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
【原文】
本報訊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8月30日上午在會見全國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安置城鎮青年就業先進表彰大會代表時,作了題為《怎樣劃分光彩和不光彩》的重要講話。
胡耀邦說,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城鎮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事業是充分支持的,對從事集體和個體勞動,為國家富強,為方便人民生活做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敬意。
他說,現在社會上還有一些陳腐觀念,妨礙著我們前進。在社會輿論中,有些是非標準還不很明確。例如,誰光彩,誰不光彩,怎樣區分光彩和不光彩,就不很清楚。到處碰到這樣的情況,到全民所有制光彩,到集體所有制不大光彩,搞個體的就很不光彩,找對象都困難。還說什么,當干部光彩,沒當干部就不光彩;上了大學光彩,沒上大學就不光彩,等等。光彩與不光彩,究竟用什么標準來劃分?這個問題如果弄不清楚,并且不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有些是非好壞就分不清楚,就會阻礙我們更好地前進。
胡耀邦說,在全民所有制企業工作好不好?當然好,但是不是所有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都那么光彩呢?那些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不服從分配,鬧工資,鬧待遇,甚至貪污盜竊,侵占國家財產的人,他們長了三只手,難道反而是光彩的嗎?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招牌,不看內容,不看本質。上大學好不好?當然是好的。我國的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大部分大學生是很好的。但是有些大學生,國家花了上萬塊錢培養他,畢業了,卻哪里都不肯去,只去“天南海北”(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這難道是光彩的嗎?只要大學畢業就高人一等嗎?不能那么看。入了黨好不好?當然是好的。但如果入黨以后表現不好,不合格,那有什么光彩呢?從事集體和個體勞動同樣是光榮的,因為你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我看了一個材料,1982年集體工業產值達到1193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1.4%。在集體工業產值中,輕工業產值占68.4%。今年上半年,集體經濟從業人員已經達到2681萬人。如果沒有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為人民的吃穿用等等方面服務,我們的市場和人民生活會搞成什么樣子呢?
胡耀邦說,個體勞動者已經有186萬人,按行業分,商業占54%,飲食服務業占9.3%,修理業占7.2%。修理業比重很小,因為人們不愿意干。我國把剝削制度廢除了,一切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勞動都是光榮豪邁的事業。有些人實際上不承認甚至反對這個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胡耀邦說,究竟誰光彩呢?必須有個明確的標準。凡是辛勤勞動,為國家為人民做了貢獻的勞動者,都是光彩的。那些在困難、危險的環境下,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同志們最光彩。那些同犯罪分子拼搏,克服技術困難、材料困難,自力更生打開局面,做出成績的同志們最光彩。什么是不光彩的,什么是最不光彩的?好逸惡勞不光彩,違反勞動紀律不光彩,違法亂紀最不光彩。我們必須把陳腐的觀念清除掉,代之以正確的觀念。
胡耀邦說,請同志們回去傳個話,說中央的同志講了,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廣大勞動者不向國家伸手,為國家的富強,為人民生活方便,做出了貢獻。黨中央對他們表示敬意,表示慰問。
胡耀邦說,你們第一次當上先進代表,你們的名字已經記在光榮冊里,留在這項事業的歷史上,這是好事??墒侨绻愕貌缓靡矔兂蓧氖?。如果有人背上包袱,不再努力了,把光榮丟掉了,好事就會變成壞事。希望你們保持光榮,發揚光榮,為國家富強,為方便人民生活,繼續走在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前列。
胡耀邦最后勉勵大家,回到工作崗位以后,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更大的光榮。
(選自《人民日報》1983年8月31日)
【賞析】
這是《人民日報》報道的中共中央原總書記胡耀邦于1983年8月30日上午在會見全國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先進代表時所作的重要講話的報道。這篇講話報道,可視作一篇演講。它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其發表的背景。20世紀70年代末,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興,幾億人民的生計,800萬回城知青和城鎮失業大軍的就業問題,像沉重的大山壓在中國決策層的心頭。農民擁有承包土地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經營空間。個體工商業也在暗流涌動。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布解禁農村工商業,家庭副業和農村集貿市場得到認可。197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以解決800萬上山下鄉的知青大軍的就業問題。
鼓勵個體戶創業,解禁鄉村家庭工業,恢復城鄉小商品市場。隨著個體企業業務的擴大,“雇工”這個在以往被視為帶有剝削色彩的詞匯出現了,理論界對關于雇工是否是剝削,個體經濟是否是剝削經濟等問題展開了廣泛的大討論,人們固有的意識形態受到了挑戰。1979年,廣東高要縣農民陳志雄承包了魚塘并雇請工人的做法遭到了空前的指責,“剝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亂飛。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關于一場承包魚塘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雇工算不算剝削?”并開辟了專欄展開討論。討論歷時3個月,按照“七上八下”的規定,中央當時就出臺文件,規定雇工不能超過8個。之后出現了第一個上書中央爭“紅色”的個體戶高德良和驚動中央高層的“傻子”年廣久。在這一關鍵時刻,胡耀邦在一定程度上為私營經濟合法、雇工獲得“準生證”掃平了道路。胡耀邦對于支持和鼓勵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等非國有制經濟成分表現出了巨大的熱忱。他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商品經濟社會里,放手讓城鎮人民群眾興辦各種大大小小的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不僅會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大大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搞活經濟,較快較好地發展各項建設事業;至于對擴大就業門路、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作用,則更為近幾年來的實踐所證明。因此,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占優勢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濟成分,應當是一項長期堅持的方針,而不是一項權宜之計。
在這篇熱情洋溢的講話中,胡耀邦對個體經濟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從此,個體經濟勞動有了一個“光彩事業”的美名。胡耀邦的講話通過廣播傳到了全國,在個體戶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大連第一個從事照相的個體戶姜維多回憶說,聽到耀邦的講話,他“一下子蒙了”。那個感覺他一輩子都不能忘:“昨天還說我們擾亂市容,今天總書記說我們是光彩的,一下子做人的尊嚴有了。第二天,我們一幫從事個體經營的哥們兒都拿著報紙,買賣也不做了,整整一個早上一邊念一邊哭?!睅啄曛?,中央1987年5號文件中,去掉對雇工數量的限制,私營企業的雇工人數被徹底放開。1988年4月,“私營經濟”的提法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憲法中;1988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私營經濟的地位終于得到了正式承認。
以上是該演講發表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從演講藝術的角度來分析,該演講仍然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首先,內容上大膽開創,思想上具有較高深度,所討論和涉及的“光彩與不光彩”的問題在當時非常敏感,也是矛盾和焦點的所在,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演講者提出的明確的觀點具有很大的魄力,令人震驚,也令人振奮,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對解放思想、發展經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該演講用了很多問句,在段首提出一個問題供大家思考,之后以非常簡潔利落、明白曉暢的語言,以干凈短促的句子,將現實中人們對此問題的許多觀點并列擺了出來,接著,對這些錯誤的觀點進行一一駁斥和糾正。今天,胡耀邦在此講話中提出的許多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思考。
胡耀邦的此番講話充滿熱情,態度非常真誠,其論證嚴密,層次清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除了舉例說明,擺事實、講道理以外,還列舉了實際的數字進行論證。此外,還用了反問句式來強化觀點,如“如果沒有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為人民的吃穿用等等方面服務,我們的市場和人民生活會搞成什么樣子呢?”這樣的反問句發人深省,強調作用非常明顯。
此演講觀點令人信服,思維開闊,熱情洋溢,有理、有據、有情,令人動容。
上一篇:周恩來《亞非人民團結起來——1955年在萬隆會議全體會議上的發言》全文與賞析
下一篇:胡耀邦《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1980年在各省、市、自治區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