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萊辛·一只老狼的故事》全文|賞析|讀后感
茉辛(1729—1781),德國著名作家。他是德國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曾勇敢地同封建貴族、教會僧侶和市儈階層進行斗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一生寫了不少劇本,寫了3卷散文體寓言和一些詩體寓言,還寫了《漢堡劇評》和《拉奧孔》等美學著作。他的作品和理論都猛烈地鞭撻暴虐的封建專制統治,熱情鼓吹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一只老狼的故事》是一篇童話體系列寓言故事,由七個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的小故事組成,它們分別從七個不同的側面集中塑造了老狼這一狡詐、兇殘的動人形象。它衰老后欲與牧羊人改善關系,先在第一個牧羊人面前為自己的罪惡狡辯,接著以各種各樣口實,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個牧羊人那兒進行詐騙,但它的陰謀都被牧羊人一一揭穿,于是便馬上露出猙獰面目,兇殘地咬死了牧羊人的孩子。但多行不義必自斃,它最后終于受到了牧羊人的嚴懲。通過這一形象,深刻地說明了惡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善良的人們決不能掉以輕心。作品的中心寓意也就在這里。故事結尾處一位牧羊人為開脫老狼罪責說的那幾句話,如果不是別有用心,那么他便是一條糊涂蟲。作者雖然稱他為 “聰明人”,但其實是一種頗具諷刺意味的反語。整篇作品語言精煉、犀利、干凈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感。
·樓飛甫·
一只老狼的故事
(1)
一只兇狠的狼上了年紀,于是打定主意要同牧羊人友好相處。它上了路,先到羊群離它洞口最近的牧羊人那里去。
“牧羊人,” 它說,“你把我稱作嗜血的強盜,可我事實上并不是。當然,我餓了的時候,也不得不去捕食綿羊; 饑餓是不好受的。只要我不挨餓,只要把我喂飽了,那你對我會真的感到滿意的。當我飽了的時候,我實在是個最和順、最溫柔不過的動物。”
“當你飽了的時候? 這也許可能吧,” 牧羊人回答說,“可你什么時候才會飽呢? 你和貪欲從來是不知足的。滾開!”
(2)
被攆走的狼來到第二個牧羊人那里。
“你是知道的,”它這樣開頭,“在一年里我能吃掉你好些羊。如果你愿意每年給我六只羊,那我就滿足了。這樣保你安穩地睡覺,也不必去養狗了。”
“六只羊?” 牧羊人說,“這是整整一個羊群呢!”
“好吧,看在你的面上,我五只就滿足了。”狼說。
“你在開玩笑; 五只羊! 我祭祀潘恩①,全年還沒用過五只羊呢。”
“那四只也不行?” 狼繼續問道。牧羊人嘲弄地搖了搖頭。
“三只——兩只?”
“一只也不行,” 回答得很干脆。“如果我用自己的警惕能確保安全,我還向敵人進貢納禮,那我可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3)
“三是個吉祥的數字,” 狼這樣想著,就到第三個牧羊人那里去了。
它說: “在你們牧羊人中間,我被誹謗成一個最殘忍、最不講良心的動物,這使我很傷心。蒙坦,現在我要向你證明,人們這樣對待我是多么不公正。每年給我一只羊,你的羊群就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侵害地在那座林子里吃草,除了我是沒有任何其它動物敢來侵擾那座林子的。一只羊! 那么微不足道!難道我還能做得比這更大方更無私嗎?——你笑,牧羊人? 你笑什么呢?”
“噢,不笑什么! 可你多大年紀了,好朋友?”牧羊人說。
“我的年紀跟你有什么相干? 即使再老也能吃得動你那些可愛的羊羔呢。”
“不要光火,老依塞格里姆。我很抱歉,你到這里來提這個建議,未免晚了幾年。你那支離破碎的牙齒泄露了你的企圖。你裝作大公無私的樣子,不過是為了更安逸一些,更少擔些風險來養活自己而已。”
(4)
狼變得憤怒起來,但它仍控制住自己,到第四個牧羊人那里。恰巧這個牧羊人的一條忠實的狗剛剛死去,狼便利用了這個好機會。
“牧羊人,” 它說,“我在森林里和我的兄弟們鬧翻了,鬧得永遠不會和解。我知道你是多么害怕它們! 如果你用我來代替那死去的狗,我敢向你保證,叫它們對你的羊連斜著眼望一下都不敢。”
“那么說,你是要保護它們不讓你森林里的兄弟們吃掉?”
“我還會有什么別的意思呢? 當然是這樣的。”
“這倒不壞! 可是我如把你收留在我的羊群里,請告訴我,誰來防范你,使你不會吃掉我可憐的羊呢? 為了防備外賊,卻要養一個家賊,我們人把這種事叫做……”
“我聽到了,”狼說,“你開始說教了! 再會!”
(5)
“要我不是這樣衰老的話,哼!”狼咬牙切齒地說。“可我不得不順時應勢。” 于是它就到第五個牧羊人那里去。
“認識我嗎,牧羊人?”狼問道。
“像你這一類我至少是認識的,” 牧羊人回答說。
“像我這一類?我很懷疑這一點。我是一只非常特別的狼,配得上同你和所有牧羊人交朋友。”
“你究竟有什么地方特別呢?”
“我從不咬也不吃任何一只活羊,就是餓得要命也不干。我只是用死羊來維持生活。難道這不值得稱贊嗎? 請允許我時不時到你的羊群里來一趟,打聽一下你是不是——”
“別廢話!” 牧羊人說,“如果要我不成為你的敵人,你一只羊也不能吃,連死的也不能吃。吃過死羊的動物就很容易由于饑餓學會把病羊看做死羊,把好羊看做病羊。別跟我套交情了,走開!”
(6)
“為了達到目的,不得不施展我的拿手好戲了!” 狼這樣想著,就去找第六個牧羊人。
“牧羊人,喜歡我這張皮嗎?”狼問道。
“你的皮?”牧羊人說,“讓我看看! 它很美,看來狗咬你的次數并不太多。”
“好吧,那你聽著,牧羊人。我老了,不會活得太久了。把我喂養到死吧,我把我的皮留給你。”
“嘿,瞧你的!” 牧羊人說,“你也要玩老吝嗇鬼的把戲?不行,不行! 為了你這張皮,我到頭來要付出比它本身貴七倍的價錢。如果你當真要把這件禮物送給我,那就現在給吧。”——說著牧羊人就去拿棍子,狼馬上逃走了。
(7)
“啊,這些無情的家伙!”狼極端憤怒地叫了起來。“與其餓死,倒不如做他們的敵人死去; 因為他們不想更好呵!”
于是它跑去,闖進了牧羊人的住宅,咬死了他們的孩子,牧羊人費了很大力氣才把它打死。
這時,牧羊人中的一個聰明人說道: “我們原來做得不太妥當,把這個老強盜逼上了絕路,剝奪了它改過自新的機會,即使說它是迫不得已也為時過晚!”
(高中甫譯)
上一篇:《【德】·瓦爾迪斯·狐貍和鸛請客》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德】·貝希施泰因·兔子和刺猬賽跑》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