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象樞·友箴有引》原文注釋與譯文
朋友之格八:有道德相親而交者,有學問相成而交者,有氣節相感而交者,有然諾相信而交者①,有政治相助而交者,有才技相合而交者,有詩文相尚而交者②,有山水相娛而交者。下此者群居狎處③,卑卑不足道矣④。爰列三箴如左⑤。
貧賤交
貧賤之交,不可忘也。方貧賤時,豈其無因者?患難相恤也⑥,有無相通也。不則延譽而知名⑦,不則升堂而拜母也。是而可忘,孰不可忘⑧。
諍友⑨
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⑩。寤寐思之(11),死生以之,朋友之義大矣哉!且四倫元氣也(12),朋友風雷也(13),鼓動而后相濟。相濟者相全,相全者相知之至也。愚故曰:朋友之交如泰交(14)。
擇交
人不交我,必我之無益于人也。我不交人,必人之無益于我也。惟兩相擇,則兩相得也。雖然,盲目負躄者而走(15),兩相用則兩相治矣。(16)。故朋友亦不廢偏才。
【注釋】
①然諾:許諾。
②尚:推崇。
③群居:眾人共處。狎處:親密相處。
④卑卑:卑下,凡庸。
⑤爰:于是。
⑥恤(xu):救濟。
⑦延譽:播揚名譽。
⑧孰:什么。
⑨諍(zheng)友:能直言規勸的朋友。
⑩令名:美名。
(11)寤(wu)寐(mei):醒時與睡時。猶言日夜。《詩·周南·關睢》:“竊窕淑女,寤寐求之。”傳:“寤,覺;寐,寢也。”或說寤寐猶言夢寐。
(12)四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封建社會講五倫,另一倫是朋友。這里為敘述方便,把前四倫和后一倫分開。
(13)風雷:《易·益》:“象曰:風雷,益。”鼓動:激勵,激發。
(14)泰交:語出《易·泰》:“天地交,泰。”謂天地之氣相交,物得大通。后以“泰交”為上下不隔,互通聲氣。這里用前一義。
(15)躄(bi):跛。
(16)治:有秩序,安定。與“亂”相對。
【譯文】
朋友的情況有八種:有因道德上互相親近而交朋友的,有因學問互相成全而交朋友的,有因氣節相感動而交朋友的,有因諾言可信而交朋友的,有因政治上互相幫助而交朋友的,有因才能技藝互相投合而交朋友的,有因寫詩文互相尊重而交朋友的,有因為喜歡游山玩水而交朋友的。在這八種以下的,是眾人共居,親密相處,卑下得不值一提了。于是列三箴如左:
貧賤交
貧賤之交,不可忘。正當貧賤時,難道沒有原因嗎?是因為在患難中互相救濟,有無相通。不是這樣,就是播揚你的名譽,而使你知名。不是這樣,就是登上你家的門,而拜見你的母親。這個可忘,什么不可忘呢?
諍友
士人有諍友,則自身不離開好名譽。早晚思念他,死生靠著他,朋友的含義可以說是很大的。況且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四倫是元氣,朋友是風雷,互相激勵而后成就事業。互相成就事業,兩人互相成全,互相成全是互相了解的頂點。我因此說,朋友之交如泰交。
擇交
人家不和我交朋友,肯定是我無益于人。我不和別人交朋友,肯定是別人無益于我。只有兩方面互相選擇,才能兩兩相得。盡管這樣,瞎子背著瘸子走路,兩人互相幫助,則兩個人的缺點都得到彌補了。所以交朋友也不廢有片面才能的人。
上一篇:《王紳·卻兼味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楊宏道·四箴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