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華嚴頂》原文與賞析
劉光第
聞?wù)f金剛臺外地,夜燈浮上獨茲峰。
老猿抱子求僧飯,閑客看人打佛鐘。
下界云霞招杖屨,夕陽紅翠動杉松。
風吹鐸語天中落,似借塵凡去興濃。
這是一首紀游之作,描繪了在四川峨眉山云窩之上華嚴頂?shù)钠嬗^。全詩意境清峭而醰然有味。
首聯(lián)二句,入手擒題,點明地點引情入畫。金剛臺在華嚴頂之側(cè),峨眉名勝之一,此處夜半空庭,有紅光閃爍。這本屬自然現(xiàn)象,而時人迷信,以為佛燈顯現(xiàn),其景唯此處有之,故曰 “獨茲峰”。如此寫來,極富神奇色彩。從“聞?wù)f”二字,可知詩人欲觀而未睹,是心神往之。鋪景牽情,撩人意緒,道出了欲登華嚴頂?shù)木売伞?/p>
頷聯(lián)二句,承上而來,寫登山后的白日所見。華嚴頂一帶,群猴棲居,見人不懼,常沿路邊甚至入寺向游人、僧人索食。曾有詩寫道 “哀猿依講席”。(元袁桷 《贈瑛上人住洞林》)猿可端坐,聆聽經(jīng)文,已覺奇之。而此處之猿,竟能抱子求食,更是前所未聞。如此一筆,為這群山擁古寺的幽靜所在,增添了許多生趣。句中的“老猿”“閑客”均是輔襯,而主旨是寫那些被游人佇足而看的 “打佛鐘”之人,即僧侶們在打鐘敲磬,誦念經(jīng)文,聲不絕耳。香煙繚繞,燈焰照殿。將山頂古剎,玉皇亭內(nèi)的一派佛事景象,鋪展眸前。
頸聯(lián)寫黃昏之景。下界,言世間。云霞,指云海。峨眉的云海,蔚為壯觀。清代詩人許纘曾在《游峨眉山歌》中吟道: “蒼茫云海蒸奇變,爛似慶云暈若虹。林巖五色增蔥倩,金橋突兀駕虛空,仿佛珠眉紺發(fā)容。”正因如此,而 “招杖屨”,招得游客接踵而來。詩人所寫黃昏之景,霞起淡微紅,落日浮光滿。杉松翠黛,郁郁蔥蔥。句中嵌一 “動”字,可聞風聲颯颯,更使其景搖曳多姿,絢麗斑爛。詩人以工筆亮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山寺日暮圖。
尾聯(lián)寫山寺晚景。詩中 “鐸語”指鈴聲。鐸,古代樂器,形如鐃、鉦而有舌,是大鈴的一種。“熏風穆然來,殿角鳴金鐸”。(宋韓維《同陳太丞游龍興寺藏經(jīng)院》)可見寺廟多有之。句中所寫鈴聲 “天中落”,指鈴聲是從上而下,傳播之廣。“去興濃”,是繪其聲清脆悅耳,傳之深遠。最后兩句是寫夜風徐徐吹來,鈴聲悠悠而去。筆致雖盡,而余情未了,給人以更遠的遐思和更深的體味。
全詩由登山前起筆,以登山后所見承之。繼而寫山寺黃昏,最后寫夜傳鈴聲。雖移步換景,而以時間為序,層次井然。詩中寫景,靜中有動,有聲有色。尾聯(lián)兩句,詩雖收束,然含悠悠不盡之意,耐人回味,是紀游詩中一首佳作。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升仙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小說、戲劇·華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