儆戒之誠意。其中個別比喻,亦頗生動形象。這些手法,有力地表現(xiàn)了思想內(nèi)容,標志著古代散文的發(fā)展。
上一篇:《先秦散文·國語·秦伯享重耳以國君之禮》原文鑒賞
下一篇:《先秦散文·國語·管仲對桓公以霸術(shù)(節(jié)選)》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