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之圍
【原文】
晉陽之圍,張談曰[1]:“先主為重器也,為國家之難也,盍姑無愛寶于諸侯乎?”襄子曰:“吾無使也。”張談曰:“地也可[2]。”襄子曰:“吾不幸有疾,不夷于先子[3],不德而賄。夫地也求飲吾欲,是養(yǎng)吾疾而干吾祿也。吾不與皆斃。”襄子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4],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5],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晉師圍而灌之,沉灶產(chǎn)蛙,民無叛意。
【注釋】
[1]張談:也稱張孟談,趙襄子的家臣。
[2]地:趙襄子的臣。
[3]先子:指趙襄子的父親趙簡子。
[4]斃(bì):死,拼死。
[5]浚(jùn):壓榨,榨取。
【譯文】
晉陽被圍困,張談說:“先主趙簡子置辦各種貴重的禮器,就是為了解救國家危難的,何不姑且不要吝惜財寶而獻禮向諸侯求援呢?”襄子說:“我沒有合適的使者啊。”張談說:“地可以做使者。”襄子說:“不幸的是我德行有缺失,比不上我的先人,不能依靠德行去賄賂諸侯來此救援。地這個人只曉得滿足我的欲望,這是在助長我的過失而只為求取我的俸祿啊。我不能交與他去求援而等待一起滅亡。”襄子準備出走,說:“我到何處去呢?”侍從說:“長子邑距離近,而且城墻厚實完整。”襄子說:“民眾已經(jīng)精疲力竭修筑了它,再讓他們拼死守衛(wèi)它,誰還能與我同心協(xié)力呢?”侍從說:“邯鄲邑的倉庫很充實。”襄子說:“那是榨取了民脂民膏才充實起來的,現(xiàn)在又要使他們的性命受到傷害,誰還肯為我出力呢?我還是去晉陽吧!那是先主曾經(jīng)囑咐過我的逃難之地,尹鐸對待那里的百姓寬厚仁惠,所以人民定能同心同德。”于是便投奔晉陽。晉軍包圍了晉陽,而且決堤放水灌城,致使百姓家的爐灶都淹沒在水中,甚至生出了蝦蟆,然而人民卻絲毫沒有背叛之意。
上一篇:《晉敗楚師于鄢陵》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桓公為政既成》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