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大衛恩待米非波設》原文與賞析
《舊約·撒母耳記下》第9章
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掃羅家有一個仆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來見大衛。王問他說:“你是洗巴嗎?”回答說:“仆人是。”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上帝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王說:“他在哪里?”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里。”于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召了他來。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仆人在此。”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米非波設又叩拜說:“仆人算什么,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
王召了掃羅的仆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你和你的眾子、仆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他還要常與我同席吃飯。”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仆人。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吩咐仆人的,仆人都必遵行。”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于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
男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最純潔的感情之一,大衛與約拿單的感情是 《舊約》 中最動人的篇章。大衛與約拿單能夠成為最好的朋友,是他們有成為好朋友的基礎。大衛是擊殺歌利亞的民族英雄,而約拿單驍勇善戰,經常偷襲敵營,出奇制勝,是有名的孤膽勇士。從大衛擊殺歌利亞那一刻起,約拿單就認定他今生最好的朋友就是大衛,這就叫做惺惺惜惺惺,或者叫慧眼識英雄。這一信念是如此矢志不渝,以至與當國王的父親鬧翻,甚至有丟失王位的危險,約拿單都不改初衷。
最能夠證明約拿單和大衛之間存在著深厚的友誼的,是他們二人曾在上帝面前盟誓:“愿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在你我后裔中間為證。直到永遠。”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友誼,不僅在今生今世保持,而且他們的子孫也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真可謂是海誓山盟了。在立誓之初,二人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約拿單身為王子,父親掃羅是一國之君,而大衛不過是個牧羊少年,是一國王追捕的逃犯。但友誼最偉大的地方也正在這里,它能超越一切世俗的局限。
滄海桑田,人間巨變。掃羅和約拿單早已戰死沙場,伊施波瑟在當了兩年以色列國王后,被人刺殺,掃羅家族徹底衰敗下去了。此時大衛威加海內,成為猶大·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國王。本篇文章記敘的就是伊施波瑟死后,大衛繼承王位,國家的內政外交,政治軍事諸領域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在功成名就、志得意滿之時,大衛回顧自己坎坷的經歷,他一生中遇到許多危險,尤其是掃羅幾次欲置他于死地,全賴朋友約拿單的忠心赤膽,他才得以化險為夷。他記起了他與約拿單相約世代友好的誓約,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風云一時的掃羅家族如今還有沒有人在世?就為了約拿單的緣故,也要向他們施恩。
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掃羅和非利士人在耶斯列谷地大戰時,他才5歲。掃羅和約拿單三兄弟戰死的消息傳來,他的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不幸跌倒在地,摔傷了腿。如今大衛追念舊情,因而恩待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大衛將掃羅家族的田產都賜還給他,特意準許他可以經常來同大衛同席吃飯。同時,大衛還讓掃羅過去的仆人繼續為舊主人的孫子米非波設服務,為他耕種田地,供給食用。《圣經》中的這個故事著重贊揚了大衛重友誼、重情義的品德,宣揚了 “寬恕”精神。
然而,在 《圣經》描敘的其他一些事件中,大衛卻對掃羅的子孫沒有如此的寬大為懷。《舊約·撒母耳記下》第21章記載,大衛為王期間,一連鬧了3年饑荒,大衛求問耶和華,上帝回答說,這是因為約書亞曾和基遍人之下的永不向他們揮舞刀劍的誓約,但掃羅違背了這一誓言,攻打他們的城池并企圖滅絕他們。大衛召基遍人來,問他們用什么方法才能贖罪,使以色列不再受難。基遍人主張以血還血,要求將掃羅家的后代7人交給他們,讓他們將這7人殺死,懸掛在上帝揀選掃羅的基比亞示眾。大衛回答說:“我一定將他們交給你們。”但大衛因為約拿單的緣故不肯將米非波設交給基遍人殘害,所以他將掃羅的妃子利斯巴生的兩個兒子和掃羅的女兒米拉生的5個兒子交給了基遍人,結果基遍人就將他們殘暴地殺死,并且懸掛在山上。
在大衛看來,為了讓以色列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犧牲掃羅的7個子孫并算不了什么。由于米非波設是約拿單的兒子,所以大衛想方設法將他加以保護,使他在掃羅家族的后代中獨以存活。大衛處事就是如此恩怨分明。
大衛是《舊約》最為成功的形象之一。它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不是平面的,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圣經》的作者們對大衛的功績和美德不遺余力地大肆宣揚,同時也以驚人的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了大衛性格中陰暗的一面。大衛對掃羅后裔恩怨分明的不同態度正是大衛性格的真實寫照,唯其如此,大衛才給人留下了一個復雜而又豐滿的形象。
上一篇:《小說、戲劇·外國道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天臺贈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