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夜叉》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日本作家尾崎紅葉(1868—1903)沒有完成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貫一和阿宮的愛情悲劇。貫一自幼喪失父母,寄居受過亡父恩惠的鴨澤家。他品行端正、勤學用功,深得鴨澤夫婦喜歡,他們把美貌的女兒阿宮許婚于貫一。貫一摯愛阿宮,阿宮也喜歡貫一,只等貫一高中畢業,考取大學就完婚。但銀行經理的兒子富山看中了阿宮的美貌,隨即向她求婚。鴨澤夫婦為富山的財產動心,正是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和年齡的阿宮,不諳世事,尚慕虛榮,也羞答答地接受了富山的求婚。貫一非常痛苦,恨阿宮的薄情,恨鴨澤夫婦的貪財,甚至恨整個人類。他決心報復,中止了學業,成為一個高利貸者,殘酷無情地催索債款,拚命瘋狂地積斂錢財,毫不動心地看著債務人陷入貧困破產。阿宮婚后日益體會出昔日貫一的深情,醒悟到自己的罪過,悔恨不已,幾次求見貫一受到冷遇。婚姻的不幸,對舊情人的眷念,使她痛苦異常。她把滿心的痛苦和悔恨寫成一封封信函寄給貫一,請求寬恕,但貫一都未拆信封就投入火中。后來貫一從好友荒尾處得知阿宮的真情實意,心有所動。一次外出救下一對準備為情死的男女,原來女的就是富山的愛妓,被逼尋死。由此他真正察覺了阿宮的不幸,拆開阿宮再次寄來的信,讀到聲淚俱下的傾訴——情節至此,因作者逝世而中止。據說作者構思以后的情節是阿宮發瘋,富山家把她攆走,貫一收留了她。
小說的意義不在于愛情故事本身,而在于愛情故事中表現的時代本質:金錢的力量。日本明治時代,是走向資本主義的時代,金錢關系取代江戶時代的道德關系,金錢也在與愛情競爭。阿宮和貫一是金錢世界的犧牲品。阿宮少女時代,單純天真、富于幻想。富山正是利用了她的性格,炫耀自己的財富,暫時蒙騙了這個還沒有成熟的少女。她一旦覺悟,是堅強執著的,不顧社會輿論,不顧丈夫的阻擾,求見貫一,設法求得貫一的諒解,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她的痛苦和不幸,令人非常同情。貫一青年時代品學兼優,前途無量。毀滅他的前程的是金錢,他的愛情在金錢面前敗下陣來。從此自暴自棄,轉而追逐金錢。但在金錢的追逐當中,他并沒有得到幸福和慰藉,還是生活在苦惱之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干的不是人干的事情,失去了朋友的信任,遭到人們的怨恨甚至毒打。他是金錢世界的一個被扭曲的靈魂。按作者最初的構思想把他寫成一個殘忍狠毒、喪失人性的金錢狂,只是擔心讀者的不滿而改變構思,寫成小說后半部的戲劇性,不僅落入俗套,就人物性格的統一、思想意義的深刻來說,也是敗筆。
作者在小說中采用新的社會題材,涉及時代的本質問題,盡管還不是很深刻,但在低級陳舊的情調和庸俗膚淺的寫實文學盛行的當時,《金色夜叉》具有獨特的地位。小說中的描寫頗具功力,人物肖像的刻畫,場景的描繪,對話的安排都層次分明、干凈利落。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更是準確細膩。貫一失戀后近乎變態的心理,寬恕阿宮過程中心理的逐步變化,阿宮婚后的追悔、嫉忌,都通過多種手段表現出來。還常常采用大段內心獨白表現人物。小說風格凄清哀婉,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追憶流水年華》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析|介紹|賞析|鑒賞