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無名氏》鑒賞
《抱妝盒》全名《金水橋陳琳抱妝盒》,主要寫宋真宗時宮女寇承御和內使陳琳救太子的故事。
陳琳是宋朝一個穿宮內使,一生近貴,半世隨朝,皇帝賜他一套蟒衣海馬,系一條玉帶紋犀,戴一頂金絲織成的帽子,嵌的是鴉鶻石,懸一把鑌鐵打就的刀兒,鑲的是鸂鶒木。他雖然不曾陪從鹓班豹尾,卻也常接奉那鳳輦龍床。真宗皇帝因未有太子,聽從太史官王宏之奏,要到御園打一金彈,但有妃嬪拾此彈者,到宮中御幸,以得圣嗣。陳琳陪同真宗到御園射彈,在八角亭子上,“則見一個喜鵲兒喳喳的噪過御前” ,便預感到“萬歲今日必有喜事”。真宗用彈弓打酴醿架上坐著的錦鳩,金丸被站在御園東首尋訪金彈的李美人拾得,真宗便于當晚去西宮游幸。陳琳一方面為李美人有福氣而欣喜,另方面也為劉皇后的嫉妒心強而擔憂。果然,李美人生下一子后,劉皇后害怕李美人將來在天子跟前奪了她的地位,便命宮女寇承御詐傳萬歲爺要看,把太子誆出宮來,或是裙刀兒刺死,或是摟帶兒勒死,丟在金水橋河下。寇承御誆出太子,因見紅光紫霧罩定太子身上,不敢下手,想救太子,只是獨力難加,便盼望有一個人來共同商量。正在這時,陳琳抱著萬歲爺賜他的黃封御盒,到后花園去采辦時新果品,要與南清宮八大王上壽。看見寇承御抱著太子立在金水橋邊,問明情由,方知劉皇后要通過寇承御加害太子。陳琳雖是內官,倒比眾文武更有報國忠心。但此刻聽了寇承御的話,卻連忙迥避,理由是: 寇承御怕劉皇后,他也怕劉皇后,“可不道別人煩惱,不干自己。若干自己,則索迥避” ,這個是寇承御勾當,他要采辦果品去。寇承御叫轉陳琳,說道: “我如今抱太子見劉娘娘去,他必然問我為何還是活的,我只說正待要下手,被陳琳攔住,要奏知萬歲爺哩。”陳琳一方面怕劉皇后,一方面對皇帝忠心耿耿。他假意要為寇承御看人,讓寇承御把太子刺死丟在金水橋河內,也落一個辦事干凈利落。寇承御同意陳琳去看人,聲言自己要下手,實際上她卻趁陳琳看人去時把太子放在陳琳所抱御賜妝盒之內,對陳琳說: “若有事呵,都在我身上,你放心者” ,她叫陳琳不可久停久住,快把這御盒送到八大王處,自有理會。陳琳提出條件: “有一日事犯出來呵,承御,你可休指攀我” 。承御慷慨答道: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我是保護潛龍掌命司,我怎肯指攀你來。若昧了前言呵,天不蓋,地不載,日月不照臨。”陳琳見寇承御雖“是個三綹梳頭兩截穿衣的女流之輩,倒有這片忠心” ,便準備把盒子里藏的“儲君” 救出宮去。這時劉皇后因不相信寇承御害了太子前來金水橋河邊親自看視,陳琳躲在垂楊樹下,被劉皇后喚了出來。陳琳嚇得“魂飛九霄云外” ,囑咐小儲君: “盒子里權寧耐” ,“我若是無妨礙你可也無妨礙,我若是有患害你可也有患害,只要得我命活便留得你身在” 。他戰戰競競,不敢前行,“才動腳如臨追命府,行一步似上攝魂臺”。劉皇后得知他采辦時新果品,命他“去罷” ,他捧著妝盒如漏網之魚急急離開。劉皇后發現: 命他離去時如弩箭離弦,喚他轉來時如氈上拖毛,料定必有原因,便問陳琳何園采果?果為何名?陳琳有一段唱回答她:
御園中百卉斗爭開,另巍巍將根腳兒培裁。則為這東君惜愛降甘澤,因此上結子成胎。(劉皇后云) 你在那里摘將來的? (陳琳唱)恰便似娘腸肚摘將下來。(劉皇后云) 什么顏色? (陳琳唱) 天生的顏色兒紅白。(劉皇后云) 為何要放在這個盒兒里? (陳琳唱) 則為他不堪日灸與風篩,特賜這黃封盒內好藏埋。
劉皇后問他果品是不是石榴?核桃?梨兒?陳琳都說不是。當劉皇后問他是不是李子時,陳琳回答她道: “這玉皇李子苦盡甘來,也是他天然異種出群材,開時節不許游蜂采,摘時節則愿的君王戴。”這兩段回答劉皇后的唱詞語意雙關,既象說果品,又象講太子,非常巧妙,滴水不漏,表現了陳琳的機智和冷靜。劉皇后要陳琳揭開盒蓋讓她看,陳琳說: “娘娘,這盒蓋開不的。上有黃封御筆,須和娘娘同到萬歲爺跟前面說過時,方才敢開這盒蓋你看。”劉皇后說: “陳琳,你不揭開盒兒我看,要我自己動手么?”陳琳手按妝盒不讓開,劉皇后硬是要“辯個虛實,覷個真假,審個明白” 。正在這緊要關頭,寇承御慌慌張張跑來報告說: “請娘娘回去,圣駕幸中宮,要排筵宴哩! ”劉皇后只得作罷。陳琳似“刀刃上偷全得螻蟻命” ,太子在盒內安然無恙,他走出宮門,這才象“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到了楚王南清宮,八賢王卻以害怕劉皇后為由不肯收留,陳琳只好跪下說:“大王也你須是一脈流傳親叔侄,怎不念萬里江山托付誰?大王,你若不收呵,我則索抱太子撞街基” 。原來八賢王和陳琳開玩笑,他既為二位忠臣的一片好意感慨,又為宋家江山后繼有人喜悅,欣然收養太子在家,并要在十年后面奏皇兄,以不埋沒寇承御和陳琳二人的忠心。
太子長到十歲,八賢王領他去見皇兄真宗,假稱是自己的第十二個幼子。真宗稱贊太子“生相似龍行虎步,好生不凡”,詢問哪個美人所出?八賢王剛說出“李美”兩字,劉皇后便以請真宗去椒風館中飲宴為由,急扯真宗而去。事后劉皇后審問寇承御,十年前李美人所生孩子今在何處,寇承御一口咬定,已被她裙刀刺死,丟在金水橋河下了。劉皇后命人把寇承御打得死去活來,寇承御仍不改口。劉皇后又命人去喚當時便使她產生疑惑的陳琳。
陳琳深知劉皇后和當年那個“鴆了如意,彘了戚氏”的呂太后一樣,心狠手辣。果然,劉皇后命他杖打寇承御。陳琳說: “我陳琳手無縛雞捉鼠之力,行不的杖。”劉皇后發怒道: “你敢違我的懿旨么?”陳琳只好答應行杖。劉皇后既怕陳琳用大棒子打死寇承御,死無對證;又怕小棒子打而不痛,寇承御不去指攀陳琳。弄得陳琳用大棒子打不是,用小棒子打又不是,自揀中樣的行杖,心中想著寇承御當年說的話: “保護潛龍掌命司” ,輕打低問,承御不招: 重打高呼,承御難忍,瞪眼瞅他十余次,說道: “陳琳,你也來打我那” ,并要求陳琳將她打死。陳琳幾乎被承御指攀。皇后命他狠打,杖打下去,承御“氣咽聲絲” ,他“抹淚揉眵” 。寇承御不承認當日遇見過陳琳,劉皇后命陳琳再打,承御不招; 劉皇后非要陳琳或去金水橋河中打撈,或將此事問個明白。寇承御見事至此,為留忠名史冊香,撞階死去。劉皇后命拿下陳琳。這時內使上傳圣旨,立宣陳琳。陳林一面慶幸脫離險境,一面贊嘆寇承御雖為女使,“煞強似男兒志,端的個忠直無私,堪圖寫在香馥馥汗青史。”
又是十年過去,真宗死去,仁宗登基,是為當年寇承御陳琳所救李美人之子也。仁宗向陳琳問明當年被救經過,深為承御悲戚,為怕傷損先帝盛德,對劉皇后姑置不理,將西宮改為合德宮,奉李美人為純圣皇太后; 楚王加賜莊田萬頃,以報撫養之恩; 為寇承御起建墳墓,封為忠烈夫人,置守冢三十家,祭田千畝; 封陳琳保定公,賜城中甲第一區,歲支俸銀萬兩,祿米三千石,選宗族賢能者,承繼其后,世奉國恩。
此劇和《趙氏孤兒》在選材上有相同處,但不如《趙氏孤兒》深沉悲壯。劉皇后在金水橋邊遇抱盒之陳琳,以及后來命陳琳杖打寇承御兩段戲較為精采。
上一篇:元戲劇《石子章·秦脩然竹塢聽琴》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無名氏·蕭云堂美女連環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