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慘案》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42 黑白片 76分鐘
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攝制
導演:威廉·惠爾曼 編劇:拉馬爾·特洛蒂(根據瓦爾特·凡·蒂爾布格·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 攝影:阿瑟·米勒 主要演員:亨利·方達(飾杰爾·卡特) 丹納·安德魯斯(飾馬丁) 安東尼·奎恩(飾墨西哥人) 哈萊·德文鮑特(飾戴維斯) 亨利·摩根(飾阿特·克羅夫特)
【劇情簡介】
這部影片記述的是1885年發生在美國西部內華達州一個小鎮上的一樁真實事件:一伙目無法紀的私刑者錯殺了三名無辜的買牛人。
勃烈杰井是一個偏僻的小鎮,鎮上唯一的一家酒店總是擠滿了前來尋歡作樂、交換新聞的男人。在這家酒店里,附近大牧場的場主拉萊·金凱的兩個雇工杰爾·卡特和阿特·克羅夫特聽到了金凱的牛群遭到搶劫和金凱本人被槍殺的新聞。但是沒有人能證實,因為沒有目擊者。
就憑這條新聞,以金凱的好友杰夫·方利為首的一伙人便怒氣沖沖地決定組織起民團,連夜出發去捕殺兇手。雜貨店老板戴維斯是個有法制觀念的長者,他要求激動的人們先去找警察局長和法官,因為只有警長才有權委派民團,而嫌疑犯必須經過法官審訊才能定罪。但是戴維斯的忠告只是招來了嘲笑:“法律管什么用!咱們現在要的就是干凈利落地干一場!”
整個小鎮騷動了。許多人奔回家去找武器、拿干糧。但有的被妻子拖住,有的被父母攔住。只有當過南軍軍官的塔特利少校卻強迫他的兒子杰拉爾德去參加這殺人的勾當。等到泰勒法官聞訊趕來時,酒店前的大街上已排起一支20來人的非法民團隊伍。法官告訴大家說,警長今天一大早就去金凱牧場了,希望大家等警長回來再作定奪。但副警長梅潑斯卻擅自出面同意了組織民團,又加上塔特利少校的一味煽動,并告訴大家說他的雇工潘喬看見偷牛賊趕著一大群牛從勃烈杰隘口走了。于是,隊伍出發了。杰爾和阿特出于好奇也跟去了。戴維斯一面差人去火速尋找警長, 自己也找馬騎上跟在隊伍后面。
天黑了。隊伍來到隘口最高處的一小塊開闊地稍事休息。戴維斯再次建議不要魯莽行事,仍遭到方利和塔特利的粗暴拒絕。將近午夜時,隊伍到了黃牛灣,終于在一間小屋前發現了三個在篝火旁宿夜的人:年青的買牛人馬丁和他的兩個幫手,一個是粗壯有力的墨西哥漢子,另一個是白發蒼蒼的老頭。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從睡夢中清醒過來便成了俘虜。
當馬丁聽到對他們三人的殺人指控時不禁大驚失色。他爭辯說,他們三人是剛從金凱牧場買完牛,絕無偷牛殺人之事。但方利一伙根本不予理會,下令立即執行絞刑。戴維斯忍無可忍,站出來對大伙說,這簡直是謀殺行為,馬丁要求的公正審判是一個人的起碼權利啊。杰爾和阿特也看不下去了,勸說塔特利把他們先交給法官審判。但是這一切全歸無效。更糟糕的是那個被嚇蒙了的老頭竟說是墨西哥人殺了金凱。一場屠殺已不可避免。
在馬丁的請求下,方利允許馬丁寫一封信給妻子。時間已經是凌晨三點半,行刑被推遲到天亮之后。馬丁寫完信,交給了戴維斯。突然人們發現墨西哥人企圖逃跑,他手中有槍,邊跑邊向追兵還擊,但終于寡不敵眾,腿部中彈,被抓了回來。方利發現墨西哥人的槍是金凱的,于是更相信是墨西哥人殺了金凱。馬丁解釋說槍是他撿來的,但方利根本不相信。
天亮了。大樹下掛起了絞索。塔特利指定杰拉爾德充當執行人。杰拉爾德混身發抖,哀求不迭。杰爾上前勸阻,也被塔特利輕蔑地拒絕了。當梅潑斯粗暴地毆打不肯就范的馬丁時,杰爾感到再也無法忍受,與梅潑斯打了起來,塔特利慌忙喝令把杰爾抓了起來。當絞刑執行完畢時,天已大亮。
民團在回家的路上碰見了警長。警長告訴方利說,金凱并沒有死,他被人開槍打傷,那個開槍的人也已被逮捕歸案。眾人驚得目瞪口呆。警長摘掉了梅潑斯的警徽,并宣布要請戴維斯作證查清這一駭人的私刑案。
沒有多久,鎮上便傳開消息說杰拉爾德上吊死了,塔特利少校因失去兒子,也用軍刀自殺了。
杰爾和阿特又回到酒店來借酒解悶。杰爾忽然想起馬丁的信,他跑到雜貨店找戴維斯要馬丁的信,在酒店里向大家朗讀:“我親愛的妻子:戴維斯先生會告訴你今天晚上這里發生了什么事。他是個好人。我相信這里另外也還有一些好人,可是他們似乎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可憐他們,因為對我來說,再過一會兒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但他們將要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們所干的事。一個人決不可能不顧法律隨便把人吊死而不會給大家帶來損害。因為這樣做,他不僅破壞了一條法律,而是破壞了全部法律。法律是人類的良心。人類沒有良心,就談不上什么文明。”
杰爾和阿特默默地離開酒店,跨上了馬背。他們要把信送到馬丁的妻子手里,并要去照顧他的孩子們。
【鑒賞】
威廉·惠爾曼一生拍過大量賣座影片,尤其擅長拍攝程式化的西部片、黑幫片和空戰片。他在1927年拍攝的《翼》是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的得主。但是,使惠爾曼在藝術上獲得顯赫聲名的卻是《黃牛慘案》這部以高度嚴肅的悲劇精神來處理道德性主題的西部片。它打破了西部片的固定程式,因而在公映之初曾遭到習慣于老一套的好萊塢影片的觀眾的抵制,甚至一度使“黃牛慘案”成為不賣座的“文藝片”的代名詞。然而不久之后,它便在影評界的一片贊揚聲中再度公映,二十世紀福斯公司還專門準備了一部拷貝以應付紛至沓來的要求短期復映的需要。
作為嚴肅西部片的經典范例,《黃牛慘案》對五六十年代美國西部片的“新面貌”的形成起有開拓性的巨大作用。像《紅河》(1948)、《正午》(1952)、《原野奇俠》(1953)、《搜索者》(1956)、《里沃·布拉伏》(1959)等一系列西部片對程式的運用顯然更富于想象和張力,社會批判和道德思考趨于深刻,定型人物被賦予更豐厚的人性內容。《黃牛慘案》在這一點上是功不可沒的。
在西部蠻荒的土地上,法律作為文明的象征與野蠻的暴力的對立在白人執法者與土著印第安人之間展開這一充滿種族偏見和反歷史歪曲的程式曾是西部片的傳統特征,即使是《關山飛渡》這樣的杰作也難以免俗。在《黃牛慘案》里,這一對立被移置在抽象的法制觀念和不可信任的執法者與私刑犯之間,這無疑大大接近于當時美國西部社會生活和道德風氣的真實。泰勒法官夸夸其談,在目睹非法民團的私刑活動即將成為事實的關鍵時刻,仍然進行著空洞的說教,無疑在客觀上助長了私刑犯的氣焰。影片還暗示泰勒法官放走過偷牛賊,而且在執法者隊伍中事實上存在著像梅潑斯那樣的無賴,所以當私刑犯之一穆厄大喊:“法律管什么用! 咱們現在就是要干凈利落地干一家伙”時,鎮上的居民和之者眾不是毫無道理的。
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對法律程序抱有懷疑和不信任時,馬丁等三人又提供了仿佛很充分的“罪證”:馬丁趕著的牛是金凱的,而馬丁又拿不出買牛的憑據;嚇昏了頭的老頭兒又一口咬定是墨西哥人殺了金凱; 墨西哥人被民團里的人認出是個有前科的人,他不僅想逃跑,而且手里的槍是金凱的。人證物證俱全,唯一能推翻搶劫和謀殺指控的是金凱并沒有死,這按照正常司法程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戴維斯要求的正是這個。在表決時不贊成私刑的人要求的也是這個。多數人對法律的不信任釀成了悲劇。
性格刻畫的深度也是《黃牛慘案》對后來的西部片在藝術上趨于精細的重要啟示。影片中登場的人物很多,在法制文明和野蠻暴力的激烈沖突中起重要作用的(包括主張私刑的、反對私刑的、中立的和受害的),就有十余人之多。影片的有限篇幅不允許對眾多的人物作充分的描繪,它確實也沒有全面刻畫任何一個人物。我們不了解這些人物的過去經歷,只看到他們在這場悲劇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各人的所作所為。令人驚奇的是特洛蒂和惠爾曼的筆法是如此精巧,以至對每個角色的寥寥數筆便使這些人物互相之間有了顯著的差別,使我們既從他們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了他們各自的過去的印記,也獲悉了他們互相之間的關系。
首先是通過人物間“相互的批評”。方利一出場,酒店老板就提醒杰爾不要去談論他正煩心的事情,免得觸犯這個剛愎自用的家伙。好斗的杰爾以故意觸犯方利來亮了相。戴維斯凡事喜歡采取折衷的態度,我們是從方利的嘲諷中獲悉的。梅潑斯討厭泰勒法官的官僚習氣和公事手續,同時也明白顯露了他的權欲和無賴作風。酒鬼史密斯嘲弄黑人斯帕克斯的宗教熱忱和道德良心,等等。在民團的隊伍開始拉起的時候,我們通過這些簡單而明確的提示便認識了這些人物將在事件中發生作用的性格特征。
對人物之間關系的提示對明確人物行為的動機是至關重要的。奔向黃牛灣的人群幾乎每個都有自己的個人動機。在贊成私刑的隊伍里,冷酷殘忍的塔特利少校是虐待狂,他渴望從受刑者的痛苦中獲得樂趣,把敢于殺人視為男子漢應有的英勇品質。他強迫他的兒子去經受殺人的鍛煉, 而每當民團里有人動搖時,他便要站出來進行鼓動。黃牛慘案的首犯顯然是這個暴虐的軍人。方利是急于為朋友復仇,他對正式的司法程序、對官方執法人員根本沒有信心,一切似乎十分充分的罪證使他欣喜若狂。他的行為動機是誠實的,盡管他仍然是有罪的。老牧場主巴特累脫去參加殺人是出于對歹徒的憎恨,他擔心輕易放過偷牛賊、殺人犯會使鎮民們繼續受害。他同樣出于對官方執行人員的不信任而熱烈擁護私刑。酒鬼史密斯是個沒有是非感的人,他參加民團純粹是為了追求刺激。梅潑斯擅自委派民團是一次越權行為,他急于得到一個樹立自己的權威的機會,可笑地企圖以他的在場來使私刑合法化。在民團里,格里厄大娘是唯一的一個女人,這個潑辣的旅店老板娘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男子氣概而去參與殺人的。由于動機不同,這幫狂徒的罪責輕重也就不盡相同,在他們發現殺錯人后反應也都不一樣。盡管塔特利的自殺不完全令人信服,但因為他是罪行最重的一個,觀眾對他的死是可以接受的。
反對私刑的是一群意志薄弱的人,但軟弱的程度又有所不同。斯帕克斯的宗教熱忱使他對狂暴的私刑活動感到痛心,但他除了舉手反對外,并無其他作為。他為受害者祈禱,也為殺人者祈求上帝寬恕。杰拉爾德是另一種性質的軟弱。他是單純的害怕,沒有道德的因素。他最后上吊而死是受恐懼折磨的結果。戴維斯顯然是反對者中間最有作為的人,他從一開始就竭力宣傳要依法律辦事,在民團出發后他又立即派人去尋找警察局長,希望由他來制止暴行。他在隨團而行時,總想找個理由來拖延民團的行動。他是唯一獲得馬丁信任的人,只有他讀過馬丁的信,他應當明白馬丁是無辜的,但是在緊急關頭,他退縮了,聽任暴行發生。他故意不帶槍,事后他對阿特說,“我知道塔特利是可以攔住的。我知道在那一刻很容易扭轉你們的看法。我真慶幸自己當時手里沒有槍。”
杰爾和阿特是外地來的人,他們是旁觀者,對民團的活動采取中立的態度,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他們跟了去完全是為了看熱鬧。然而,當事情發展向荒謬時,杰爾忍不住與塔特利和方利幾次發生沖突。在影片里,他倆是作為事件的目擊者來追述事件的,以俾使敘事顯得公正、客觀。
三個受害者在悲慘的命運面前無疑都感到恐懼,但在性質上、程度上和反應上各不相同。馬丁是一個頭腦清醒的勇敢的人。他未在暴徒面前失去尊嚴,當他發現他已不可能逃脫死亡時,他的恐懼感轉變為對暴徒的鄙視。在這三人中,唯有馬丁的死是莊嚴的、震撼人心的。老頭兒哈特威克只求保住性命,胡亂招供,但由于他給人以年老糊涂、對發生的事態完全缺乏理解的印象,因此他的招供是有意誣陷還是判斷錯誤,還給觀眾留下了同情、原諒的余地。墨西哥人是一向靠行騙偷盜為生的,表面上他顯得很豪爽,但臨到生死關頭時,他害怕得最厲害。他手里的槍是使三人喪命的最重要因素。他的死相對來說最少引起同情。在這一點上,也許多少透露了影片的創作者的某種種族偏見。
《黃牛慘案》基本上是一部導演的影片,而不像一般的好萊塢影片那樣是演員的影片。影片的演員陣容不弱,但由于人物眾多,并且在人物刻畫上筆力比較分散,因而人們更多地感覺到導演的調度,而演員卻很少有充分發揮的機會。此外,與美國著名劇作家同名同姓的攝影師阿瑟·米勒在運用光影和特寫方面是十分成功的。他的黑白攝影賦予影片以一種極其冷峻的色調,使影片始終處在一種令人十分壓抑的氣氛之中,大大增強了這個故事的發人深思的悲劇力量。
上一篇:《馬里烏斯》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黑炮事件》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