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公位 【本書體例】
富翁某,群雌粥粥(yù玉),中年舉一雄,善甚。兒甫周晬(zuì醉),忽終日啼哭,滴乳不食。舉家憂皇,急延多醫商治,并云但求兒愈,不吝厚酬。群醫籌商立方,藥不下咽,束手無策,次第散去。
中有某醫者,素專治小兒,其術甚精。再三諦視指紋,知兒固無病,竊希厚酬,獨留不去,而展轉思維,卒不喻其啼哭不乳之故。偶游后園,見乳母于荷池為兒洗濯衣褲,篷頭悲泣。問其何泣之哀,答曰:“妾一家老幼,不下十口,皆賴妾在此乳兒,得不凍餒。今兒疾不治,一家斷難存活,那得不哭。”醫聞是乳母,其心忽動,乃曰:“我醫也,再四諦視指紋,兒實無病,但不喻其啼哭不乳之故,汝若知之,可悉告吾,我當設法治之。若是,則汝家溫飽,我亦得厚酬矣,未審汝知之否?”乳母聞之,皇遽投地,稽顙(sǎng嗓)有聲,悄謂之曰:“先生必秘勿告翁,妾敢言。”醫曰:“諾”。乃曰:“前日抱兒戲池畔,兒掬石上生螺,納諸口中,妾急以指掬之,已鯁喉際,從此啼哭,滴乳不食。此致病之由,唯妾一人知之,先生慎勿多言,未審果能治之否?”醫撫掌笑曰:“得之矣。”以好言慰乳母,并誓不泄言。乳母叩謝而去。醫特見翁笑賀曰:“連日為郎君故,幾忘寢食,頃思得一良法,疾可立效。但不知郎君愈后,所謂厚酬者幾許耳?”翁喜,拈髯笑曰:“小兒果愈,請以五百金為先生壽,可乎?”醫笑曰:“請益之。”曰:“倍之,何如?”醫點首曰:“可以”。乃囑翁速購鴨百頭,繩系其足,而倒懸之,以盎承鴨嘴,所流瀺沫若干,用銚(diào釣)頻挹(yì液)注兒口中。不炊許時,兒啼哭頓止,且以手索乳哺矣。翁顧而狂喜,以千金酬其醫。
里乘子曰:“揚州鹺商某,中指頂螺紋中忽生一紅毛,根圍紅盤大于豆,毛銳如針,觸之痛徹心髓,醫治罔效,且稽古方無是癥。群醫無可奈何,相率辭去。吾邑嚴肇基,名醫也,適游廣陵。商耳其名,禮延診治。嚴稽群醫所立方,或敗毒,或瀉火,俱無少效。默思中指屬心,毛乃血之余,其色赤,屬火,必心火與腎水不能既濟,君火動而血無所統,致釀此患,治當滋腎。以金匱腎氣老法加減,三日毛色頓黑,痛頓減;又三日而色黃,痛漸止;再三日而色黃轉白;越日毛隨盤結痂俱落,疾良瘥。所謂醫者意也。彼小兒鯁螺,以鴨見螺必嘬,取其涎以瀹(yuè)之。故立愈。證以嚴醫之法,益知醫以意為之,較執古方,不更可操勝券乎?”
(選自《里乘》)
有一位富翁,養了許多女孩,咿咿呀呀叫聲不絕。中年,得一男孩,十分嬌愛。小兒才周歲,突然整天啼哭不止,一滴奶也不吃。全家憂心忡忡,惶惶不安,趕快延請許多醫生商量診治,并說只求兒子病愈,毫不吝嗇豐厚的報酬。眾醫籌劃商量開了許多藥方,小兒藥不能下咽,束手無策,一個個先后離去。
其中有一位醫生,向來專長醫治小兒疾病,醫術甚精。再三再四仔細觀察小兒指紋,知道小兒本來沒什么病,又私下希望得到豐厚報酬,所以獨自留下不肯離去。翻來覆去思考,終不明白小兒啼哭不止不吃奶的原因。偶然間到后院閑游,碰見小兒的奶媽在荷花池畔為小兒洗滌衣褲,蓬頭散發,悲傷哭泣。問她為什么這樣哭泣哀傷?奶媽回答說:“我有一家老幼,不下十口,都依賴我在這當奶媽掙錢糊口,才不致受凍挨餓。現今,小兒疾病不能醫治,我全家一定很難生存活下去,為此,哪能不哭呢?”醫生聽說她是奶媽,忽然靈機一動,于是說:“我是醫生,多次仔細觀察小兒指紋,他確實沒病,可是弄不明白小兒啼哭不止又不吃奶的緣故,你如果知道其中情由,可以詳情告訴我,我定當設法醫治。如果這樣,那么你家老小得衣食溫飽,我會得到豐厚的報酬,不知你是否了解小兒的病情?”奶媽聽完以后,驚惶不安,急忙跪下,連連叩頭,觸地有聲,悄悄對醫生說:“先生必須保密,不能告訴我家主人,我才敢說。”醫生說:“一定保密。”奶媽于是說:“前天我抱著小兒在荷花池畔戲玩,小兒雙手捧著石頭上的生田螺,放在口中,我急忙用手指探取,已經咽下卡住了喉嚨,從此以后,小兒啼哭不止,滴乳不進。這是染病的根由,唯獨我一人知道,先生務必慎重保密,切勿多言。不知先生果能醫治小兒疾病否?”醫生拍掌笑著說:“我得到醫治的良法了。”用好言好語安慰奶媽,并發誓決不泄露奶媽所說情況。奶媽叩拜辭謝離去。
醫生特意進見富翁并笑著祝賀說:“這幾天為了小兒疾病的緣故,我幾乎忘記了睡覺吃飯,剛剛想出一個治療疾病的好方法,可以立即取得療效,但不知小兒疾病治愈后,你所說的豐厚報酬究竟是多少呢?”富翁喜不自禁,拈胡須笑著說:“小兒果真病愈,請用五百金替先生祝壽,可以嗎?”醫生笑著說:“請再增加一些。”富翁回答說:“加倍,怎么樣?”醫生點頭應允說:“可以了。”于是囑咐富翁速買肥鴨百只,用繩拴住腳倒掛起來,用器皿接從鴨嘴中流出的唾液若干,放在藥銚中,頻頻將它注入小兒口中,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小兒啼哭聲立刻停止,并且用手索取奶吃。富翁看到這種情況,欣喜若狂,用千金酬報醫生。
里乘子說:揚州城有一位鹽商,中指頂端螺旋紋理中忽然生出一根紅毛,毛的根部有紅豆般大小的紅圈,毛尖銳如針,一接觸東西疼痛難忍,透人心骨,醫治無效。況且查遍古代藥方不見這種病癥。眾醫無可奈何。陸續辭別而去。我的同鄉嚴肇基,是一位醫生,恰好在揚州游覽,鹽商聞其名,帶著禮物延請他給診斷治療。嚴醫生查遍了各位醫生所開的藥方,有的是敗毒,有的是瀉火。都沒有一點效果。他默默無言的暗想,中指屬心,毛乃血的余續,其毛顏色發紅,必然是心火和腎水不能相接濟。患者火氣動而血無所統屬,以致釀成此種疾病。治療的方法當以滋補腎臟為主。用《金匱要略》這部古代醫書中有關滋腎養氣的老藥方,酌情增減劑量,三天以后,毛色由紅變黑,疼痛減輕;又過了三天,毛色變黃,疼痛逐漸停止;再過三天,毛色由黃變白;過了幾天,毛連同根部所結的瘡痂一齊脫落,病就痊愈了。所謂醫生,就是善用心意去推測病理。那小兒的喉嚨被田螺卡住,因為鴨子見田螺必然去咬吃,取鴨子的唾液浸潤小兒喉嚨,所以疾病立刻治愈。用嚴醫生診治疾病的方法可以得到驗證,更會知道醫生應該先用心意去揣測推想患者的病理,然后對癥下藥進行醫治,與拘泥于古代藥方去診治疾病的醫生相比較,不是更加可以穩操勝券嗎?
這篇小說,通過兩起病例治療情況的敘寫,稱贊了兩位醫生的高明醫術,旨在說明醫生診治疾病應以推測研究病理為先,然后對癥下藥,方能收到藥到病除的治療效果。
第一起是小兒突然染疾的病例。醫生仔細觀察后,認定小兒確實沒病。他帶著這個不得其解的問題向奶媽探詢,從奶媽的口中,他摸著了小兒患病的起因,即吃透拿準了小兒病理。之后,他又聯想起鴨吃田螺的生活現象,鴨吃田螺安然無事,可見是鴨子唾液起作用的結果。他運用這種生活經驗,去醫治小兒疾病,結果小兒疾病果然痊愈。
第二起,是突發性奇異病例。揚州城一位鹽商突然中指頂端螺旋紋中生出一根紅毛,醫生嚴肇基運用五行說,認為治療方法當以滋腎補氣為主。由于運用辯證方法去治療,鹽商的疾病果然消除。
第一起病例,醫生之所以吃透病情,靠的是調查研究。第二起病例,醫生之所以摸清病情靠的是運用五行說的推測與研究。二位醫生所操方法雖然各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醫生必須以推測研究病理為主。在吃透摸準患者的病理之后,然后對癥下藥,必能收到藥到病除的效果,二位醫生的高明醫術也就在此。此外,他們運用豐富經驗,不拘泥古方,不死搬硬套,能靈活處置,這也是他們的獨到之處。
“所謂醫者,善用心意而已”,不等于說醫生可以毫無根據地隨意猜想,如果那樣,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恰恰相反,應該是醫必有據。
上一篇:寶婺生傳
下一篇:察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