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王后·[法國]蒙泰朗》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作品提要】
文藝復興時期的葡萄牙,老王費朗特為了永保江山,命令王子佩德羅與那瓦爾公主結婚。然而,佩德羅早已與私生女伊奈絲秘密來往,并使之懷孕。因此,當王命下達之后,王子明確表示拒絕,但他隱瞞了伊奈絲已有身孕之事。老王了解真相后不禁怒火中燒,決定立即將兒子囚禁起來,又親自去找伊奈絲,當面勸說她離開王子。在得知事實的真相之后,費朗特更是怒不可遏,立刻命人除掉伊奈絲。緊接著,孤獨而又絕望的老王也當著眾臣的面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新王佩德羅將父王的尸首冷落一旁,卻親手給伊奈絲戴上了王冠并要求眾人向其行禮。
【作品選錄】
第六場
自以下對話直到室內深處的公主影子消失,人影紛紛上場。他們傾聽一段時間之后,又帶著受驚的樣子下場。
費朗特剛才,我像個傻瓜一樣在你面前哭訴,像狂風一樣呼號。你覺得這能與國王職責的信念相符嗎?要當國王,就得有信念、勇氣和力量。勇氣,我有。力量,上帝賦予了我。可是信念呢,上帝和自己都不能給予我。我成了自己的囚徒。公主的一位貴婦曾經當面告訴我,公主一直在為自己受煎熬。我也一樣,在另一種意義上為自己經歷痛苦,為了那些于我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的責任遭受煎熬。我的身體已經脫離了鐵盔甲。可我又身在何處呢?
伊奈絲陛下,我自然而然地理解您,因為對我來說,什么國家重任啊!什么基督精神的未來啊!基督精神就在我們心中。那么,您又為什么指責唐·佩德羅冷漠呢,您自己不正是冷漠的化身嗎?
費朗特我已經到了冷漠的年紀。佩德羅呢,還沒有。如果他不管這些,那么他余生干什么呢?
伊奈絲愛。我呢,我要最深入地投身于愛,一種與人分享、中規中矩的愛,猶如墳墓之中,但愿一切停止、全部停止……可是,如果您不再相信宮廷國事,還有國王能為其臣民做的事呀,只不過都是些人為人所做的事罷了。在您的王國里,還存在著饑荒大災難,這個從來沒有治愈的疾病。陛下,我在里斯本的碼頭上,看到您的軍官們倚著墻站著,雙手像祈禱時那樣合十,眼睛望著那些上岸的士兵,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實際上,他們的雙手正是合在一起做祈禱,因為他們在募捐。陛下,這些可是您的軍官啊,可他們沒有領到軍餉。假如我是國王的話,我會親自跑過去,松開他們的手,跟他們說:“你們再也不會挨餓。”打這一天起,我就覺得無論怎么吃得隨心所欲,都是白吃。只要他們沒吃飽,我就總感到餓。
費朗特對于一國之君,人們自然而然地要求他們仁慈。但對君主也得仁慈一點哪。想一想絕對專權的誘惑吧,光抵制這種誘惑就值得尊敬。至于你說的那些軍官們,如果我年紀再輕一點,我會說有一種比他們身體饑餓更糟糕的疾病需要治療,那就是他們那不朽靈魂的疾病,即不斷渴望犯罪的疾病。可是到了我這樣的年紀,已經失去了照管別人的興趣。如今,對我來說除了一個巨大的“管他呢……”覆蓋著整個世界之外,別無他物……我在上帝面前露臉的天數所剩無幾,只想管好自己;不再對別人撒謊,也不再對自己撒謊,最終對得住別人給予我的尊重,而長期以來這種尊重都是騙取的!
公主影子(室內深處)伊奈絲!
伊奈絲誰在叫我?
影子一個希望你好的人。請立刻離開這里。別再聽國王的。他把自己絕望的秘密拋給你,就像拋進墳墓一樣。然后他會把墓石投在你身上,好讓你永不開口。
伊奈絲我不會離開這個對我說“我是一個痛苦的國王”的人。因為他沒有撒謊,所以我不怕他。
影子你是多么地喜歡死!多么地想死啊!伊奈絲,伊奈絲,想想: 國王都長著一顆獅子心……想想: 你那戴在頭頸上的項鏈印痕……
伊奈絲噢!我現在認出您了!
影子你從來沒有認出我。伊奈絲,伊奈絲,一到海上,我就有了本該把你說服的那些話。盡管我人已經出了海峽,我的靈魂還是頂風回到了你的身邊。呆會兒,但為時已晚,我會找到我現在該跟你說的話。啊!不會說服別人真可怕!
伊奈絲她老是重復同樣的叫聲,就像malurus鳥在黃昏時刻對著凄涼的水塘鳴叫一樣。
影子伊奈絲,最后一次,請你離開。
不走?不愿意?也罷!你也一樣,輪到你說服不了。
影子消失。
費朗特(背對影子)他們以為我聽不見嗎?這些竊竊私語、撒腿逃跑的人哪。他們說我胡說八道,正因為我說的是真相。他們自以為是因為害怕我報復才逃跑,其實卻是因為害怕真相。真相的聲音就像麻風病人的警鈴一樣令他們魂飛魄散。
伊奈絲噢,陛下,我不會因為您說出真相而離開您。相反,我也一樣,最終會說出全部的真相,因為直到現在我還是有所保留。噢,陛下,既然今晚充滿了大事,那就讓我坦白吧: 我身子內正懷著有您血統的孩子。
費朗特孩子!又是一個孩子!真的沒完沒了!
伊奈絲如果他打亂了您的計劃又有何妨,既然您剛才高喊已經不再相信王位!大家將就此見出您是否真心實意。
費朗特又一個春天開始了,而且開始得不好!
伊奈絲我是那么喜歡得到愛,我將自己孕育一個生命,一個愛我與否完全取決于我的生命 !我是多么希望賦予他關于母親的觀念,這種觀念將使他終身免受一切傷害!那就是,要更加嚴格地對待自己,遠離一切卑鄙下流,正直、平安、純粹和潔凈地生活,以便能夠將您最美好的形象留住,溫柔而且無可挑剔。他是我的完善,或者說我的再生;我在與他一齊創造之際,也在重塑自我。我懷著他,他也懷著我。我與他融為一體。我將我的財富注入他的體內。我熱切地希望他具備和我一樣的優點。
費朗特嗨,他要批評你的正是這一點: 要他跟你一模一樣。好啦,這一切我都明白。
伊奈絲如果他跟我想法不一致,那他就是一個外人,可他就是我呀。不會的。他是我血之夢。我的血不會騙我。
費朗特夢……你不知道說得有多好。你正沉溺于夢中。
伊奈絲難道我用自己的血肉創造生命是在做夢嗎?噢!這真讓我陶醉、讓我心曠神怡。
費朗特聽起來你簡直是世上首位生孩子的女人。
伊奈絲我認為,任何一位初次懷孕的女人實際上都是世上首位生孩子的女人。
費朗特我不喜歡天真。我痛恨惡習與罪行。但是,與天真比起來,我寧愿要惡習與罪行。
伊奈絲我好像看到了五年或六年之后的他。瞧,他剛剛奔跑著從露臺上過去。一邊奔跑,一邊轉過身來。我的小家伙。
費朗特有一天,他奔過來時不再轉身。可是,誰告訴你那將是一個小男孩?星相師嗎?
伊奈絲我太希望是個男孩子啦。
費朗特我明白,第二個佩德羅實際上是個令人心馳神往的遠景。
伊奈絲對,心馳神往。他將叫做狄奧尼斯。我的小家伙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睫毛,漂亮而又粗獷,如同小伙子的一樣。要別人和他打斗,跟他跳舞。受不了別人碰他。快樂稍稍過頭便令他嘆息。要是他不漂亮的話,我會更喜愛他,為的是安慰他,請他原諒沒有成為他想要的那種樣子。
費朗特這一切我都經歷過。胸襟多么開闊,這個小家伙!大家叫他佩德里托(可有的時候,當他睡著了,別人輕輕呼喚他的名字時,他會在睡夢中問道:“佩德里托?是誰呀?”)他的情感難以理解。假如我逗他、跟他開玩笑、責罵他的話,他對這一切的回應就是向我撲過來、擁抱我。帶著驚奇的樣子,他近距離地、久久地注視著我……
伊奈絲是嗎!
費朗特起初我有些尷尬。漸漸地便接受了。我接受他認識我的為人。他跟我動手動腳時,我也有些惱火。可是,當他再也不碰我時……因為他長大成人了,也就是說變成小時候的漫畫模樣了。你也一樣,你將會看到你的孩子垮掉,直至心中只剩下一頁,那是我的孩子五歲時寫上他小名的一頁,多年來我一直保存著,最后又把它撕碎、拋向風中。
伊奈絲但是,如果您把這頁紙保留著的話,也許有一天當您見到它的時候,您會淚流滿面。
費朗特不會的,到了最后清算的時候,他們的字和美妙的筆跡都救不了命。
伊奈絲我同意必須蔑視整個世界,但不能蔑視我的兒子。我想,要是他不能符合我對他的期望的話,我有能力把他殺掉。
費朗特那好,等他來到人世之后就殺掉他。喂豬。因為毫無疑問的是,就像他讓你充滿夢幻一樣,他必然會讓你充滿夢魘。
伊奈絲陛下,詛咒這個有著您的血統的孩子可是罪孽呀。
費朗特我喜歡讓人泄氣。我不相信未來。
伊奈絲即將出生的孩子已經有其往事。
費朗特對您是一場噩夢。對他同樣是噩夢一場。總有一天,他會被人撕碎、被人咒罵……
噢!這一切我都了如指掌。
伊奈絲別人怎么可能咒罵我的孩子呢?
費朗特別人將憎惡他……
伊奈絲憎惡他,他可沒有要求來到人世啊!
費朗特他會痛苦,他會哭泣……
伊奈絲您真會運用令人絕望的語言藝術!
怎么才能抑制淚水,留給我自己,只讓它在我心中流淌?我啊,可以忍受一切: 我可以代替他受苦、流淚。可是他呢!噢!我多么希望我的愛能夠將永恒的微笑注入他的生命!然而,對這種愛,有人已經在攻擊它。他們否定我,向我提建議,聲稱是比我好的母親。現在又是您,陛下——走得更遠!您又來詛咒這種愛。有時候我想,如果別人明白我是何等地熱愛我的孩子的話,那么也許就足以永遠熄滅他們心中的怒火。因為我呢,只要懷著孩子,面對人類就會感到身上有著一股奇妙的溫情力量。他將保衛我生命中的這塊深層之地,那是我給予世間及其造物的問世之處。他的純潔將捍衛我的純潔。他的天真將捍衛我的天真,不讓別人毀滅它的企圖得逞。陛下,您明白別人是誰。
費朗特他的純潔只是人生中的一刻,他并非純潔的化身。因為女人總是說:“撫育一個孩子,讓他戰死疆場!”但是還有更糟糕的,那就是撫養一個孩子,讓他活著,并在生活中墮落。你呢,伊奈絲,你好像對生活下了奇怪的賭注。你是否在鏡子里照過自己?對那些受著巨大痛苦威脅的人來說,你太年輕了。你也一樣,屬于那些想要世代永續的一類……你也和我一樣有病: 你的病叫做希望。你值得上帝給予一場嚴厲的考驗,這場考驗最終會毀掉你那瘋狂的率真,讓你至少看清楚一次那是何物。
伊奈絲陛下,跟您說,提醒我所有威脅著我的東西一無用處。盡管這些威脅只是偶爾出現,但是我永遠不能忘懷。
費朗特(旁白)我想,我喜歡在她身上造成痛苦。(高聲)我并不威脅你,可是急于想看到你重新揚帆起航,暢游在那一望無際、無窮無盡的希望的海洋上。別人的信念讓我消沉。虛無之中盲目信仰卻不覺得心灰意懶,唯有孩子才會如此。希望!就在此時,洛朗索·帕依瓦也一樣充滿希望。可是,他將死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
伊奈絲死去!已經決定了?
費朗特對,剛剛決定。
伊奈絲死去!為了國家!陛下還是在說國家!
費朗特為什么不?啊!我明白了,你好像覺得我說過我不再相信國家了。我的確這么說過。但是,我還說過要像相信的樣子來行事。唐娜·伊奈絲,你時而忘記,時而記得太多。在這種誠信危機中,那些無賴紛紛逃跑不聽我說,我建議你不要把我的話記得太多。
伊奈絲也許我也本該逃跑的。
費朗特當大自然爆炸的那天來臨,這便是那些強迫自己走極端的人的命運: 他們心扉大開,一下子便將多年來郁積于胸的東西傾瀉出去。就此全盤接受,沒有必要當作秘密。
伊奈絲陛下,既然您如今已經知道我懷了孩子……
費朗特別再談這個孩子啦。你已經和盤托出自己的底細,又要來打聽我的底細,這有失禮貌。你利用你那未來的孩子來攪動我那過去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告訴我你有身孕,你自以為聰明,卻是適得其反。
伊奈絲所以陛下指責我不聰明!
費朗特對,我為此指責你。
伊奈絲我沒有“自以為聰明”。我跟您說起孫子的時候,正是您痛苦的時候、虛弱的時候,不是為了利用您的虛弱,而是因為你聲稱在說真話的時候: 我也想跟您說真話,并以真誠交換真誠。我相信您的人類天性,正如我一生都相信它一樣。陛下,請您讓我相信您。能夠跟您說:“國王就像一只撫摸著我額頭的手”時難道不很美嗎?您從來不相信人嗎,您?
費朗特我有時候相信人的恐懼。
伊奈絲我呢,除了罕見的例外,從來不能相信人會以怨報德。陛下,也許您會奇怪我怎么不怕您。可是,當眼下有人在懷疑別人、企圖讓別人害怕的時候,當有人讓我提防您的時候,我心中在想:“不,我心愛之人的父親、一個我從來都只希望他好的人,決不會加害于我。”再說,要是僅僅因為過分相信就受到懲罰的話,那也認了!我受到人的懲罰,但不是在上帝面前受到懲罰。嗨,陛下,這就是為什么我不怕您也不可能太怕您的原因,盡管好久以來我心中就有一種模模糊糊的害怕。
費朗特我發現,你對自己的仁慈十分清楚,甚至還期待著某種回報。不過,不談這些啦。從你對我說的這些話里,我記下的是,你以為捕捉到了我的虛弱時刻。能夠像其他女人一樣自言道:“盡管他是位國王,他還是和其他人一樣是個可憐蟲!”該是多么的快樂啊!對你而言,又是何等的勝利啊!然而,唐娜·伊奈絲,我并不虛弱。這正是你們,包括你和其他人在內的一大錯誤。現在,我請你離開。你圍著我已經兜了一個小時,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我注意到,所有女人都會一意孤行地圍著會燒著她們的東西轉圈了。
伊奈絲陛下,您會燒著我嗎?盡管我一文不值,可還是有兩個人需要我。為了他們,我得活下去。
——然后也是為了我自己,對!為了我自己!
——可是……您臉色變啦;您看上去不舒服……
費朗特請原諒,單獨面對好人時總讓我有點笨拙。好啦,就此打住吧,放心地回蒙德哥去吧。
伊奈絲好,在我再擁抱他一次之前,您不會殺我吧。
費朗特這個時候,我為你擔心的是路上的匪徒。你帶來的人馬多嗎?
伊奈絲只有四個。
費朗特有武器嗎?
伊奈絲聊勝于無。不過,夜晚清朗,又沒有伏兵。瞧,明天是個好天,天空布滿了星星。
費朗特所有這些沒有獲得過拯救的世界……你可瞧見梯子?
伊奈絲梯子?
費朗特通往天外的梯子。
伊奈絲也許是雅各的梯子?
費朗特不是,根本不是: 由地獄通往天堂的梯子。我呢,一生都在兩者之間往來不斷;一直上上下下,從地獄到天堂。因為,盡管罪孽深重,我還是生活在上帝的眷顧之中。又是一樁怪事吧。
伊奈絲噢!有一顆星星熄滅了……
費朗特它將在別處重放光輝。
第七場
費朗特我為什么要殺死她呢?肯定有個理由吧,不過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不僅佩德羅為了她不會娶公主,就連我都不由自主地在幫她反對我。噢,我的周身已經危機四伏,越來越重、越來越多,且是我自己恣意所為,這次又添了一份危機,總有一天會……啊!死亡,終于讓你免受任何傷害的死亡……
——我為什么殺她呢?沒用的行為,可怕的舉動。但是我的意志要我如此,噢,我可是在犯錯呢,還是明知故犯。好吧!但愿我至少馬上就能解脫。即使懊惱,也強于無休無止的優柔寡斷。(喊叫)仆人!
——噢,不,仆人不行。衛兵!(一衛兵上。)給我把衛隊長巴達拉叫來。(獨自一人)我越是掂量到所作所為的殘忍與不公,越是執意要做,因為我就越是高興。(衛隊長上。)衛隊長,唐娜·伊奈絲·德·卡斯托剛剛離開這里,正在去蒙德哥的路上。她身邊有四名隨從,沒什么武器。你帶上些人,追上去,襲擊她。這確實殘忍,但必須如此。小心不要失手。人有各種手段避免一死,所以你必須一舉成功。有些人不要讓他一下子斃命,因為那樣太痛快了。而她,必須一命嗚呼,我不愿讓她痛苦。
衛隊長我剛剛見到這位夫人離去。從神情上看,她根本想不到自己……
費朗特我給她吃了定心丸。
衛隊長要不要帶上一位懺悔師?
費朗特不用。她的靈魂和她的神色一樣平靜。(衛隊長欲走。)衛隊長,找些可靠的人。
衛隊長(向國王展示他的劍)這個絕對可靠。
費朗特殺人的時候再怎么小心也不過分。把她的尸首帶回宮里的禮拜堂來。盡管令人痛苦不堪,我還是要親眼目睹。只有親眼目睹、親手觸及,才能確認一個人是真的死了。嗨,我可太了解這一切啦。(衛隊長下。)現在要收回成命還來得及。但是我能這樣做嗎?是什么看不見的銜枚堵住了我發出救她一命的喊聲呀?(他走向窗邊看外面。)夜空布滿了星星,明天一定是個好天氣……
——現在收回成命還來得及。好多年以來,無數的行為都源自于唯一的行為,發生在一個瞬間。為什么呀?
——現在還來得及。當她看這些星星的時候,她的眼睛如同湖面般平靜……說我是弱者!(一個寒顫)唉!
——現在,太晚了!我把永恒的生命賦予了她,而我呢,就此能夠神定氣閑。
——衛兵,點燈,把你們見到的宮里的人全都叫來。快點,你們在等什么哪,點燈!點燈!這里的一切從來沒有在暗中進行。進來,先生們,進來!
第八場
費朗特,宮廷各色人等,其中包括埃加斯·科艾洛。
費朗特諸位,唐娜·伊奈絲·德·卡斯特羅已經不在人世。她曾向我稟告,即將為王子產下一個雜種。為了王位繼承人的血統純正,也為了消除她在我國造成的混亂和惡劣影響,我命人將其處決。這是我做出的最后一個正義的決定。作出這樣的決定并非不令我悲痛。人都會對某個特殊的東西或個人產生不舍,于是我行……我素……超越任何理性!直到那個令人睜大眼睛的時刻到來,原來國家遠遠大于個人,大于女人……不再護著她,而是聽憑以往為她所做的一切付諸東流。在這個不幸的女人之外,我擁有的是王國、臣民、生靈;在我接受登基為王之時,便被上帝賦予了重任,與臣民訂立了契約。一個國王猶如一棵大樹,必須生長綠蔭……(他以手撫額,腳步踉蹌。)噢!我想上帝之劍從我頭上揮過……
有人搬來一張椅子,并幫他坐下。
科艾洛王上!——趕快,趕快找御醫來!
費朗特我把謊話說完了。
科艾洛看在上帝的分上,您別走!(低聲地)佩德羅登基為王,我就完啦!
費朗特現在,我再也不要你說出秘密啦。自己的秘密已經足夠。不打擾你啦。
科艾洛您可把我扔進了地獄。不不不,您不會離開人世,不會的吧?
費朗特過一會兒,我就要死去,王子的爪子將會撲向你!
科艾洛伊奈絲也許沒有死。寫信,請寫封信……我將上路趕上他們。
費朗特她死啦。上帝告訴我的。你呢,你也死啦。
科艾洛不!不!這不可能!
費朗特你的心將被人從胸里掏出來,還會展示給你看。
科艾洛不!不!不!
費朗特在你斷氣之前,你會看見自己的那顆心。
科艾洛(茫然地)誰跟您說的?
費朗特上帝告訴我的。
科艾洛不要把我逼向絕望。
費朗特他人的絕望再也不能讓我害怕。
科艾洛活著吧,我的王上,活下去,我求求您!
費朗特告訴你,我偶爾還會向那些不求我的人讓步,可從不向求我的人讓步。
科艾洛活著吧!您得活下去!
費朗特埃加斯,給我走開。你都把氣吐到了我臉上,這對我可不好。
科艾洛那就讓我逃命吧。稍稍再活點時間!只要一點點時間!就我逃命的時間……(對侍從)
——活著的同伴們,你們還將活下去,難道沒有一個人希望我逃生嗎?(一片沉靜)真的沒有一個人希望我活著?(靜默)
費朗特(抓住他的手腕)各位,寡人不知道將來會如何評判處死唐娜·伊奈絲一事。也許是件好事,也許是件孬事。無論如何,這樁事的主謀就是這個人。注意別讓他在我的兒子——新國王面前逃避其責。(侍從們圍住埃加斯·科艾洛。)噢,我的上帝啊!在我一息尚存之際,趁著劍刃將我穿透、斫碎之前,求您解開我身上那可怕的矛盾之結,好讓我至少在毀滅之前的一刻明白我是誰。(他拉住蒂諾·苔爾·莫羅并把他緊緊貼著自己。)在我面對審判官的時候,但愿這個孩子的無辜能夠保佑我。
——不要怕,呆在我身邊,不管發生什么,哪怕我死……上帝會償還你的,上帝會償還你的,我的小兄弟……
——更加美好,更加糟糕……當我再生的時候……
——噢!劍啊,劍!
——我的上帝啊,可憐我吧!(他倒下。)
(極度混亂。各種說話聲: 國王駕崩啦!)
——快去解救唐·佩德羅呀!
——佩德羅國王萬歲!(互相打罵。有人阻擋一些權貴出去。)不行,你們不能走!
——把王宮議事廳的門關上!把案桌的鑰匙找來!逮捕阿爾瓦爾·貢薩爾維斯!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伊奈絲的遺體被人用轎子抬上。混亂場面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默不作聲地離開躺在地上的國王尸首,聚集到舞臺另一邊,圍住轎子,單腿跪地。唯一例外的是蒂諾·苔爾·莫羅,他在一陣猶豫之后,跪在了國王身邊。就在此時,唐·佩德羅上場。他抽泣著撲向轎子。舞臺右端,費朗特國王的尸體直挺在地,除了跪在一旁的安達盧西亞侍從之外,別無他人。侍從好幾次瞥眼窺視跪悼人群。最終,他站起身來,也跟其他人一起下跪。國王遺體之前空無一人。
(王琪艾菲譯)
【賞析】
蒙泰朗為法國現代戲劇史上一位純粹以文學為終生事業、并將戲劇與其他藝術種類等量齊觀的劇作家。他出身于巴黎一破落貴族家庭,從小接受的是嚴格的天主教教育,雖然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但是很早就領悟到自己的文學使命。他一生總共創作了十六部劇本,其中不少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在法國文學劇壇上享有盛譽。必須指出的是,蒙泰朗作為一位大文豪,他并沒有認識到戲劇與文學的根本區別,因此竭力強調劇本的文學性,寫作時也并不考慮舞臺的存在,堅信戲劇是一種必須“說出來的”語言藝術,且閱讀遠比演出重要,堅持認為劇本只要閱讀就行。正因為如此,蒙氏劇作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強烈的文學性。
《死去的王后》為蒙泰朗應其時法蘭西喜劇院院長邀請而作,乃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的一部名為《死后統治》的劇本基礎上改寫而成。全劇僅有三幕23場,情節十分簡單。作為堅信文學第一的劇作家,蒙泰朗又將人物的心理刻畫置于創作的首位。他曾經表示:“對我來說,只有一種戲劇稱得上戲劇,那就是‘心理戲劇’。”因此,《死去的王后》與蒙泰朗的其他劇本一樣,心理描寫遠比情節、結構等其他戲劇要素重要。在本劇中,他一如既往地將人物的外部行動減至最少,而將筆墨集中于人物的心理刻畫。于是,該劇的主要價值也就主要體現在塑造了國王費朗特、西班牙公主、佩德羅王子和伊奈絲等人物形象。而在這些人物當中,最為成功也最為復雜的是老王費朗特。
作為一個被千頭萬緒糾纏不清的矛盾體,費朗特身上“集中了人類的各種情感”,優雅與庸俗共存,溫柔與粗暴同在,既古怪又深刻,既英勇又怯懦,憂國更憂己,善于思考又毀于思考……作為一個父親,他曾經對佩德羅十分寵愛;作為一個強者,他又對軟弱的兒子感到憎惡;作為一個國王,他有著相當強烈的責任感,并將國家的利益置于個人的情感之上,然而作為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他又是一個早已對權力和政治感到厭倦的老王。他的這種矛盾性格除了表現在對待兒子既恨又愛之外,更表現在對待私生女伊奈絲上。本書的節選部分來自第三幕的第六至第八場,便集中地表現了費朗特的這種矛盾性格。
第六場發生在宮廷之內,自始至終都在國王與伊奈絲兩人之間進行,中間只簡短地穿插了公主等人的影子對伊奈絲發出警告的一段。為了襯托伊奈絲的天真、單純、充滿仁愛的性格以及費朗特的喜怒無常,蒙泰朗在前半場安排了公主以及眾臣的影子。必須指出的是,此時的國王并不了解伊奈絲已經懷孕,只是力勸她離開王子。為此,他不惜以要法辦自己的兒子加以威脅。平靜的伊奈絲詢問其理由時,費朗特竟然以王國需要罪犯、而“人人都是罪人”作為理由,告訴她這不過是命運的偶然安排而已。作為例證,費朗特還先后講了兩個故事,一則是關于從掛在墻上的舊盔甲下走過的人必然要被其影子罩住的寓言,另一則是有關已經死去的卡斯蒂利亞國王亨利四世從某個活蘇丹王手中接受投降的傳說。聽到這里,躲在幕后的眾人紛紛落荒而逃,以為國王的神智已經出了問題。事實上,透過費朗特與伊奈絲的這些對話,蒙泰朗一方面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的荒誕性,而這正是當時法國文學作品中的一大主題,可見作者與其時的文學潮流的一致;另一方面則揭示出費朗特這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的矛盾性格。但劇作家并不以此為滿足,而是進一步通過兩人的對話深入揭示主題。我們看到,伊奈絲對老王的這段話同樣感到費解,不禁問道:“國王怎么能夠脫下他的盔甲?”面對一個如此率真純潔的伊奈絲,費朗特受其感染,竟然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空虛、荒誕的感覺和盤托出。當他表示自己無異于一個“下空雞蛋的老母雞”時,幕后眾影子更是驚恐不已。然而,費朗特意猶未盡,進一步告訴伊奈絲他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為“自己的囚徒”,并且一直在“為自己經受煎熬”,甚至表示自己已經到了“冷漠”的年紀,成為冷漠的化身。伊奈絲試圖以國家重任對其進行開導,并以拿不到軍餉的軍官們在碼頭上行乞為例,希望他能夠擔當起國王的職責。然而,對于這一切,國王竟以一個巨大的“管他呢”作為回答,原因就是自己所剩日子無幾。
更為糟糕的是,老國王還自以為說出了真相!正是在這一關鍵時候,公主影子開始發聲,警告伊奈絲趕緊離開,因為危險已經不遠!情節于是進一步發展: 果不其然,在老國王“說出真相”的感染下,伊奈絲開始將自己的秘密和盤托出,即自己已經身懷佩德羅的骨血一事,期望能夠得到國王的同情與理解。與滿懷深情、愛心洋溢的伊奈絲相反,國王聞訊后立刻臉色大變,任憑伊奈絲如何以一個沉浸在即將成為人母的幸福語氣勸說,都不能使之改變主意。在此,伊奈絲的平和、安詳、充滿愛心、娓娓道來的說話口吻,與急躁不安、語氣簡短、充滿武斷與霸氣的費朗特恰成鮮明的對比。人們看到,一個是對未來充滿自信、對人類充滿希望、對兒子充滿憧憬與關愛的純潔、天真與慈愛化身,另一個則是對過去充滿懊悔、對未來毫無希望、對兒子充滿失望甚至仇恨的蠻橫、絕望、兇殘的化身。果不其然,正如公主的影子所預言的那樣,伊奈絲的言語不僅沒有說服國王,反而堅定了他要斬草除根的決心。虛弱的國王無法忍受自己的秘密被一個充滿愛心的純潔女人所了解,更容忍不了自己的虛弱為世人所洞察。然而,在蒙泰朗的筆下,費朗特與其是個國王,不如說是個孤獨的老人,對一切都已厭倦,一切都已成為虛無。甚至殺掉伊奈絲的命令也是如此,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沒用的行為,可怕的舉動。但是我的意志要我如此,噢,我可是在犯錯呢,還是明知故犯。”
作為文學至上主義者,蒙泰朗注重的只是人物性格與心理,因而既不重視行動或情節,也不重視戲劇結構,在謀篇布局上也打破了常規。經過第六場深入細致地剖析費朗特的性格、揭示國王與伊奈絲的心理之后,蒙泰朗設置了短暫的第七場作為過渡,交代國王如何派人謀害伊奈絲的情節,又將第八場也是全劇的最后一場用于刻畫費朗特臨死之前的心理。即使是在過渡性的第七場,劇作家也不忘揭示老國王的優柔寡斷的心理特征,幾次表現他想要收回成命,最后卻因猶豫再三而貽誤時機。就是這么一個國王,還要在臨死之前召集眾臣,說些冠冕堂皇的為了國家利益而殺伊奈絲的謊話。然而,很快他便暴露出虛弱的本質,將責任悉數推給他人,而為了逃避國王的職責最后又選擇了死亡。如此,蒙泰朗的人物心理描寫大功告成,所以立刻收尾,讓人將安放著伊奈絲遺體的轎子抬上,既與上述卡斯蒂利亞國王的傳說呼應,又與佩德羅新王上場之后命令眾人向其隆重施禮卻將老王冷落一旁形成鮮明的對比。值得指出的是,僅此一筆,蒙泰朗便將原先一個軟弱無能的王子形象改變了過來,預示著另一個強勢國王費朗特的誕生。
蒙泰朗創作此劇僅用了不到五周的時間。然而,寫作時他嘔心瀝血,字斟句酌。他曾經表示,如果將一個劇作家的生命分成三份的話,那么只需三分之一用來寫作,其余三分之二則用來修改與刪節,且“刪除越多越好”。節選中,我們也能發現劇作家這種崇尚簡約的文風。無論是老王費朗特還是伊奈絲,兩人的臺詞都非常簡潔,但又不乏詩意。例如,伊奈絲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兒子時所用的語言,無疑充滿了詩情畫意。即使旨在殺人,老王竟然還要用天上星星的隕落來暗示讀者。由于是一篇歷史題材的劇作,蒙泰朗還運用了不少典故。當然,這些手法在增強了劇作的文學性的同時,無疑也給中國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盡管如此,《死去的王后》仍不失為法國戲劇史上的一朵奇葩。
(宮寶榮)
上一篇:《欲望號街車·[美國]威廉斯》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下一篇:《殘酷的游戲·[蘇聯]阿爾布卓夫》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