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可以將我自己與您曾說過的話聯系起來嗎?在這議院的大廳向故去的偉人致以敬意,并以景仰之詞寄托哀思,已成慣例。但在此時此刻,我心中不敢肯定我或是這大廳中的任何人是否有資格多言什么,因為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印度政府的首腦,我都為我們沒能保護好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財富而感到十足的恥辱。正像過去的歲月里我們沒能保護好許多善良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一樣,這是我們的失敗;或許對我們或任何政府來說,這是個難以承受的負擔和責任,然而,無論如何這是個失敗。眼前的事實是,我們無限敬愛的巨人因我們沒有保護好而逝去了,這對我們大家是個恥辱。我為自己作為一個印度人感到恥辱,因為居然是一個印度人對他這個當代最偉大的印度人舉起了手;我為自己作為一個印度教徒感到恥辱,因為居然是一個印度教徒對他這個當代最偉大的印度教徒犯下了這種罪行。
我們可以挑選恰當的詞語贊美某人,以一定的尺度估量某人的偉大,但是我們該如何敬仰、如何評估非同凡人的他(指甘地先生——譯者注)呢?他來到世上,走完了他夠長的人生旅程,而今去了。在此,我們的任何贊美之詞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平生得到的贊美勝于歷史上任何一個活著的人。自他逝去的二三天內,世界人民已對他表示敬意;對此,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我們如何能對他贊美?我們作為他的子孫,或許會比他肉體上的子孫情誼更重,因為我們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都是他的精神子孫,但我們怎能如此不配?
光輝已逝,溫暖并照亮我們的太陽已落,我們在寒冷與黑暗中戰栗。然而,他的意志不允許我們這樣。畢竟,這多年來沐浴著我們的光輝,那與圣火在一起的他,已改變了我們——現在我們就處在這種情形之中,這些年來,我們的情操一直受到他的陶冶。從那圣火中,我們很多人取得了給我們以力量的火花,使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像他那樣工作著。所以,如果我們贊美他,語言便顯得卑微;如果我們贊美他,一定程度上便是在贊美自己。偉大或天才有人們為他們塑造的紀念碑,而這個終生和圣火在一起的人卻是我們億萬人心中的神龕,這使得我們成為他的一部分,盡管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他的精神就這樣影響了全印度,不僅是大廈中或集會場所,而且遍于低層受難者的村莊和小屋。他活在億萬人的心中,并將與世長存。
在這個時刻,除了感到羞恥之外,我們還能說些什么?我們不能贊美他,因為語言在這里是無能為力的。用語言來哀悼他的逝去,我們幾乎是在犯罪,因為他要求我們工作、勞動和奉獻。在過去30年還多的日子里,很大程度上是他使我們這個國家富于崇高的、無與倫比的奉獻精神。他在這個事業上成功了,然而最后發生的事必定又使他受到莫大的苦難,盡管他從不呵責人,盡管他溫和的面孔從不失卻笑容。或許他注定要受此磨難——為他養育的我們這一代人的失敗受此磨難,為我們偏離了他所指引給我們的道路而受此磨難。他最后的時刻是他的孩子——此人畢竟也像其他任何一個印度人一樣是他的孩子——用手把他擊倒了。
后世會對我們經歷的這個時期做出評價,評價其成敗得失——我們離這段歷史太近了,難以恰當地評價它,難以明了已經發生的和沒有發生的。我們只知道曾經有光輝照耀著我們,而今這光輝已逝;我們只知道眼前是黑暗,只是收視于內心時,才能發現他為我們點燃的火花。有此火花存在,大地將不會黑暗下去。想著他,走他的路,用我們的力量,我們將會使這片國土再次明亮起來;盡管我們渺小,但我們有他點燃的心靈之火。我想,無論是過去的時代里,還是將來的歲月中,他可以說是印度最偉大的象征。我們目前所處的便是過去和將來之間這個危險的時間邊緣,我們面臨著各種險境,我們看到代表著理想的他已經離開航船,我們只能在口上談論他了。生活中發生著某種變化,我們能經受挫折嗎?我們能在心靈和精神上不消沉嗎?我們會失卻信仰嗎?這是我們面臨著的最可怕的險境。然而,我堅信我們會很快地走出險境的。
在他活著的時候,他是圣雄;在他死后他依然是圣雄。我絲毫也不懷疑,他的死正像他的生一樣已奉獻于偉大的事業。我們哀悼他;我們將永遠思念他,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敬愛的導師。但我知道他不喜歡我們哀悼他。當他最親近的親人逝去時,他不曾落淚——他只有一個堅定的決心支持著他,這就是服務于他所選定的偉大事業。所以如果我們只是哀悼他,他會責怪我們的。這不是我們對他表達敬意的方式,唯一的方式應該是下定決心,以恰當的方式方法為他所從事并已取得極大成就的偉大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我們必須工作,必須勞動,必須奉獻。由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我們無愧于他的后繼者。
很明顯,正如大家所言,這個事件的發生,這個悲劇,不僅僅是一個瘋子的孤立行動。它源生于那種仇恨與暴力的氛圍之中,這種氛圍長期以來,尤其是近幾個月中籠罩了這個國家,它包圍著我們,如果我們要完成他交付于我們的事業,我們必然要與這種氛圍進行斗爭,進行拼搏,直至根除這罪惡的仇恨與暴力。
就目前的政府而言,我相信它會采取一切手段不遺余力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如果我們出于軟弱或是別的什么充足的理由,不去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制止這種暴力,制止通過口傳、語言或行動而流播的仇恨,那么我們這個政府便不稱其職;我們當然也不配當他的繼承人,更不配對已離我們而去的偉人進行贊美。所以此時此刻或是每當我們想起我們已故去的偉大導師的任何時候,就讓我們想到工作、勞動和奉獻,想到與我們隨時碰到的邪惡進行斗爭,想到堅守他帶給我們的真理;這樣的話,盡管我們能力有限,我們也盡了我們的職責,并以此向他的精神致意。
他走了,全印度有著一種凄涼與孤寂的感覺,我們所有人都處在這種感情之中,我不知道我們何時才能走出這種感情的世界,然而與此同時,在我們與這位偉人聯系在一起的一代人心中也有一種自豪的感激之情。在未來的歲月中,或許是我們之后的千萬年中,人們會想起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這位來自上帝那里的人降臨人世,人們會想起我們,盡管我們渺小,也能沿著他的路,踏著他的足跡,行走在神圣的國土上。讓我們無愧于他。
(石海峻 譯)
【賞析】
《光輝逝去》是尼赫魯為印度圣雄甘地所寫的祭文,也是一篇出色的政治演說。文章通篇充滿了濃重的悲痛之情。尼赫魯飽含深情地贊揚了甘地為印度獨立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并激勵印度人民振作起來,為繼承甘地未竟的事業而努力奮斗,爭取將印度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繁榮、和平的國家。
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和多種姓的社會。由于歷史的原因,印度各宗教之間一直存在著矛盾、猜疑,甚至仇恨,特別是在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后,在殖民政府的精心策劃下,印度逐漸形成了印度教派和穆斯林教派互相對立、分而治之的對立局面。甘地就是在此時因推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領導印度人民抵制英國的殖民統治,爭取印度“自治”,而被印度人尊稱為“圣雄”的。然而,就是這個為印度鞠躬盡瘁的英雄,卻成了印度教派沖突的犧牲品,死在一名狂熱的印度教徒的槍口之下。作為甘地忠實的追隨者,在印度剛剛宣布獨立的關鍵時期,尼赫魯就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導師、親密的戰友和政治上強有力的支持者,他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在文章的開始,尼赫魯首先表達了自己深深的自責。他為自己“沒有保護好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財富而感到十足的恥辱”,更對殺害甘地的兇手表示了最強烈的譴責。尼赫魯認為,甘地的死是“一個印度教徒對他這個當代最偉大的印度教徒犯下的罪行”,是整個印度、印度人民的恥辱。在此,作為政治家的尼赫魯不但先“罪己”,向支持甘地的人表示了誠摯的道歉,更將殺害甘地的兇手置于整個印度的對立面,展現了高度的演說技巧和政治智慧。
隨后,尼赫魯飽含深情地贊揚了甘地為印度人民所作的貢獻,將他比作“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財富”、“我們無限熱愛的巨人”、“溫暖并照亮我們的太陽”和“億萬人心中的神龕”。實際上,尼赫魯也明白,對于甘地為印度和印度人民所作的貢獻,任何詞語都是蒼白無力的。因此,尼赫魯也說,“任何贊美都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平生得到的贊美勝于歷史上任何一個活著的人”,甚至整個“世界人民已對他表示敬意”。在這里,他不僅將甘地譽為印度的英雄,更將他譽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的英雄。
作為新獨立國家的總理,尼赫魯清楚地意識到印度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甘地被刺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宗孤立的宗教事件。這是長期處在“仇恨與暴力”中的印度病癥的表現。這種無休止的仇恨與暴力,才是印度將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尼赫魯甚至擔心,印度政府和人民是否能夠經受得起甘地逝去的打擊,是否能保持心靈和精神上的振作,甚至是否會失去信仰。
因此,尼赫魯不斷鼓勵印度人民。他相信,盡管光輝逝去,但是甘地點燃的火花將會永遠留在印度人民的心中。尼赫魯說,我們必須“想著他,走他的路,用我們的力量,將會使這片國土再次明亮起來”。我們應當“為他所從事并已取得極大成就的偉大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必須工作,必須勞動,必須奉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我們無愧于他的后繼者”。這種信念是整個印度的力量所在,也是印度無往不勝的法寶。
最后,尼赫魯代表印度政府向廣大印度人民表示了決心。他將領導政府和人民對抗暴力,通過工作、勞動和奉獻與邪惡進行斗爭,堅持甘地的精神,“沿著他的路,踏著他的足跡,行走在神圣的國土上”。“讓我們無愧于他。”——他堅定地說。
(王 堅)
上一篇:偷聽談話的妙趣 [英國]吉爾伯特·海厄特
下一篇:克拉克河谷懷舊 [美國]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