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茜》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55~1957 彩色片 300分鐘 (三集)
奧地利馬利契卡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恩斯特·馬利契卡 攝影:布魯諾·孟迪 主要演員:羅密·施奈德(飾希茜) 卡爾—海因茨·伯姆(飾弗蘭茨—約瑟夫)瑪格達·施奈德 (飾魯道維卡) 威爾瑪·德基采爾 (飾皇太后索菲) 古斯塔夫·克努特 (飾馬克斯公爵)
【劇情簡介】
本片共分三集。
第一集 《希茜公主》
19世紀中葉,奧地利帝國剛剛度過了國內動亂時期,索菲皇太后宣布隱退,他的兒子弗蘭茨繼承皇位。年輕的皇帝開始以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這時,退居幕后的索菲皇太后開始為弗蘭茨選后成親,并在周圍諸國待嫁的公主和貴族小姐之中,選定了德國巴伐利亞馬克斯公爵的大女兒內艿公主。盡管弗蘭茨對這樁婚事并不滿意,但出于對母親的尊重和為國家利益著想,弗蘭茨還是同意在自己的生日慶典上宣布此事。
德國巴伐利亞州馬克斯公爵一家住在領地——風景秀麗的斯頓巴格湖畔的莊園里。生性豪爽的公爵不愿受貴族生活方式約束,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與子女們過著自由自在的田園美滿生活。美貌慈祥的公爵夫人魯道維卡是奧地利皇太后索菲的親妹妹,她接到維也納發(fā)來的奧皇生日慶典邀請信十分高興,她知道這同時還是為了選擇皇后,為了把此事瞞過丈夫,她決定帶上16歲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公主(愛稱希茜)和大女兒內艿一起去奧地利。
維也納宮廷為了順利舉行弗蘭茨皇帝的生日慶典,到處戒備森嚴。魯道維卡夫人擔心希茜年幼不懂規(guī)矩,把她留在住處,只帶著內艿去宮里拜見奧皇。生性活潑的希茜公主不甘寂寞,從自己下榻的住所爬窗戶出去到附近伊什爾湖釣魚。正當她興致勃勃甩動魚竿時,恰巧勾住了身后乘馬車路過河邊的約瑟夫皇帝。
這對6年沒見面的表兄妹誰都沒認出對方,但弗蘭茨一下子便愛上了這個大膽、爽朗、美貌動人的姑娘。他棄車和姑娘一起步行,并在野外向她傾吐了自己的衷情。希茜也深深地愛上了年輕英俊的弗蘭茨。生日慶典當天,弗蘭茨看見面前向他行禮的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正是自己心愛的姑娘,高興萬分,他不愿失去自己視為一生中最寶貴的人,第一次違背母親的意愿,竟在慶典上向文武大臣們宣布了自己要娶希茜為妻的決定,并當眾獻給希茜最喜歡的玫瑰花。盡管皇太后索菲不喜歡性格倔強的希茜,但事到如今只能默許這樁婚事。舉國上下沉浸在歡騰之中。不過善良的希茜并未因此而高興,因為她知道了姐姐內艿是索菲皇太后選中的皇后,總覺得是自己奪走了姐姐內艿的丈夫,使姐姐失去了幸福。盡管弗蘭茨告訴希茜他愛的是她,即使內艿和他結婚也不一定會幸福,希茜還是表示不見姐姐得到幸福她將不入皇宮。
轉眼一年過去了,希茜就要離開家鄉(xiāng)告別親人,去維也納完婚。臨行之前,她把自己養(yǎng)的各種小動物放回到大自然去,并向父親傾吐了自己的苦衷。就在這個時刻,內艿從國外回來看希茜,并帶來了對希茜的祝福,終于使希茜解脫了精神上的桎梏,高高興興地踏上了去維也納的旅程。
維也納大教堂的鐘聲響了。總主教為弗蘭茨和希茜公主主持了婚禮。希茜登上了奧地利皇后的寶座。在此后的歲月里,在維也納的宮廷里,她將開始新的生活,并展現她的才華。
第二集《年輕的皇后》
在氣勢豪華的維也納皇宮里,年輕的伊麗莎白開始了身為皇后的新生活。她每天要學習許多東西,包括要上各種語言課。聰明的希茜很快學會了匈牙利等幾國語言。她還要以足夠的耐心熟悉繁瑣的宮廷禮節(jié),聽取索菲皇太后的教導。一直對希茜抱有成見的索菲皇太后,不但派人監(jiān)視希茜的行動,還偷看她的日記。她發(fā)現希茜對祖國家園的深情眷戀,不大以為然。她認為希茜既已嫁到奧地利,就不應再對故鄉(xiāng)念念不忘。她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生性直爽的希茜甚至和太后發(fā)生了當面頂撞。皇帝忙于國事,不能經常陪伴希茜,長期孤獨呆板的宮廷生活引起希茜對故鄉(xiāng)和父母的深切思念。
很快結婚四周紀念日到了,深愛弗蘭茨的希茜溜出皇宮,買回一個非常精致的工藝品作為禮物送給弗蘭茨,弗蘭茨也把一條閃閃發(fā)亮的漂亮的項鏈戴在希茜脖子上。弗蘭茨也不同意母親對希茜故鄉(xiāng)情的責備,當晚家宴上,希茜驚喜地喝到了向往已久的慕尼黑啤酒,吃到了德國蹄膀肉,不禁心花怒放,他們度過一個短暫但充滿溫馨歡樂的時光。
在希茜的影響下,約瑟夫開始改變對鄰國匈牙利的高壓政策,他要大赦匈牙利政治犯,遭到皇太后反對,由此更加深了皇太后與希茜之間的矛盾。匈牙利特使來到奧地利,要求得到奧地利的保護。一直喜愛匈牙利人民的希茜皇后,邀請匈牙利特使參加宮廷舞會。華麗的舞會上,皇帝弗蘭茨和皇后希茜領頭起舞。在這無限歡快中,希茜親熱地對弗蘭茨耳語:“華爾茲舞曲如果一直奏下去那該多好!”匈牙利特使們來到舞場,請求皇太后索菲的接見。皇太后由于兩國原有的宿怨,拒絕了特使的請求,氣憤的匈牙利客人立即離開皇宮,以示抗議。希茜得知后,為了顧全國家利益,她毅然邀請匈牙利特使安德拉西伯爵跳舞,緩和了關系,舞會進入了高潮。突然,希茜暈倒了,經醫(yī)生診斷,她已懷有身孕。
小公主出生后,希茜視如掌上明珠。皇太后卻認為希茜年幼無知,不具備教育好孩子的能力,決定把孩子從希茜身邊接走,由自己親自撫養(yǎng)。弗蘭茨考慮到希茜作為一個皇后身負重任,也同意母親的決定。希茜不忍心離開幼小的女兒,她不理解弗蘭茨和他母親的決定,一氣之下,帶著一個衛(wèi)士和侍女離開皇宮回到德國。途中,衛(wèi)士瞞著希茜給皇帝發(fā)了電報,告訴了希茜的行蹤。
希茜回到巴伐利亞家中,父母非常高興。最疼愛希茜的馬克斯公爵,一見面就很親熱,他帶著女兒來到花園里,又一起來到林中打獵,希茜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歡樂中。但她是一人逃出皇宮的,女兒現在怎樣?丈夫約瑟夫皇帝一定非常著急,想到這些,她向父親吐露了真情。
約瑟夫皇帝收到電報,馬上趕到德國。他一見到希茜后,倆人的誤解頓時煙消云散。弗蘭茨提議正好借此機會度一下蜜月。他們來到慕尼黑附近的山區(qū),爬山打獵,住進普通人居住的簡陋而充滿熱烈氣氛的旅館,品嘗山區(qū)小飯館的特殊風味。這里沒有繁瑣的宮廷禮節(jié),也沒有繁忙的公務,他們暢快地游玩,大口呼吸著山區(qū)的新鮮空氣,盡情欣賞山間美麗的云彩,在優(yōu)美的景色前,希茜感嘆地對弗蘭茨說: “要是你不當皇帝那該多好啊!”
幾天后,他們回到奧地利。經過這一次事故,皇太后表面上與希茜和好,實際上仍不答應她的要求。生活依舊,希茜見不到心愛的女兒,悶悶不樂,若有所失。她在情緒不佳時,拒絕了匈牙利特使的求見。她責怪皇帝只想到國家,不想自己,也不想孩子。此時,為希茜的生活和情緒擔憂的魯道維卡夫人來到了維也納,她一面為希茜向索菲求情,請她體諒希茜作為母親的心情,另一面又勸希茜處事應以國家為重。
希茜最后還是聽從了母親的勸告,和弗蘭茨一起接受了匈牙利特使們提出的條件:奧匈聯合,成立奧匈帝國。索菲也終于同意將希茜心愛的女兒送回到母親身旁。
弗蘭茨和希茜乘著馬車來到匈牙利,在布達佩斯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弗蘭茨向天起誓,要用生命來保衛(wèi)匈牙利這個國家!希茜也用德語和匈牙利語向歡呼的人群表示: 要永遠使匈牙利人民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第三集 《皇后的命運》
希茜被匈牙利人民奉為王后,她也越加成熟起來。弗蘭茨在國內處理要事,希茜帶著女兒住在匈牙利。她勤懇不懈地為國政而操勞。在忠心耿耿的安德拉西伯爵支持下,匈牙利國泰民安。繁忙之余,希茜在匈牙利佩斯的王家獵苑縱馬馳騁,安德拉西跟隨著她。遠離維也納繁瑣的宮廷禮節(jié),她感到如在故鄉(xiāng)般自由自在。但是,匈牙利名門貴族巴特亞尼伯爵為首的反對派仍對奧地利懷有著敵意,蔑視希茜。希茜向安德拉西了解到巴特亞尼家與奧皇的世仇,決定與巴特亞尼會晤。一天,安德拉西伯爵邀請巴特亞尼伯爵等人來到王家獵苑,忽聽皇后陛下駕到,巴特亞尼等人正欲憤然離去,不料希茜已出現在門口。希茜主動招呼這群仇恨她的人,并與巴特亞尼伯爵單獨進行了推心置腹的長談。希茜的真誠終于打動了巴特亞尼,消除了他的成見和仇恨,表示愿意歸順。
希茜為奧地利又多了一位朋友而高興。月夜,安德拉西陪希茜到花園散步,情不自禁傾吐出自己內心的秘密: 他愛她。希茜真誠地對安德拉西說:“我們永遠是朋友,把你說過的一切忘掉……”,盡管安德拉西固執(zhí)地拒絕了,但希茜仍只深愛自己的丈夫。
在奧地利,索菲皇太后告訴皇帝希茜與安德拉西關系密切,弗蘭茨對母親派人到匈牙利監(jiān)視希茜的做法十分反感,他信任自己的希茜:“希茜不是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希茜有她自己的個性,她是純潔的。”
希茜要回奧地利,歸國途中,在一家客店里,她與專程來接她的弗蘭茨意外相逢,夫妻倆決定趁機在外多玩幾天,過一段沒有煩惱的日子。但希茜病倒了,被送回奧地利宮中。太醫(yī)告訴皇太后希茜得了嚴重的肺病,恐怕活不到年底。皇太后決定送希茜到很遠的地方去療養(yǎng),并要兒子物色一個新皇后。痛苦不堪的弗蘭茨斷然拒絕了母親的安排。他們母子這番談話被希茜聽到,她深為弗蘭茨的摯愛之情所感動。
希茜來到葡萄牙海灣療養(yǎng),雖然床頭有每天弗蘭茨派人送來的鮮花和珍貴禮物,遠離親人的她還是悶悶不樂,又患了嚴重的憂郁癥。這時,魯道維卡夫人又來到孤獨的女兒身邊,她鼓勵希茜離開病榻,每天帶她去海邊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進行爬山鍛煉,增強體質,她還陪希茜坐船到希臘和西班牙旅游。漸漸地希茜恢復了旺盛的生命力,壯麗的大自然和慈愛的母親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當太醫(yī)驚異地告訴希茜她的病已奇跡般的痊愈了時,大家為希茜的康復欣喜若狂。聽到這個消息,皇帝和皇太后也激動萬分。大臣們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他們正為奧地利和意大利的關系發(fā)愁,他們建議讓希茜陪同皇帝訪問米蘭和威尼斯,他們相信憑借希茜那善良真誠的人格力量去和好意大利會遠勝軍隊出征的威力。
米蘭的貴族為了羞辱來訪的皇帝和皇后,故意派自己的馬夫、廚子和仆人們前往斯卡拉歌劇院出席“歡迎”皇帝、皇后的歌舞晚會。不懂禮節(jié)的仆役們將高雅的演出廳弄得烏煙瘴氣,接著樂隊又奏起了意大利國歌《自由頌》,以激怒奧匈帝國皇帝夫婦。希茜明知這一切陰謀,仍懷著愛心平靜而親切地一一接見了這群米蘭的“貴族”,并在當地報紙上發(fā)表了接見情況,得知仆役們頂著自己主人的名字出盡洋相,幕后的貴族們感到自己反受其辱時,懊悔不迭地要見奧皇和皇后,但希茜一行已前往威尼斯。
裝飾華美的船只載著奧皇夫婦駛進美麗的水鄉(xiāng)威尼斯,威尼斯以令人寒徹心腑的沉默抗議奧皇曾對它施加的暴力。沿河兩岸門窗緊閉,希茜和丈夫并肩站立在船頭,忍受著兩岸射來的冰冷而仇恨的目光。她勸導丈夫應該對人民施以仁政。弗蘭茨深受觸動。奧皇夫婦在憤怒的沉默中前往神圣的米蘭大教堂。主教為了緩和兩國的緊張關系,已經把希茜的女兒奧地利小公主接到米蘭。天空中千萬只白鴿在飛翔,教堂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家默默注視著主教對奧皇夫婦采取的態(tài)度。忽然一個手捧鮮花的金發(fā)女孩向他們跑來,這是自希茜患病后一直未見面的小公主。希茜不顧一切地朝女兒奔去。她俯身狂吻女兒,熱淚滾滾。善良的威尼斯人被這深沉的母愛打動了,他們脫帽向奧皇夫婦表示尊敬。“媽媽萬歲!伊麗莎白萬歲!”的歡呼聲響徹云霄。皇帝和皇后牽著小公主來到神父面前,接受神父的祝福,然后他們熱忱地向友好的意大利人民揮手致意。
【鑒賞】
影片《希茜》三部曲是有真人真事為創(chuàng)作依據的。希茜是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德·維臺爾巴赫小時候的昵稱。她原是德國巴伐利亞州馬克斯公爵的第二個女兒。在慶祝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1848年~1916年在位) 24歲誕辰時,她和年輕英俊的國王一見鐘情,以后結成伉儷。她的美貌和青春的活力使歐洲所有的宮廷為之傾倒。后來,當60年代中葉“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成立時,希茜皇后隨丈夫前往匈牙利,成了那里的最高統(tǒng)治者。作為皇后,希茜的生活是豪華富貴的,但她并不幸福,宮廷繁瑣的禮儀令她生厭,婆婆索菲始終不能與這個在她看來不安分的帶有野性的姑娘相容,甚至限制弗蘭茨與她相處。丈夫忙于國務活動,不能常常陪伴她,她感到寂寞孤單,因此,她頻繁地外出旅游。一次,她離開維也納外出旅游時,一個無情噩耗襲來:她的兒子魯道夫在自己的別墅里自殺身亡。她從此一蹶不振,后來她的姐姐也在巴黎慈善機構的一場火災中喪生。1898年9月,她赴瑞士訪問,來到日內瓦。正當她到勃朗峰碼頭準備登船時遭到暗殺。希茜去世不久,作家兼歷史學家康斯坦丁·克里斯托馬諾寫成了小說《奧地利的伊麗莎白》,影片《希茜》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這部影片的完成給奧地利電影業(yè)帶來很大影響。1945年戰(zhàn)后近10年間,奧地利的電影業(yè)受到歐洲一些國家電影思潮的影響,然而因為不合大眾觀賞口味,未能形成氣候,始終處于低潮,奧地利電影院甚至一度完全被好萊塢影片所壟斷,直到馬利契卡影片公司出品的《希茜》三部曲問世后,這個局面方才扭轉。從此奧地利電影邁出振興的一步,甚至一度扶搖直上。
《希茜》上映后不僅立即成為奧地利觀眾和整個德語世界(奧地利、德國和瑞士) 的佳話,而且迅速轟動了歐洲,40年來贏得越來越多世界觀眾的喜愛,成為久映不衰、百看不厭的一部影片,這是因為它有著強烈的美的魅力,而這種美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首先是演員的巨大魅力。1954年,在為《希茜》三部曲物色演員時,編導恩斯特·馬利契卡在由誰來扮演希茜這個問題上,開始時是發(fā)愁的,因為當時德語片的女影星甚多,如外貌與演技兼?zhèn)涞默旣悂喼x爾,魯普拉克等人,她們都想演希茜。導演馬利契卡獨具慧眼,從諸多候選者中選中了15歲的羅密。不過,演出影片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愛情場面,羅密還嫌太小,于是,馬利契卡等一年后羅密年滿16周歲才正式開拍影片。沒受過表演訓練的施奈德不負眾望,她以無比的聰穎與勤奮,把希茜早年的歡樂與苦惱演得楚楚動人,使形象充滿一種天然清純的性格美的魅力。她那獨特的帶有稚氣的嫵媚神態(tài)和罕見的青春氣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接著,她又主演了希茜系列片的第二集 《年輕的皇后》 (1956)、第三集《皇后的命運》(1957),同樣取得巨大成功。當初馬利契卡曾向羅密預言:“全歐洲的女孩都會羨慕你!”《希茜》公映后,這句話成為了現實,羅密走到哪里,人們都會指著她說: “看,希茜!”
《希茜》的美又是人和自然世界相融合形成的和諧的藝術美。弗蘭茨在位時期是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葉的1916年,此時的奧地利長期處于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影片將各種政治、軍事斗爭和時事背景淡化或虛化,專注地在藝術美上做足文章。影片有著最優(yōu)美的風光片那種種迷人的光彩。在《希茜》三部曲的影像世界里,影片表現了許多風光旖旎的自然美景和宏偉壯麗的藝術建筑,有流波潺潺的藍色多瑙河,有被譽為世界奇觀之一的萊茵古堡,有風景秀麗的馬德拉,有充滿古希臘情調的高夫島,有意大利的水鄉(xiāng)威尼斯,以及世界聞名的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和威尼斯馬庫斯大教堂,還有那富麗堂皇的宮殿、精致華麗的傳統(tǒng)皇室的儀式……所有這些帶給觀眾以無比奇異、暢快舒心的視覺享受,但影片不是一般的風光展示,而是為了顯現人文世界的美,顯現人性美和人情美。影片將豐富的人的精神世界和諧地融入千般美景中,給人以各種不同的身心感受,例如在希茜乘船赴奧地利完婚途中,歷經各地,似乎沿途的建筑、山河都在以最美麗的景色歡笑;在奧皇夫婦前往威尼斯的沉悶的舟楫行駛中,美麗如畫的威尼斯水鄉(xiāng)的波光粼粼竟使人感到徹骨的寒冷;希茜的母親陪同希茜在海島上療養(yǎng)的日子,陽光鋪灑,海風吹拂,是那樣溫煦,令人情不自禁想擁抱大自然,深深熱愛生活。同時,《希茜》的音樂也從各方面渲染著這種種美。在《希茜》這類通常被稱為粉色愛情片的影片中,音樂使用的長度和分量都比一般的故事片重。音樂的寫作也通常是采取旋律優(yōu)美通俗易懂的后期浪漫派風格篇章。所有這些藝術因素的綜合效果打動了多少不同國度、不同民族電影觀眾的心。
《希茜》美的魅力的內涵是愛。60年代初,美國曾將《希茜》三部曲重新剪輯后,合并為上下集公映,并將片名改為《我的愛是永恒的》,這更明確地表明了三部曲共同的主題內核。不錯,第一部《希茜公主》在表現純真的希茜與弗蘭茨皇帝的傳奇色彩的戀愛故事中,歌頌了年輕公主的純潔愛情;第二部《年輕的皇后》表現宮廷禮法的衛(wèi)道者索菲太后在希茜生孩子后,剝奪了希茜做母親的權利和快樂,從而展開一系列波瀾起伏的戲劇沖突,歌頌了年輕母親的真摯母愛。第三部《皇后的命運》讓觀眾看到,希茜的愛的博大,逐步成熟的希茜在最初的政治生涯中,就表現出她對人民的苦難與不幸寄予深切同情,這種愛心大大影響了弗蘭茨皇帝的政策,并在施仁政與施暴政問題上與太后產生矛盾,歌頌了年輕政治家的仁愛,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觀眾難忘,在米蘭大教堂廣場上,在萬眾注目下,皇后希茜迎向自己心愛的女兒和女兒向她跑來的時刻,這也是博愛心靈的世界的溝通。影片對生活中希茜與匈牙利安德拉西伯爵的關系有所暗示,這也體現了一種愛。生活中的希茜確曾被安德拉西伯爵的剛毅、果斷和治國安邦的智慧所感動,希茜甚至偷偷愛上了他,但由于皇后的身份他們之間的關系只能是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于是,希茜把匈牙利當作伯爵的化身,她把對匈牙利的愛和對安德拉西的愛溶為一體。在很長的時間里,她是安德拉西的代言人,并對丈夫約瑟夫的匈牙利政策施加很大影響。
影片《希茜》享譽世界,還讓人們記住了許多影片之外的人和事。人們不能忘記,無論是《希茜》這部影片還是羅密·施奈德的成功,都與羅密的母親瑪格達·施奈德分不開。瑪格達·施奈德是30年代德國的一位有名影星,她擅長扮演輕喜劇角色。羅密15歲時經瑪格達引薦參加了影片《假如白丁香重新開放》的拍攝。在這部影片中她與母親飾演同一角色的少年時代,獲得成功。后來,全力支持女兒創(chuàng)作的瑪格達·施奈德不但在女兒塑造希茜形象中傾注全部心血給以輔導,而且為了烘托她,親自在影片中擔任了一個分量很重的角色——希茜的母親魯道維卡公爵夫人。這位被認為演戲富有強烈節(jié)奏感的前輩演員參加演出,使《希茜》三部曲增光添色。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越加懷念羅密·施奈德這位有著巨大藝術才華的一代巨星,又為這位有著和希茜同樣不幸的生活命運的美麗女人而哀痛:她因腎臟病開刀,被切除一只腎。她婚姻是不幸的,第一個丈夫自殺,因為第二個丈夫仍同前妻舊情不斷,他們終于離異,加之愛子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可謂打擊接踵而至,但羅密是頑強的,她克服各種困難認真塑造各種銀幕女性形象,取得了一系列成功。1976年她曾因在《老槍》 中的出色表演獲法國凱撒獎最佳女演員獎,1978年她主演《普通的故事》再次獲得這一榮譽。她出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名為《“無憂”的過客》,這也是一部“演員影片”,羅密在片中扮演兩個不同世界、不同歷史時期卻有同樣命運的婦女。羅密將兩個角色的不同個性演得十分鮮明。同時,她以全身心的投入將自己與角色相互滲透,使角色充滿魅力。1982年5月29日,在影片公映的同時,她卻帶著重重心靈的創(chuàng)傷因心力衰竭遽然逝世,終年僅43歲。為了紀念這位從影20多年來拍片60部、蜚聲世界影壇的女影星,同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電影節(jié)上,專門設立并首次頒發(fā)了“羅密·施奈德獎”,以獎勵那些具有才華并在演技方面嶄露頭角的年輕女演員。以影星的名字命名并在世界電影節(jié)上設立專門獎項,這在電影史上還是首次。觀眾永遠不會忘記美麗動人的銀幕藝術形象和勤奮創(chuàng)造這些藝術形象的同樣美麗動人的藝術家。羅密·施奈德以自己短暫的一生贏得生前身后名。
上一篇:《布奇·卡西迪和陽舞仔》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幼兒園》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