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雙頰的潔白與無價的玉液相似,
你的頸項與海上的飛沫相似。
臉頰上一圈圈絨毛,或許,它們與
有花邊的智慧之書,完美之書相似。
你看到: 我眼中的血液在冷卻,啊,上帝,
或許,它們的憂傷與多沫的美酒相似。
我日日夜夜夢見你溫柔的肌膚的光澤,
愛人呀,你的臉龐與一輪滿月相似。
巴基,在戀人看來,她比任何人可愛,
她的光澤與白天的光亮相似。
她的胎痣在我們看來也十分神圣,
她的芬芳與龍涎香非常相似。
(普西慧譯)
【賞析】
馬赫默德·艾布杜爾·巴基是土耳其文學古典時期最著名的抒情詩人之一。他寫過一些宗教論文,但主要作品應為《詩集》。他的詩敢于打破古典詩韻格律,為當時的土耳其抒情詩注入了一種清新活潑的形式和意境。巴基時常哀嘆人世無常,勸告讀者享受愛情和酒。這首《加宰爾》,正是巴基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在詩歌中的表現。
與帕夏《你的嘴唇好像殷紅的花瓣》相比,巴基《加宰爾》的抒情方式顯得更為直接,也更加細致優雅。整首詩一共六節,除了第三節描寫美人眼中的詩人,其余五節都是直接對美人進行細致的描寫。他描寫美人潔白的雙頰,細膩的頸項,臉上完美的絨毛,甚至她皮膚的光澤都跟一般人不一樣。為了達到描寫生動的效果,巴基在這首詩里連用了七個比喻。巴基運用的物象極為華麗典雅,“玉液”、“龍涎香”都使這首詩充滿了富貴閑情。巴基形成這種典雅華麗,略微有些夸飾的風格,大概與他宮廷詩人的職業有關。同時,巴基所處的年代正是奧斯曼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方面都達到登峰造極的極盛時期。加之當時執政的蘇萊曼大帝本身就是一位文采風流、才華橫溢、卓有成就的大詩人,這使得奧斯曼帝國擁有了一種優越感和文雅感。這一切都與巴基詩歌風格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這里我們還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土耳其典型的美人形象與中國古典美人瓜子臉、柳葉眉、櫻桃小口完全不同,他們的美人都是面如明月,膚如膏脂,面上有細細的絨毛以及一顆必不可少的美人痣。這是中東文學的一種常規。這五節對美人的直接描寫,就使得詩歌的第三小節顯得很特殊。因為第三小節是從美人的視角出發,描寫在美人眼中的詩人的形象是如此的癡情,如此的憂傷,這就更進一步突出了美人美麗的程度。
在這里,我們要對“加宰爾”這種詩體作一簡單介紹。加宰爾這種詩體源自阿拉伯,其主要題材就是吟唱醇酒和美人。它一般由七至十二個聯句構成,但偶爾也有少至五對或多至十五對的。每聯的尾音就是全詩的韻,第一聯的一、二行都要押韻,這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形式。全詩不一定有一個固定、完整的中心思想,一聯或者兩聯就可以構成一個意思,而結尾的一兩聯中一定要嵌入詩人自己的名字。以這首詩歌為例,巴基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倒數第二節中,以此來說明在自己眼中,情人比任何人都要可愛,都要更加耀眼。還有一部分加宰爾詩體在韻腳后加上襯詞和疊句,如哈菲茲的名詩《那又如何?》。
(董瑋)
上一篇:《勸誡詩·提爾泰奧斯》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加宰爾·納吉姆》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